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抗疫前线的“党员答卷”2丨“我辈已躬身入局,势必要共渡难关!”
02-01 09:22:01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人物档案:黄霞,三峡中心医院急诊分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地点:三峡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区

“我辈已躬身入局,势必要共渡难关!”

这是黄霞投入战“疫”次日在朋友圈的一句话。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重庆首例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已出院。

黄霞是一名中共党员,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急诊分院重症医学病区任副主任,到现在已在抗疫一线坚守10天。

1月22日,她交接手里的工作后加入战“疫”,投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区。

“我的专业是常年与重症患者打交道,战‘疫’必然要上,这是我们的使命!”黄霞说。

1月31日中午,走出病区的她看上去有些疲惫,眼睛与颧骨间留有两条发红的勒痕。

“这个就是口罩压的。”黄霞说话时,声音听上去有些乏力。“两层厚口罩,戴得又严实。”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看到,她穿在第二层的手术衣,背心和腰间已经被汗水浸湿。

“太热了!”

她说,贴身穿在里面的衣裤已经湿透。为了严密防护,她在手术衣外是隔离服,隔离服外又是一套防护服。“根本透不到气!”

她记得在这10天里,全副“武装”呆得最长的一次超过30个小时。

这一副“武装”,让医务工作者又爱又恨:虽能保护自己免于感染,又无疑让工作非常不便。

1月27日凌晨0时22分,黄霞与4名医护人员一起合影。

有时护目镜被呼吸的热气罩上一层雾,视线模糊连走路都不便。

作为病区的副主任之一,她要综合协调整个病区的要素,进一次病区就要坚守24小时。

“先按时查房,随时了解病人情况,还要记录、诊断等,基本上停不下来。”黄霞告诉记者,她在岗时仅是为患者拍CT,就要花两三个小时。

由于防护物资紧张,原则上每次当班能不出病区就不出,减少对防护物资的耗费。

1月31日中午离开病区后,直到下午两点多,她才交接好手里的工作下班暂歇。

这10天时间里,随着病例的新增,她所在的病区病人也在增加,现在病区有超过20例需要守护。

“几乎每个患者都是个性化治疗方案。”黄霞说,令她欣慰的是,病区的一名重症患者蒋女士已经出院。

IO~ZOOJ_9TVCT$%3NV%5EUX.jpg

她在微信朋友圈为图片写了一句话:总是需要一些小小的消息振奋人心。

“每一次进展都让我心底一阵欣喜,努力迎来有回报。”黄霞说,医护人员也太需要一次胜利来提振信心。

1月29日,蒋女士终于治愈并顺利出院,黄霞也舒了一口气。

“一个患者出院,就会有更多的患者出院。”黄霞告诉记者,现在病区已经有重症患者出现好转,由重症病区转入普通病区。“又有患者的核酸检测出阴性,我们会继续努力!”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