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
上半年,重庆市场主体数量不减反增,同比逆势增长12.64%,成为重庆经济由负转正的重要“助推器”。疫情之下,危机和挑战重重,重庆市场主体为何能大幅增长?其背后原因值得玩味。
▲繁华璀璨的重庆。崔力 摄/视觉重庆
亮眼
重庆市场主体的发展和重庆上半年经济发展走向基本一致。受疫情冲击,一季度,重庆新设立市场主体仅6.5万户,比去年同期减少20.52%。进入二季度,随着经济回暖,重庆新设立市场主体16.1万户,同比增幅高达35.56%。
上半年,重庆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累计22.6万户,注册资金总额4608.8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2.64%和23.1%,市场主体新发展率达8.24%。市场主体的逆势增长,为稳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今年1-6月,重庆城镇新增就业32.1万人。
▲招聘会现场。万难 摄/视觉重庆
重庆市场主体的增量从何而来?从市场主体的结构上看,重庆第一产业发展迅速,表现最为抢眼。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农、林、牧、渔业同比增速和同比增量均创近年新高,同比增速以97.34%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其中,新设立动物饲养类市场主体数量最多,共4626户,同比增长277.3%,其中生猪养殖占比超5成,同比增长338.64%。随着重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社会资本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投入,加之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使得市场主体不断增加。
在第三产业中,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61.83%,其主要增长点为社会经济咨询、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经营租赁、其他专业咨询与调查、健康咨询、商务代理代办服务,这些细分行业新设立个体工商户数量合计占比72.68%。
两江君注意到,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中,民营市场主体占了绝大部分,达22.4万户,同比增加13.11%,其中新设民营企业6.5万户,同比增加5.37%。这得益于营商环境的优化,特别是得益于“保市场主体”,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倾斜保护等一系列措施,精准帮助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难题,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此外,今年上半年重庆新增台企28家,新增韩国企业6家。
▲九滨路外滩广场生意火爆。郑宇 摄/视觉重庆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市场主体就是“青山”,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青山”才能始终郁郁葱葱,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做了啥
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面临极大困难。而重庆市场主体的数量不减反增,背后究竟有何原因?
仔细梳理,这与重庆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密切相关:
一是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六保”之一的保住市场主体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提振企业信心。“要培育市场主体,扶持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成长型重点企业和特色鲜明的配套企业”“要着力保现有企业、稳市场主体,加强‘一对一’精准服务……促进企业顺利发展、做大做强”“要着力培育一批新市场主体,抓企业分离、引进、培育、扶持和生成,让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3月以来,在多个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庆均释放出保市场主体积极信号。
7月24日,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召开。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的理念,把服务企业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基本抓手,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全市各类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重庆繁华之夜。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二是打出纾困惠企政策“组合拳”。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20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40条》《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个体工商户恢复营业持续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企业加快恢复生产,通过支持既有的个体户复工复产,来吸引更多创业者从事个体经营。
7月27日,重庆市政府公布《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政策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45条政策措施,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是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升级版”。政策红利叠加释放,让重庆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庆注重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重庆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下足功夫,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持续不断改善营商环境,精准帮助企业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难题,让各类主体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比如,在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方面,今年3月16日起,重庆对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税控设备,从6月1日起由政府买单,向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一套印章,实现申领发票和刻制印章“零成本”。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上半年,重庆各区县克服疫情影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云招商”,“面对面”交流变成“屏对屏”沟通,举办一些列“云签约”活动,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落户。据统计,上半年,重庆招商引资逆势上扬,签约正式合同项目971个,合同金额601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0%;到位资金1007亿元,同比增长52.1%。
比如,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努力招大商、招强商、招外商,合同投资额662.4亿元,新增市场主体8717户,同比增长10.32%;重庆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布局,上半年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37个,加上即将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605.6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481户,同比增长8.47%;上半年永川正式签约项目158个,增长53.4%,合同引资275.78亿元,增长23.14%,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851户;上半年荣昌签约项目67个,总投资223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414户……
▲重庆市与阿里巴巴集团举行“云签约”活动。图源视觉重庆
五是城市提升“筑巢引凤”。重庆重点聚焦主城“四山”保护提升、“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提升、打造“立体山城”“光影江城”“魅力桥都”夜景名片、对坡地堡坎崖壁实施绿化美化等,展现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城市的独特魅力,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城市,越来越多的投资客商看好重庆,或加大投资,或落子布局,对重庆未来发展投下“信任票”,特别是一批行业巨头入渝布局,产生了不错的示范带动效应。
今年是一个特殊年份,稳就业、保企业具有特殊意义。只有保住市场主体,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才能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创造条件。要牢固树立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的理念,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任务,把服务企业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基本抓手,把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基础,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各类企业蓬勃发展。
原标题:不减反增,重庆做对了什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