大渡口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很多重庆人都知道华岩寺,却不知道在大渡口有一座与华岩寺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弟寺庙”,而且历史更加久远,堪称华岩寺的“哥哥”。
它就是石林寺,位于大渡口跳磴镇石林村,紧邻大渡口森林公园,因四周怪石如林而得名。
历史悠久 始建成谜
渡口哥查阅资料时发现,一本由四川省巴县地名领导小组编印于1983年9月的《四川省巴县地名录》显示:石林大队(现石林村)下属4个生产队,石林寺生产队的注释为:“宋徽宗时建,此地以石林山得名。”
然而,在其他相关资料中,关于石林寺的建寺时间却为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由奥希大臣之女发愿修建,交与僧团,后毁于兵燹(xiǎn,战火)。但这位名字不大像中国人的奥希大臣究竟是何方人物,官居几品?渡口哥也没找到更多记载。
圣可复建 先于华岩
一度毁于战火的石林寺,清初由圣可法师在原址修复扩建。
传说圣可老祖师在此后山夜见金鸡飞往华岩洞,遂追赶之,并从岩上纵身跳下,在华岩洞留下一双巨足印,圣可老祖师于是在此建华岩寺,这也是石林寺与华岩寺被称为“兄弟寺庙”的原因。后来圣可老祖师又建泸州云峰寺,内江圣水寺,最后隐居石林寺,在此圆寂,寺内现存有塔顶和塔基。
石佛石猴 各具特色
穿过一处农家小院,便来到了石林寺佛教居士林独特的“山门”前。说它独特,是因为它由两块造型独特的天然巨石组成,从“山门”中间拾级而上,右边有一尊依据巨石塑成的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他倚坐在巨石之上,像坐着一把特制的沙发,宠辱不惊地笑看风云变迁。
进入寺内,是一块开阔的院坝,院坝的表面由平整的青石铺就,一看就是上了些年头的旧物,它们与两旁新建的僧房形成鲜明的对比。院坝的左右建有居士楼和念佛堂、观音殿。
走过石板地面,曾经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已荡然无存,正前方只有一个由条石垒成的简陋高台,高台上供奉着三组新塑的佛像。
如今的石林寺,如林的怪石已不多见,但在荒芜的大殿前,还留有一尊被寺内居士们称为“孙悟空”的石猴,一面仰望长空、一面垂头沉思。它的石兄石弟们,则大多在数十年前,被当地人陆续开采作了铺路建房之用……
千手观音 令人惊叹
从院坝旁边一条小巷走进左侧的观音殿内,在扑面而来的淡淡香气中,宝相庄严的千手观音造像顿时令人眼前一亮。菩萨像慈眉善目,雕塑精湛。据寺僧介绍,观音像乃是用整根香樟木雕塑而成,千手象征着无量广大慈悲。
观音殿的两壁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浮雕塑像,依稀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古刹的华丽风采。
唐明 摄
古人留诗 可待追忆
据冯尧安考证,在此处,曾有金仙洞、护法石、狮子峰等石林二十景,包括圣可大师在内的众多僧俗文士曾作诗题咏。
其中,圣可大师在修行时就留下《石林邀友》一诗:“肉髻苍松翠可看,白云新茗香于荃。”在他看来,石林寺松柏苍翠,白云悠悠,泡一杯新茶在此品茗,足矣。
清代举人邓迪也为石林寺所迷醉,赋诗《石笋峰》:“独峙万松中,屹立撑空际,下有灵鸡声,上接云霄气。”
清人李光正则留下一首《千尺井》:“透雪心肠彻底空,曹溪一派任流通。”描写了寺中井水清澈、香火旺盛的盛景。
遗憾的是,如今,大部分题咏石林寺的诗都佚失了,石林二十景亦多不存在。唯有松柏常绿,伴着一声声悠远的钟声,回荡在山间,陪人沉思往事立夕阳。
原标题:探秘 | 大渡口这座古寺世人知之甚少,华岩寺是其“小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