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以“聚焦脱贫攻坚,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向公众展示公益慈善事业的独特魅力。第七届中国慈展会由民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工商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中国慈善联合会等共同主办。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带着一年的公益成绩第四次亮相中国慈展会。
无限极亮相第七届中国慈展会
本届慈展会围绕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脱贫需求与长远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带动和引领社会慈善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讲好脱贫攻坚“中国故事”,集结减贫发展“中国智慧”,探索慈善扶贫“中国方案”,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六大举措推动中草药大健康行业稳步发展
9月21日,在慈展会“精准扶贫的创新实践与思考——以中草药种植管理模式为例”的互动沙龙中,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媒体事务高级顾问麦兴桥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无限极精准扶贫案例。
案例从陕西省城固县灵芝种植户毛连伟的故事说起。与传统的药农种植方式一样,毛连伟一家种植全凭经验,成活率不高,导致部分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不能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另外,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只能跟风种植,严重影响了收入,无法摆脱贫困的根源。2016年,毛连伟通过与无限极合作后,种植面积从5亩扩大到20亩,是原来的4倍;年收入从8万增加到15万,差不多翻了一番。每年除出日常花费,还能存四、五万元,家庭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麦兴桥介绍,2016年,无限极通过“六大措施”,以构建生态圈的形式,不断推动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升级,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广“中草药种植管理模式”,即无限极为农户提供无偿的培训,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产值,提升收益。这是一套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模式,可保证全程可管控、可追溯,已覆盖全国19个省份的40个种植基地。
二是设立风险基金。无限极提前与农户签订协约,约定收购价格和数量,避免因自然灾害造成减产而收益下降,签约农户每年可提升约20%收益。
三是创造就业机会。无限极投建的中草药种植基地能吸纳周边的闲散劳动力,一个基地可带动就业近100人;除此之外,无限极还在中草药种植基地周边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每个工厂可创造就业近50人。
四是提供技术帮扶。无限极与上海农科院等高等院校积极合作,派出专家到田间指导,让农户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统一为合作农户提供良好的菌种、高效的生物农药、病虫害防控的方法、标准的采收加工流程等,让农户愿意与公司长期合作。
五是制订评级机制。无限极为农户建立档案,实施评级管理,建立4级评分制度,及时反馈种植过程出现的问题,对不合格的农户适时淘汰,对优质农户重点扶持,让农户摆脱依赖的心态,凭自身的努力创业致富。
六是打造名人效应。自2014年起,无限极每年举行“道地原料溯源之旅”,邀请知名人士走进种植基地,带动当地旅游,提高基地的知名度。
中草药大健康产业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将成为趋势。作为一家主营中草药健康产品的企业,无限极通过发挥自身主营业务的优势,从选址、种植、施肥、农药使用和采收加工各环节抓起,对农户实施精准帮扶,在大健康产业扶贫中,发挥出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百花齐放 多项公益项目助力脱贫
麦兴桥介绍,除了在中草药大健康行业相应国家号召,践行精准扶贫外,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2012年,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捐资2000万元作为原始资金成立了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以传承“思利及人”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关注大众健康,凝聚社会爱心力量,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2013年,基金会开展思利及人助学圆梦计划,与全国高职院校合作,为品学兼优的贫困青少年提供职业教育渠道。项目覆盖全国30个省市,累计投入超过2164.5万元,共捐助1300名学生,受助学生就业率达98%。
2014年起,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各分公司根据当地需求,参与各项扶贫活动,至今在全国30个省市开展了150多场创新公益项目。
2015年,基金会面向乡村地区的贫困儿童,开展“希望工程·无限极快乐足球”项目。项目走进全国100所希望小学,募集款项和产品超过1200万元,数万名学生受惠。
2018年,开展“思利及人·新阳光病房学校”项目,为白血病患儿为主的长期住院儿童建设教学场所,提供陪伴式教育。3年内拟投入150万元,服务500名白血病儿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益政策的不断修正,我国的公益事业不仅要温暖有爱,而且也更注重方式的改进与升级。公益不再只是物质赠予,更重要的是要让受助者在得到帮助的同时,间接地改变他们的生活价值观,鼓励其通过自身努力脱离现有困境,并致力于实现人生意义造福社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在精准扶贫事业中的探索,将借助企业平台形成合力,创造共享价值,助力解决社会问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