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皓(左)与父亲谭德发(右)母亲(后)合影
今天,上游新闻带你走进开州区南雅镇,聆听一对基层父子兵接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今年42岁的谭皓是开州区南雅镇政府的一名干部。小时候,在他的心目中,当过村干部的父亲就像一座伟岸的高山,影响自己一生,使他扎根边远乡镇近20年。10月1日,父子俩围坐在一起,观看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电视直播,看着看着,话题自然从两人都关心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聊了起来。
两代基层干部的共同话题
“我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又当了10多年的村干部,亲眼见证了农村的巨大变化,真是了不起呀!”看着电视直播,今年67岁的父亲谭德发情不自禁地感叹。
“是的,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那时所有人都过上小康生活,今后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坐在一旁的谭皓此刻更明白,肩上的责任和重担。
“我们镇正在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蜜柚、再生稻、花椒等特色产业。”谭皓介绍说,目前全镇再生稻规模达到6000余亩,产值达到400余万元。新投产3个花椒基地1000余亩已挂果试产。琯溪蜜柚已投产5000亩,能促进增收2000余万元。
听着儿子的介绍,谭德发不停地点头,他深有体会地说:“农村发展,还是要以产业为抓手,产业兴旺了,乡村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才有希望。”
父亲带领村民修路种梨
谭德发是开州区铁桥镇万塘村人,当了多年的村民小组长,1989年后,一直担任村里的文书,直到2004年退休。当村干部时,他带领村民修路种梨,如今万塘村是开州区最大的翠冠梨生产基地,翠冠梨种植面积超过2500亩。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万塘村就开始栽种梨树。“我刚当村干部时,万塘村不通电、不通路,梨子运不出去,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村民并未受益,有些村民将梨树砍了,改种其他作物,或者外出打工。”谭德发说,大家意识到要致富,先修路,于是村干部带领村民修了村里第一条土公路,架起了进村电线,落后的面貌才逐渐转变。
后来,万塘村的梨树品种不断改良,先是苍溪雪梨,后来改种黄花梨,直到2002年,开始发展优良品种翠冠梨。
“那时为了发展梨产业,我们几个村干部包片包户,动员大家栽种翠冠梨,现在翠冠梨成为当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多的一年收入10多万元,少的也有几万元。”谭德发说,每到春夏两季,梨树开花和梨子成熟时,吸引许多游客来赏花摘梨,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一些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土特产,收入大幅增加,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儿子扎根边远乡镇近20年
△谭皓走村入户了解情况
谭皓是吃着父辈们种的雪梨长大的,父亲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影响他一生。2001年,谭皓大学毕业后,被组织安排到开州区西南部最边远的五通乡,当了一名村官。
“刚出来工作时,父亲一直叮嘱我多到群众中去,多与农民交流。”谭皓说,他在五通乡扎扎实实干了5年,2006年因工作需要,调到南雅镇政府工作。
南雅镇地处开州区西边,与四川省开江县接壤,过去交通十分不便,只有一条县道与外界相连。2010年,万利万达高速公路项目启动,要经过南雅镇,谭皓负责其中一个村的征地拆迁工作,涉及38户农户。
“当时修建高速公路时间紧,任务重,前期征地拆迁工作需要按时完成。”谭皓说,当时他带领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农户,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保证了高速公路的正常施工。
经过3年多的建设,高速公路顺利完工,当地数万居民有了一条快捷通道,去县城只需20多分钟。
同样在基层工作,跟父亲相比,谭皓觉得自己幸福很多。“以前父亲去开会、下村,全靠走路,一年要穿烂好几双鞋子,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喝点山泉水。会议通知,全靠口头传达。哪像我们现在出门有车坐,联系有手机,想发个通知,一条短信就搞定。”谭皓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动乡村振兴,带领广大群众奔小康。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