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消息,市场持续下行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新的机遇正在涌现,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汽车行业如何转“危”为“机”,直面挑战?
6月13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和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举行,多位国内车企行业巨头在论坛上就此主题进行畅谈。
长安汽车总裁、党委书记朱华荣:
汽车“由硬向软”加速升级
长安汽车总裁、党委书记朱华荣指出,受疫情影响,上千家经销商面临关停并转,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更有一些弱势车企进入了不可逆转的衰退阶段。
“尽管面临挑战,但也有新的机遇。”朱华荣说,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变革和带来的新经济机遇,能为全球提供高速发展的新动力,汽车行业需要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朱华荣分享了长安汽车的案例。首先,长安汽车正“由硬向软”,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公司转型。
其次,长安汽车正积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缩小与国际品牌间的差距。比如,长安汽车自主掌握了200余项技术,其中有100多项已实现量产。如无人驾驶方面,长安已在新车型中上线了L3级的无人驾驶技术,今年底,这一技术将在长安汽车实现量产。
“长安汽车通过整体努力,表现出了向好的趋势。”朱荣华介绍,长安汽车今年4、5月的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30%、40%,门店经营情况也在逐步改善。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
中国成全球汽车消费最先复苏地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当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消费最先复苏的地方,带动了全球汽车行业回暖。从数据上看,5月,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增长了11%和7%,结束了汽车行业十几个月负增长,这对全球汽车行业而言,都是一个巨大鼓舞。
“中国汽车产业要从3个维度,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徐和谊说。
首先是市场层面。汽车行业告别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但并不代表产业断档,随着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仍蕴含着增长的机遇。
其次是产业层面。通过多年累积,自主品牌在技术应用、产品品质、体系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具备了与外资品牌“扳手腕”的综合实力,自主品牌应坚定信心,持续聚焦品牌升级,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全产业链能力,同时加快国际化进程,从单一市场“走出去”,向完整的产业链“走进去”,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最后是转型层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连续5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具有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这些都是中国汽车产业抓住未来机遇的重要基础。
东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
汽车将成为行走的移动终端
东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认为,目前汽车产业正呈现“五化”归一车、一车通“四网”的融合发展态势。具体来讲,就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将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都融合在一辆车上,通过这辆车,也能打通公路网、能源网、信息网和金融网。
在5G、AI、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持下,汽车将不再是传统的交通工具,而是行走在高速公路上的移动终端,汽车行业司空见惯的传统产业链也将发生深刻变革。因此,除了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确保汽车产业安全可控,也要同步深化汽车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围绕客户动态和需求,加快传统汽车向新生态汽车升级,推动品牌向高端化发展。
就东风汽车集团而言,也将在“一收一放”间深化转型升级。
所谓“收”,体现在聚焦核心业务,加快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智慧出行、智慧物流等新生态的运用。目前,东风新能源模块架构的开发正在有序进行,无人配送车辆、无人驾驶环卫车、工程车等相关产品都在测试优化当中。
所谓“放”,体现在不拘一格、开放合作。目前,东风汽车集团已与广大车企、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广汽集团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吴松:
四招提升自主品牌核心能力
在广汽集团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吴松看来,中国汽车市场的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何为新的市场格局?吴松认为,主要有3点具体表现:其一,在整体持续负增长的大趋势下,高端品牌凭借品牌优势,通过降价促销等手段不断挤压市场空间,带来销量的逆势增长;其二,合资品牌加速分化,主流合资品牌份额不断向六七家企业集中,从2019年数据来看,美系、韩系、法系品牌份额下降,德系、日系增长迅猛;其三,自主品牌多方承压,部分合资品牌在大幅降价的同时加大车型导入力度,与自主品牌在多个细分市场针锋相对、直接竞争。
“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43.9%下降到2019年的39.2%,继续向上发展的压力急剧增大。”吴松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部分优秀中国自主品牌在技术、性能和品质上已经优于二线合作品牌,甚至初步具备了与一线合作品牌抗争的能力,但向上的道路仍然艰难。
吴松为自主品牌发展路径献出四大招。首先,推动品牌向上,敢于与头部领先企业正面竞争;其次,推动自主创新,深耕智能网联、轻量化等优势领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第三,紧紧抓住HEV自主化改造,自主品牌能否早日实现混动技术的突破,将是后期制胜燃油车的关键;最后,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自主品牌反超的突破口,巩固基础,将先发优势稳定为继发优势。
原标题:行业巨头纵论:汽车行业如何转“危”为“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