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的一天,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的一座民宅旁,发现一个元代墓穴。除了各种具有明显年代标志的陪葬用品,几件精美的元代瓷器,让在场的所有专家惊叹不已。
从小龙坎元代墓葬里出土的陪葬品,如今都被陈列在三峡博物馆的《历代瓷器》展厅供人们观赏研究。
这件瓷器叫做“青白釉瓜形铁锈斑龙柄提梁壶”。
高12.2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6.8厘米,壶体呈瓜棱球形,平底,泥塑昂首龙头作流,龙颈贴于壶身,龙身卷曲作提梁,肢尾鼓凸并贴于壶的上部,呈飞腾状,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造型独特,设计巧妙,是元代瓷器中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完美器物。
这件提梁壶是一件影青釉珍品,在五代末期,北宋初期江西景德镇的瓷窑在烧制白瓷时偶然烧成了一种白里泛青的瓷器,人们把这种介于青白两者之间的瓷器取名为青白瓷。
采用了印花、刻花、划花等技艺的青白瓷精品;胎腻质细、体薄透光、釉色淡雅、莹润如玉、光照见影,俗称影青,也叫映青。影青瓷系一面世就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青睐,需求量急剧增大,很快便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窑系,这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此外,褐色彩斑也是常见的装饰技法。
这块黑斑,究竟是上釉过程中工匠故意点染的彩斑,还是瓷器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精彩窑变,这成为了萦绕在众多观者心中一个难解的谜团。
或许带龙纹的瓷器并不算罕见,造型独特的瓷器也不足为奇,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瓷器也可以说为数不少,但是元影青龙柄提梁壶瓷质细腻,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它既秉承了汉民族的艺术传统,又吸纳了蒙古族的独特风格,最终脱颖而出,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竟然透过一把小小的提梁壶得以彰显其非凡的魅力,毫不夸张地说,三峡博物馆馆藏的这把元影青龙柄提梁壶是元代瓷器中实用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原标题:微播录 | 文物背后的故事——青白釉瓜形铁锈斑龙柄提梁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