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北碚正码头已具城镇雏形。图片右上方隐约可见伸入江中的白鱼石
传说古时候在北碚这个地方,溪河纵横,善男信女上庙烧香拜佛,或农户人家赶场购物,都难免脱鞋挽裤。有一渔翁,慈悲心肠,常在此背老人和妇女过溪。
观音菩萨闻讯想试试渔翁,于是,把自己变成一个漂亮的姑娘,让渔翁背着过溪。尽管前胸贴后背,肌肤有亲密接触,但渔翁没有越雷池半步,毫无非分之举。观音十分感动,将一件袈裟递给渔翁说:“待七月七日,你背着袈裟趟过这条溪水,便有惊喜出现。”
渔翁将信将疑,到了菩萨说的日子,他还是盼望惊喜,于是背着袈裟要趟水过溪,探寻究竟。不想奇迹竟然真出现了,顺着渔翁一步步趟出的脚印,身后梦幻般一段段地架起坚实的石墩桥。渔翁惊喜不已,心想,这溪水不宽,把人背过很容易,如把这石墩桥架在嘉陵江上,那该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大的方便呀。于是,渔翁改变方向,背起袈裟向嘉陵江对岸进发。没想到这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似乎是在提醒渔翁,不要违背神的旨意。但渔翁心无旁骛,坚定前行,快到江的中心,随着一道铮亮的闪电划过天际,雨住雷停,原已架起的那一段段石墩桥,连着渔翁的身体顿时凝固成一盘盘巨石,硬挺挺地伫立于江中……后人为之而感动,也为之而惋惜,声声念叨:“白背了,白背了!”
北碚正码头眺望白鱼石
这只是一个传说,那么,那延伸于江心的一盘盘巨石究竟从何而来?科学告诉我们,它是嘉陵江流水千百年来流淌冲刷的结果,可又为什么把它叫着白鱼石呢?
这是因为在嘉陵江,包括长江生长着一种鱼,它背部尤其是头部为深青色,可人们取其腹部的雪白把它叫着了白鱼。再说那立于江心的石头,尤以当头的那盘,如在嘉陵江汛期江水浸泡过后,露出江面时,其上面长满青苔,色彩凝重;若冬季枯水长露江面,青苔干枯,远看似白色茫茫,再加上巨石的形状也酷似白鱼探头出江,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作了白鱼石。
追根溯源,白鱼石又是如何演化出“碚”来?早有古籍记载,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轼、陆游等,都在其作品里提及过“蛤蟆碚”,但对“碚”字的含义却没有明确的界定。直到晚清文人洪良品在《巴船记程》说:“岩石随水曲折曰碚”。“碚”字才有了比较清晰的定义。石生水中,水随石转,相互迂回缠绕,即水和石之间呈现一种水平运动状态。若深究之,还有石和水之间作垂直运动的情况,如露出水面之石谓之“岛”,被水淹没之石谓之“礁”,而时露时淹之石谓之“碚”。我们北碚这白鱼石兼具有上述两个特点,因而现代字典一般就把“碚”字的专属权给了北碚,把“碚”解释为重庆以北一个地方的地名。
白鱼石之色白,何以变成北碚方位之北?笔者以为这与地方方言有关,因为直到普通话较为普及的今天,很多北碚人乃至重庆人,他们对“白”和“北”的发音,都是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的。当北碚最后定名时,聪明的北碚人就借着北碚中心地段位于当时管辖机构巴县之北,于是就把古籍中记载的白碚镇之白改为方位之北,这显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白鱼石近景
白鱼石有美丽的传说,也有辛酸的记忆。走近白鱼石你会发现,在它坚硬的石体上,遍布密密麻麻的篙洞和纤痕,那篙洞深达尺许,那纤痕裂缝竟有数寸。不难想象,千百年来,多少船工纤夫为了求生存在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甚至是洒尽了最后的热血和泪水。还有白鱼石边沿那形如面盆的一个个石窝,竟是数不清的船工纤夫手拔脚蹬的杰作。三九严寒,他们赤条条的下肢浸泡于冰冷的水中;三伏酷暑,他们裸露的后背晒得吱吱流油。
从江东眺望白鱼石,其背景就是北碚最早的发源地——正码头,而今楼房林立
原标题:北碚:白鱼石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