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川渝合作丨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当务之急
07-11 07:04:05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消息,2018年6月,川渝两地签署《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双方合作向纵深推进。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7月9日—10日,重庆党政代表团赴四川学习考察,签署了《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关于合作共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框架协议》两个重要文件及16个专项合作协议。

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已成为共识,川渝相向而行的步伐明显加快。对此,两地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刘世庆:不画地为牢 不固步自封 合作才能走得长远

人物名片

刘世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部中心秘书长,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产权交易协会理事长。

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交通

重庆日报:作为最早倡导川渝合作的专家之一,您如何评价过去20年川渝合作的成效?

刘世庆:双方在城市群发展、毗邻区域合作、旅游等产业合作,信息交流如互联互通、协调机制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但比起2000年前后启动的作为国家层面战略和规划来推动的京津冀、长三角,我们的步子慢了许多。虽然从纵向比有很大发展,但从横向比,很多相对优势或领先优势反而减弱了。

比如,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交通。特别是快速交通发展,成渝城市群高铁建设落后于东部,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差距日益扩大。同时,在一些重大布局领域双方没有重视相向发展形成合力,也影响了成渝城市群的发展。

三大机遇推动川渝进一步深化合作

重庆日报:川渝进一步推进合作,目前面临哪些新机遇?

刘世庆:首先,从基础条件上看,我们有人口和市场规模的优势。川渝人口过亿,且人口增长继续“流入模式”,特别是成都和重庆两核,人口加速流入趋势持续不减,人口聚焦态势也方兴未艾,这为市场规模、产业发展、公共设施建设等带来规模效应基础。

其次是国家政策和国家战略的机遇。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给川渝合作带来重大机遇。

第三是发展基础和发展阶段促进成渝城市群加快发展。人口、产业、城市建成区等数据都显示,成渝城市群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我认为,成渝城市群具有规模与成长兼具的突出优势和发展机遇。

在“共”字上多做文章

重庆日报:进一步推进川渝合作,您有什么建议?

刘世庆:要突出“共商、共建、共享、共担”,在“共”字上多做文章。要共建中国第四增长极和城市群;合力打造世界性产业集群(汽车、电子、航空、高新技术等);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建对外开放新通道;共享发展成果,继续推进社会保障联通制度等。双方要树立“合则利”的思路,共同做大,相向发展。

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共同推动快速通道建设,努力缩小与东部的差距。交通设施等快速通道建设是区域合作需要重点解决的外部性问题,解决好了后,对推动区域合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应。

我特别想谈谈川渝均大力发展的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我认为两地均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是理性选择,不应责备和纠结“同构化”问题,而应合力做大,合力打造世界性产业集群。两地政府的使命是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自己去选择,而不要担心某个企业、某个产业去了对方,没有留在我这儿。

此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是个宽泛的、综合的区域概念,不仅重庆具有长江干流和重要港口优势,成都也有多条向西、向南通道,现在川渝都有中欧班列。我认为,大家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各自的优势,客观审视各自的短板,不画地为牢,不固步自封,双方的合作才能走得长远。

易小光:构建统一的大市场是关键

人物名片

易小光,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及政策、制度经济学研究。

合作的核心问题是构建统一大市场

重庆日报:您认为川渝合作的核心是什么?或者说,要通过合作达到什么目的?

易小光:构建统一的大市场,这是关键。区域合作的本义,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分工和社会协作,以此来提升生产效率,让产品更有竞争力。成渝两地各有各的资源禀赋,各有各的基础条件,大家抱团“打伙”一起来搞生产协同,分工就会更科学合理。

围绕构建统一大市场这个目标,双方就要携起手来,消除阻碍,制定普遍遵循的规律,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更大范围的生产协作创造条件。

资本流动是经济规律,不必刻意阻扰

重庆日报:对两地政府而言,构建统一大市场,会不会有资本流失的担忧?

易小光:完全不是这样。搞市场经济,首先就需要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要明白哪些该政府做,哪些该让市场自己去选择。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政府要做的是服好务,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制度设计的层面为企业减负。

企业在哪儿投资,是基于要素成本和市场半径等因素的自主选择。目前,成渝之间有频繁的资本流动,有的企业从成都来到重庆投资,有的企业从重庆去了成都。这是经济活动本身的规律,我们不要刻意去阻扰,事实上也阻扰不了。

政府要做的主要工作是发挥推动作用,而不是依靠行政的力量去强拉硬拽,产业协同主要还得靠市场的力量,靠企业的选择。

制度创新上要有突破,城市治理上要有新理念

重庆日报:深入推进川渝合作,在方式、方法和步骤上,您有什么建议?

易小光:我觉得川渝两地首先要在制度创新上有新的突破,要着眼于利益共同点,真正建成一种合作共赢的机制。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新的合作阶段,双方都要更加包容,要主动消除行政上的竞争,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市场竞争。

其次,在城市治理上要体现新的理念。川渝合作共建城市群,归根结底是要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融合,原来分头管理、各自为阵的一些老办法就行不通了,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找到出路。

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探索,没有现成的路,要找到路,首先就要有开放包容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研究学习伦敦、巴黎等城市群的先进做法,学习他们是通过构建一个怎样的合作机制,来促进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要素的自由流动的。这些都是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生产关系理清了,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盛毅:立足两地的实际 分层次分阶段具体化推进合作

人物名片

盛毅,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原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川渝经济发展要有足够的互补性

重庆日报:您觉得川渝合作目前最大的难题在哪儿?

盛毅:川渝合作目前最大的难题是经济缺乏足够的互补性。两个经济体之间为啥要紧密合作?因为你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你没有,如果相互间做买卖,互为补充,这样大家就啥都有了。

城市群是区域合作的产物。从既有的成功案例看,无论是纽约城市群还是东京城市群,都是围绕一个大城市形成一个经济协同体,内部形成了明确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一般由一个中心城市来作为圆心,它处在产业链的顶端,布局的产业大多是金融、设计这样的现代服务业,聚集的都是高端人才。周边城市,布局的可能就是各式各样的制造业,人口以蓝领工人为主。

国内的长三角,也是这种金字塔式产业分工的典范。上海的经济总量虽不及江苏和浙江,并且它的产业门类也不齐全,但周边城市为啥要围着上海转呢?因为在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中,上海历史地形形成了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看看外滩和陆家嘴的银行大厦就知道了。周边的南京、杭州、苏州、宁波以及一众小城市,都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或者产业传统,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大家都接受上海的辐射,这是市场的选择。

回过头来看成渝,差不多都处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产业形态都差不多,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同构化”的问题。

要根据发展阶段,切合实际制定对策

重庆日报:在社会事业等其他方面,成渝两省市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双方合作,你认为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

盛毅:先举一个例子:成渝高速上两省市各自的收费站前不久才拆除,其实之前我们已呼吁了很多年。拆除为啥这样难?主要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两地管理组织的方式不同,招商引资、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大差异,要步调一致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困难是在所难免的。

这也不仅仅是成渝两地的难题,从大的层面讲,体制机制的难题一直存在,这也是为啥要改革的理由。对于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产业布局问题,我们现在对产业的引导和培育有很强的行政主导的色彩,一个企业要搬迁,本来是市场行为,但我以前给予你那么多扶持,你就这么一走了之吗?行政阻扰市场资源配置,客观上还是存在的。

这种障碍,说白了其实是整体发展水平不足。我们现在都还处在聚集阶段,都在通过招商引资吸纳项目,所以会有些矛盾和冲突。区域经济合作,不要脱离各自发展的阶段,一定要切合实际制定对策。

建议先发展两个都市圈

重庆日报:在困难客观存在的情况下,进一步推进川渝合作,您认为该怎么做?

盛毅:目前,对包括川渝在内的整个西部地区,都是重大战略机遇期。站在更高的层面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需要新的平台和新的着力点,成渝城市群条件最好,对整个西部的带动辐射能力很强。所以我相信国家会加大对成渝城市群的投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在推进的步骤上,我建议要分层次、分阶段、具体化,不妨首先立足于现实的条件,做两个都市圈,即围绕成都做一个,围绕重庆做一个。成都、重庆分别当自己都市圈的中心,都是一个行政区域,资源好调配,产业分工有基础,办起来相对容易。两个都市圈都做强了,然后再来带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至于谁当这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或者双核驱动,或者由市场选择,水到渠成。

其次,两地要优先推进毗邻地区的合作。比如重庆摩托车产业向四川邻水转移,就是很好的探索。

再次是要拿一些具体的行业来合作。比如四川绵阳电子信息技术很发达,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亟需提档升级,组织双方技术转让和产业合作,应该是有现实需求的。

蒲勇健:川渝两地应该在基础科学合作研究上有所作为

人物名片

蒲勇健,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

传统产业上的合作潜力有限

重庆日报: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区域合作的最终落脚地,是产业协同。您认为川渝应该如何构建产业协同?

蒲勇健:如果仍然是川渝两地各自的既定产业累加,那么,成渝城市群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在既往的梯度战略思维中,西部发展基本上是寄托在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上。但是,这种战略目前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从东部转移出来的产业,大多数会是夕阳产业,搞不长久;其二,东部转移过来的一些产业不利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其三,随着东部发达地区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西部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东部产业转移动机减弱;其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红利的消失,西部人工成本的上升,东南亚和南亚出现了人工成本比较优势,东部产业转移方向增加了除中国西部之外的选项;最后,西部的营商环境尚待改善、优化。

我认为,川渝都应该走出盆地意识,从全国、全世界的大棋局看抱团发展,从更加长久的未来规划成渝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发展定位。

先推进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重庆日报:从大棋局谋划川渝合作,具体该怎么做?

蒲勇健:我认为成渝城市群应争取成为中国基础科学原创性研究中心,成为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压舱石。

位于西部的成渝城市群,相对于商业节奏快的东部地区来说,有着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优势。同时,作为西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最为优良的成渝经济区,在形成科学中心方面又较其他西部地区更优。

具体的建议是:争取中央政府在成渝城市群设立西部科学院。如果成渝两地在学术研究方面展开合作,是比较容易合作的领域。也就是说,成渝两地可以首先通过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来推进全方位的合作。

未来基础科学研究很可能出现的革命性突破诸领域中,智能科学是其中一个。重庆正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所以在成渝城市群布局中国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是大有必要的。

重庆日报记者 吴刚

原标题: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