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昆(左)在做流行病学调查。(受访者供图)
重庆日报消息,一次、二次,直到第五次,重庆日报记者才终于拨通了重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呼吸道与新发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宿昆的电话。电话那头,他连连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刚才一直在讨论一个病例。”
3月2日上午11点半,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主要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的医学“侦探”——宿昆。
先后走了重庆14个区县,行程超过1万公里
1月24日,除夕,市疾控中心突然接到报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确诊3例新冠肺炎病例,但是感染来源和感染场所不明,请求市疾控中心技术支持。
当天傍晚,宿昆立即带队赶赴石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他们发现,在这3例病例中,首例病例是超市服务员,第二例和第三例病例是夫妻,3人都是本地人,发病前14天没去过疫情地区,并且超市服务员和夫妻病例没有任何交集。
他们究竟是怎么被感染的呢?感染源又在哪里呢?
宿昆带领其他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对三人进行了深入调查。三人发病前14天分别到过哪些地方?跟哪些人有接触?做了什么事情?必须精确到以每个小时为单位进行统计。
经过两天两夜的调查,他们对收集到的1000多条线索进行逐一分析,逐一排查,也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就在调查将走进死胡同时,有一个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他是一名25岁的男性,重庆人,在武汉打工,1月7日返回重庆。由于没有任何症状,医学观察14天后,排除了他作为传染源的可能。但他们在对患病夫妻的活动轨迹排查时发现,两人曾与该男子一起吃过饭、打过牌,有密切接触。
“这名从武汉回来的人会不会是无症状传染源?”宿昆说,因为新冠肺炎是新发传染病,疫情初期大家对其认识有限,国家相关技术文件并没有要求对无症状的武汉返渝人员做核酸检测,所以这名男子最初只是医学观察。但是,根据乙肝、伤寒等传染病的认知,他们做出了这个大胆的设想。
随后,他们对这名男子进行采样。果然,其核酸检测显示为阳性——该男子是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对其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他曾经去过首例病例工作的超市。他们之间的传播链条被逐一摸清。
经过证实,这是重庆发现的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也是全国无症状感染者发现的早期案例。
如今,宿昆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已先后走访了重庆14个区县,行程超过1万公里。
他一天接了100多个电话
大年初二,返回主城的宿昆又连夜完成了新冠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内容、步骤和经验总结。
“宿昆梳理的第一手疫情调查总结和现场处置流程,给大家提供了参照执行的模板。”市疾控中心应急分队的一名成员说。
不仅如此,宿昆提供的总结对全市各个区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技术指导也是宝贵的经验。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给宿昆打电话咨询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从如何调查发现感染源头、如何排查密切接触者,到如何解决潜在的风险。
“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铃声也是日夜不休地响。”宿昆说,有一天他接了100多个电话,最长的通话有1个多小时,手机一直在充电情况下通话。
“我习惯用左耳接听电话,但是连续三天后,我突然发现左耳听力急剧下降,有时甚至听不到声音了,后来我换成右耳接听电话,再后来不得不换成免提模式,过了好多天情况才慢慢恢复。”宿昆说。
“我不是英雄,只是必须扛起肩上的责任”
1月19日至24日,原本是宿昆休假陪儿子住院手术的日子。但是,他缺席了。
宿昆7岁的大儿子由于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半年前在儿童医院预约排队做扁桃体和腺样体全切除手术。儿子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正是疫情疯狂袭来的那天。
宿昆签好字,等不及儿子完成手术,就返回到工作岗位,成为市疾控中心第一批奔赴疫情现场的应急队员。大儿子的术后恢复和陪护完全落到妻子身上,家里的小儿子也只能托人照顾。
“我不是英雄,只是必须扛起肩上的责任。”宿昆说,自己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家庭,当时他和哥哥一起念大学,家中压力很大。正是在党组织的帮助和母校的支持下,自己多次获得奖助学金,才完成了学业。
“党的培养之恩,母校的教育之恩,不能忘。唯有忠于党,为人民、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方能心安。”宿昆说。
重庆日报记者 匡丽娜
原标题:抗疫群英谱 他发现了重庆首例无症状感染者——记医学“侦探”宿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