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家住渝中区新华路的80岁居民杨爷爷自己拍了一段视频,然后上传到了“微信警务室”里,向社区民警投诉。社区民警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很快来到杨爷爷的家里,进行了调解……
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第一批派出所。69年来,民警的工作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爱民”的精神内核始终没有变。
时髦:老人自拍视频上传到微信群
“你们看看嘛,这空调就对着我家吹……”
7月初,在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的“公园路社区微信警务室”群里,有一位居民上传了一段视频,向社区民警投诉。上传视频的是住在新华路的80岁住户杨爷爷,他用自己的手机拍下了这样一段视频:一台空调外机正在隆隆运行着,正对着杨爷爷家的窗台,热风直接吹进了老人家里,让老人无法安睡。
杨爷爷今年已经八旬高龄了,用这样的方式向社区民警投诉,显得很是时髦。虽然视频拍摄的质量不好,但已经把问题说清楚了。
收到信息的第二天,公园路社区全功能警务室的负责人马永鹏就来到杨爷爷家了解情况。
原来,老人是楼里的老住户了,住在他对面的是一家租赁户。由于是老楼,两家人的窗台互相对着,靠得很近。租赁户家的空调是去年安装的,之前杨爷爷也曾向这家人提过意见。但今年的高温天气来得比较晚,六七月才开始热起来,于是直到7月份,杨爷爷才发现不对劲。
无奈之下,杨爷爷只好拍摄了视频,然后上传到了“微信警务室”里。
民警很快对此事进行了调解,租赁户将空调外机换了位置重新安装,杨爷爷也能安静地度过这个夏天了。
变化:从天天“下片”到网上办公
“宁肯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群众一事不便”,这句贴在大阳沟派出所墙头的口号,是户籍民警陈定源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来,而如今,陈定源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句话也在民警们心中生根发芽。
“我当‘户籍警’的时候,天天的工作就是‘下片’,挨家挨户去找人,和居民们聊天,了解情况,办案子……”陈定源说,他在当户籍民警时,只有21岁,管的是解放碑衣仁巷片区,有500多家住户,1000多人。而现在,社区早已不在,换来的是解放碑的高楼大厦。
年轻民警马永鹏向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介绍说,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社区里的形势也在发生变化。“社区里租赁户多,外来人口多,还有许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如果社区民警还像以前的户籍民警那样天天‘下片’入户,经常找不到住户,工作效率就会下降。”于是民警们想到了用微信群这样的形式,将社区的居民和单位都召集到一起,随时都能找到人。2015年,“公园路社区微信警务室”诞生了。
“随着微信警务室里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又把他们按照不同的群进行分类,例如酒店群、日租房群、校园群……”社区居民只需轻点手机就能随时提出需求,自微信警务室开通以来,社区居民都说派出所就像开在家门口一样方便,大家越来越熟。
在过去的2018年,“公园路社区微信警务室”共发布警务服务信息120条,收集各类治安信息1万多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30多名、网上逃犯10余名,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点20余处,救助群众1000余人次,社区发案率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
愿望:几十年前的理念如今实现了
退休户籍民警陈定源说,早在60多年前,他们就提出了24小时昼夜办公为民服务的理念,改掉过去居民户籍“下班不办、休息不办、学习不办、夜间不办、当段民警不在不办”的陈规旧习。
“群众来办事时经常会提到一些问题,诸如粮店在哪里?旅馆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火车、轮船的售票时间、价格、车次及航班等等。有的问题我回答得出来,大部分问题我也不知道!”于是,陈定源只能跑车站跑码头,再抱来厚厚的电话簿,终于整理出一份衣食住行的“百科全书”,整整齐齐地抄在纸上、贴在墙头。
而现在,大阳沟派出所将警务平台向社区、向群众延伸,通过增强警力、配备设备,将社区分为若干“责任田”,实现警务平台前置,打造“全功能警务室”,做到警务室“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零距离服务群众,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派出所”。
之后,大阳沟派出所又从多年服务经验出发,推出“户籍窗口全年365天天天开门办公,警务咨询服务台一站式服务”等一套承诺,在全市率先推行民生警务一体机和身份证自助领证机。户籍窗口365天天天办公,切实解决了辖区群众上班、上学时间无法到所办理证件的困难,最大化整合业务、节省办理时间、提升服务效能,周末及节假日来所的办理证照日均在20起左右。警务咨询服务台一站式服务,来派出所办事的群众,不管社区民警是否在所,都有专人接待,只要手续资料齐全,便可一次办理成功。
成立于1950年的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是新中国第一批公安派出所。69年来,一代代大阳沟民警不断继承发扬大阳沟派出所“廉政爱民”精神,从做好每一件群众期盼的小事入手,不断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法,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做好,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成功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社区平安不出事、便民服务不缺位的“枫桥式派出所”要求。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摄影 甘侠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