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这里蕴藏着无数的“生态宝贝”,其中,有不少已变成了“金宝贝”,给巫山人民带去财富、运气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铺就了巫山人的致富路。
近年来,巫山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持续提升“生态宝贝”的规模、品质,打造好品牌,将“生态宝贝”变成了“金宝贝”,生态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1月9日,重庆两会召开之际,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走进巫山,带你一起去看看这些“生态宝贝”。
脆李篇》
“金果果”托起巫山人民的致富梦
1月6日,隆冬小寒,巫山县官渡镇,54岁的刘绪海提着锄头,忙着移栽树苗、施冬肥,在自家脆李地里忙碌。虽然失去了一条手臂,他动作快而且到位,干起活来丝毫不含糊。
为了自己的丰收梦,他婉拒了女儿要在成都给他买房养老的提议,将自己的良田换了荒山,投入几十万种李子。随着李子逐年进入丰产期,他也赚得盆满钵满,离自己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近。
脆李,这一颜色偏青色、口感脆嫩、汁多味香,距今有上千年历史(据考证,其种植始于唐宋年间)的“青果果”已经变成“金果果”,托起了“刘绪海”们的产业致富梦。在巫山,还有无数个像一样,靠着种植脆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得到更多。
截止目前,巫山全县脆李产业发展面积为23.5万亩,涉及全县23个乡镇220个自然村。据相关考察调研,巫山县种植的青脆李规模,同比全国县级种植规模应排首位。
截至目前,据乡镇上报统计,2019年底脆李产业新增1.58万亩(75万株),为保障乡镇产业发展需要,在2020年3月份前可全部完成种植计划,在完成定植后,全县脆李总规模可达25万亩。到2025年,全市“巫山脆李”品牌种植区总面积达85万亩, 总产量100万吨。
规模的提升,背后是脆李销售市场的繁荣,它被卖出了好价钱,不少人从中赚了钱。
2019年,巫山全县脆李总产量8.7万吨,产值13.4亿元。据重庆农网监测巫山脆李报道销售单价为7.7元/斤,同比2018年上涨53.3%。曲尺乡产地最高售价为25元/斤,全乡60%以上销售价格在10元/斤以上。
与此同时,脆李产业的配套正在持续完善,组建巫山脆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产业链相关配套建设有序进行。
巫山脆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了领域内优秀专家,围绕行业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以及新品种培育、种植技术推广、品质保障、采后贮运、病虫害防治、质量标准体系、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研究,促进其技术研究向产业示范推广的快速转化。
当前,巫山脆李全产业链大数据运行示范项目已启动业主果园电子档案备案系统、技术推广及远程问诊、产品溯源系统、物联网支撑平台、巫山脆李产品信息平台、大数据运行中心等系统建设。
通过这些系统,巫山脆李从种植、挂果到采摘、运送,全程都可以接受顾客的“实时监控”,不仅是你动动手指就可以抵达的果园,也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果园。
对于种植户和经销商而言,也可以从中得到准确的数据,明确经营策略。专家表示,结合巫山农业科技信息和县域产业发展基础,眼下,该试点项目要素条件已基本具备。
脆李这枚“金果果”,托起了巫山人的致富梦,而且比想象的还要精彩。
红叶篇》
红叶是爱的礼物,也是“多金”的礼物
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当你跟着旋律,唱出这句诗(歌)时,说明你一定到过巫山,看过巫山红叶。
秋冬时节,风霜刮过黄栌、乌桕,没有让他们因此萧瑟,反而变得更加“热烈”,满树的红叶,让人感到温暖。巫山红叶早已天下闻名,20世纪80年代初,一部名为《等到满山红叶时》的电影红遍全国,也让巫山红叶久负盛名。
这些年以来,巫山县一直将红叶作为“生态宝贝”,加以大力培育,举办红叶节,还将打造专门的旅游产品。
2019年11月22日晚,第十三届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暨第四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开幕式晚会在巫山县体育馆隆重举行。这是最近一届红叶节,它已连续举办十三届。
每届红叶节期间,巫山都举行了一系列红叶主题活动。譬如“神女杯”艺术电影周、神女恋城·红叶传情、中国巫山烤鱼季、行到巫山必有诗——三峡诗词研学游等等。
在如此连续的、强力的推介之下, “游美丽三峡、赏巫山红叶”成为红遍海内外的精品旅游线,也给巫山人民带来了财富。据统计,2019年红叶节期间,巫山县接待游客98.5万人,实现综合经济收入达8.97亿元。
一片红叶,关系着65万巫峡儿女(巫山人)的“旅游饭”,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有人开起了农家乐,有人搞起了种植养殖,向游客提供服务、推介土特产,自己的钱包也鼓起来了。
据公开数据,如今巫山红叶品种多达200多个,总面积120余万亩,且每年还在增加。巫山还规划建设了3000亩红叶博览园,汇集世界各地的红叶供游客欣赏。
巫山红叶正在丰富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说,“要让峡江两岸的红叶成片、成景。”
巫山红叶,也在朝着打造文创产品、旅游产品的方向发展,不断有好消息传出。
在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来自市文联的第一书记王涛提供了一个“金点子”,让红叶经过巧匠的手,化作令人叫绝的文创产品。为此,多次组织民间文艺方面专家进行调研。
有人牵线搭桥,巫山红叶剪纸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产生紧密联系,这些人受邀来巫山采风,在他们的巧手和刻刀下,红叶变了一番模样:变成鸳鸯、猕猴、农耕场景,还有十二生肖系列、福系列。
叶雕文创旅游小商品,这点子得到了很多人、很多单位的全力支持,这还是只是红叶文创产品迈出的第一步。接下里,关于巫山红叶,还有诸多计划、诸多可能,都在勤劳智慧的巫山人的努力下,一一变成现实。
有人说,红叶是爱的礼物,已经给巫山人打来了机遇和财富。同时,红叶也是“多金”的礼物,有足够的实力让巫山人的钱包鼓得更高。
猕猴篇》
“生态宝贝”见证“生态归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260年前,唐朝诗人李白乘舟下三峡,写下这千古名句。这句话,也为三峡、为巫山“打了一千多年年的广告,而且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曾经,由于环境变迁,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三峡两岸已难闻诗句中提到的“猿声”。现如今,每每乘船经过小三峡,你会看到一个“猕猴投食点”,如果细心倾听的话(摒除轮船的声音),你会再度听到猿啼声。
近年来,巫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人们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此,三峡地区再度成为各种野生动物的乐园,一度“消失”的猕猴快速繁衍生息,又回来了。
可以说,猕猴的“归来”,也得益于良好生态环境的“归来”。
有关部门专门为猕猴配备了投食人员,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猴司令”。猴司令的投食之旅并不轻松,清晨7点就要准时来到巫山客运码头,用小船运10多袋玉米,“每周一次,8点之前出发到小三峡。”
投食点有6个,不过,猴司令只有一个人,名叫代光群,从2004年开始,他每周星期二到6个猴粮投放点,一共投送1000斤左右的玉米粒,这是巫山人送给猕猴的“口粮”。
这6个猴粮投放点分布在巴雾峡与马渡河之间的崇山峻岭之间,最远的投放点相距有好几公里。所以,每次投放猴粮得尽早,清晨从县城出发,天黑才能回家。
在代光群之前,早在1982年,小三峡进入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的自然风景区名录。当年,巫山县就拨专款用于购置玉米,让小三峡的猕猴吃上“皇粮”,投食点也成为小三峡的“新景点”。
15年过去,这样的投食带来的回报之一是:小三峡猕猴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几百只增加到现在的3500多只,两岸猿声,正在渐渐归来。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村民们为猕猴种出一片“口粮”地,当地政府还配备了专门的投食员。
以猴为媒,如今村里搞起生态旅游,不少游客专门来看人与猴和谐相处的场景。猴子这一“生态宝贝”,吸引了众多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三大‘生态宝贝’美化山水的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据介绍,2019年,巫山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康养加快兴起,全县全区域共接待游客190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2亿元。
脆李、红叶图片/通讯员卢先庆
猕猴图片/卢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