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菊(前)在巴巴多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与带教学生的合影。(受访者提供)
重庆日报消息,“你不能再去了,我担心得很!”这两天,80多岁的老母亲一直在张双菊耳边念叨,她担心女儿头脑一热,又报名参加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队。事实上,此前张双菊已经援外3次了。前两次是援巴新,第三次是援巴巴多斯。11月16日,人民日报第6版以《中国—太平洋岛国医疗合作谱写友谊佳话》为题对援外医疗队进行了报道,为他们的工作点赞。
第一次援外
首批援南太地区医疗队队员
张双菊今年55岁,11月20日上午11点多,她已经上了3台手术。作为麻醉科医生,她丝毫不敢松懈。
2002年,当国家委派重庆市组建医疗队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消息传出后,大家议论纷纷——听说那里苦得很,一去就是两年,对自身发展影响不知有多大……不惧困难,张双菊第一个报了名。她与9名队员组成第一批由重庆组建的中国援南太地区医疗队,飞赴巴新。
2002年11月13日,到巴新第一天,上班的专车是加固的,玻璃窗有一层铁丝网,是为了防护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车内,张双菊脱下白大褂迅速撑开,悬挂在车窗处。这样既可以遮掩视线,也因白大褂是无阻的“通行证”。面对当地复杂的治安状况,这已是巴新政府最好的礼遇。
“我肩负祖国使命,必须勇敢!必须提高警惕,保护自己,保卫队友!”张双菊一再鼓励自己。抵达莫尔兹比港总医院时,虽然还未到上班时间,等候室里已排满了等候手术的患者。
24岁的年轻孕妇马娅是一位突然昏迷、半身瘫痪的女子。张双菊和队友们果断地接诊了马娅,确定麻醉方案。手术时,张双菊每隔5分钟就记录一次血压,随时注意手术台上的情况,有无出血、出血量的多少、组织器官的氧供需是否平衡……虽受莫港总院条件所限,但张双菊凭借在国内经历的上万例次血气分析积累的经验,游刃有余地盲调着呼吸参数。手术结束时,已是下午两点。
简单午餐,没有午休,张双菊便匆匆赶向了另一台手术。随后的两年里,她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
二进巴新
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2010年11月,张双菊选择二进巴新,随第五批中国(重庆)援外医疗队,继续两年的“全封闭”生活。
“在巴新,我们几乎不在宿舍,就一定在医院诊治病人。”张双菊说。2011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张双菊突然接到紧急求援电话,一名华人青年因切割的玻璃突然断裂,切入左前臂,伤势严重。伤者大量失血,已出现休克前驱症状。在巴新救治这样的伤员,对麻醉技术是极大挑战。术中,张双菊等中国医生对患者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莫港总医院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几名护士翻遍全院,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术后必需药品。手术从下午2点半一直持续到晚上近11点才结束,患者成功获救。
在巴新,麻醉科日均六七十台手术是常有之事。“我们每天基本都看不到太阳,但是每一场手术的成功,都是温暖心里的阳光。”张双菊说道。
第三次援外
先坐“冷板凳”后为座上宾
2016年12月12日,张双菊再次出发,医疗援助巴巴多斯半年。这也是中国首次医疗援助巴巴多斯。
初到这里,医疗队就坐了“冷板凳”。当地最好的医院——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怀疑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技术,提出医疗队需3个月后才能开展手术。“不能等!”张双菊用休息、病例讨论等时间展现中国实力,努力“拉活”。空闲时,张双菊还给当地医生讲课,普及中国医学。很快,中国医疗队得到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的认可,3个月的禁令被提前解除。
2016年12月26日,张双菊助力开展了在巴巴多斯的第一例手术——腰后路减压内固定术。2017年5月29日,在张双菊协助队友,成功完成巴巴多斯医疗史上的第一例颈椎肿瘤手术……
3次援外,张双菊完成了6000多例手术麻醉,实现零差错事故,让中国医疗队收获满满赞誉。
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原标题:3次援外 她完成手术麻醉6000多例 人民日报为她和援外医疗队点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