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联线微信公众号消息,1940年7月24日,在重庆某礼堂的舞台上,一位头发花白的绅士正在发表着演说。 “到延安八九天,所见所闻与原来所听说的大相径庭,那里并没有实行“共产共妻”制度,社会风气及治安秩序良好,这些都是据实而言,并无虚假浮夸••••••”。这台上的讲得是慷慨激扬、情真意切,台下的更是听得如痴如醉。到最后,演讲者再次爽直地强调:“余凭良心与人格,将在延安所见所闻发表,其中并无一句失实••••••。”
据史料记载,这场演讲是由国民外交协会主办的。1940年仍是国共合作期间,但重庆毕竟还是国民党的中心统治区。在这样的情况下,竟能在大庭广众下公开说出与国民党舆论导向相悖的言论。那么,讲台上的老者到底是谁呢?历史还得回到1940年春夏交替之时。
这天,位于曾家岩的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茶会。身在重庆的中国共产党负责人董必武、林伯渠、叶剑英等悉数到场,共同欢迎“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
陈嘉庚,南洋商人,1906年,32岁的他受孙中山思想熏陶,投身民主革命。抗战爆发后,陈嘉庚率先在新加坡发起筹赈会,号召侨胞捐款救国。
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又由他担任主席,领导南洋各地一千两百多万华侨出钱出力,支援祖国抗日救亡斗争。据1940年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在国民参政会上的报告称:1939年军费为18亿元,同年华侨汇回祖国之款达11亿元,其中捐款约占10%,而南洋华侨捐款占华侨捐款总数的70%。
这是陈嘉庚首次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问视察团”从新加坡回到祖国考察抗战实况。他的回国,对所有的抗战军民来说都是一件大事。驻守重庆的共产党组织从一开始便向他发出了邀请。
这天,双方落座后,67岁的陈嘉庚首先开口说到:“今日国共两党名称上虽不一样,但为国家民族奋斗的决心是一样的,可以说是兄弟党、姐妹党。万望两党关系人,以救亡为前提,勿添油助火,国家幸甚,民族幸甚。若国共两党意见日深,发生内战,海外华侨必痛心失望啊”。
陈嘉庚为何会有这样的一番开场白呢?原来,在回国之前,陈嘉庚对于共产党和八路军只是有所耳闻,一直以来,他都把民族的命运寄托在蒋介石和他的国民政府。回国后,虽然从国民党官员口中听到一些关于共产党的信息,不过,却全是那些如何“共产共妻”,“杀人放火”,“状如土匪”,“破坏团结”,“专事摩擦”等蓄意挑拨的语言。所以,陈嘉庚一直觉得有必要了解中共对团结抗战的态度。
见陈嘉庚在言辞上颇有指责之意,叶剑英立即回答到:“我党的一贯宗旨就是团结抗战,这点毋庸置疑。国家危亡之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卫国家,保卫家园是我们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叶剑英说得言辞凿凿,而陈嘉庚则顺势提出了他想要去延安访问毛泽东的要求。
1940年 6月1日下午,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门口,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早早地便站在这里,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南洋侨领陈嘉庚。两位领袖终于迎来了他们的首次会面。在热情握手之后,毛泽东请陈嘉庚来到自己的办公场所窑洞叙谈。
进屋后,陈嘉庚发现,窑洞里的陈设除了墙上挂着的地图之外,就只有十几只大小高低不一的木椅,和一张旧式的土木桌而已。如此简陋的摆设,顿时让他对眼前的这位共产党领袖产生了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再回想起头一天,延安各界5000多人齐集南门外迎接自己一行的到来,那种热情的场面,足以体现共产党对他们这次造访的重视。
在这里,毛泽东坦诚地告诉陈嘉庚,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就是“以斗争求团结,以团结求团结”。国共双方的摩擦生端,主要是因为国民党顽固派,总想扫除共产党这个障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共产党才对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进攻给予适当还击。不过,毛泽东也表示承认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国共两党缺一不可。所以,他希望陈嘉庚能帮忙向蒋介石转达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诚意,并希望陈嘉庚回到南洋后,能够向海外侨胞据实报告在延安的所见见闻。
对于毛泽东的请求,陈嘉庚当场便答应了下来。其实,陈嘉庚是个讲究实际的人。自抵达延安,他就十分注意观察共产党领袖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听其言,也在观其行。前两天,毛泽东请他吃饭。桌上摆着白菜、咸萝卜干,外加一碗鸡汤。整顿饭加起来不过1元5角,但就是这样,毛泽东还说:他薪俸有限,没钱买鸡,桌上的这碗鸡汤,还是邻居老大娘知道他有远客来了,特意送来的。而就在两人吃饭时,忽然有客求见,毛泽东舍不得扔掉手上的半截烟卷,就暂时将其掐灭,等客人走后又把烟蒂拣回来接着抽。
此外,陈嘉庚还发现,作为一个政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是极好相处的。一次他在毛泽东办公室谈话,席位已被全部坐满,这时,一个迟到的勤务兵,看见毛泽东所坐的长凳上还略有空隙,便一下挤了过去。毛泽东不但没有责骂他,反而还把自己的身躯移开了点,以便让他坐得舒适些。
所有的一切,陈嘉庚都看在眼里。毛泽东平等待人、勤廉朴实的作风让他大为感慨,钦佩不已。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从这些小小的细节中,看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质性的不同。同为欢迎,中共领导人朴素诚恳,而国民党却是奢侈虚伪。
原来,自陈嘉庚抵达重庆后,蒋介石政府便视为是“财神爷”驾到,不但动员了所有相关的党政军大员前来迎接,还准备了8万元的经费,专门接待“视察团”一行。在蒋介石的亲自策划下,国民党当局对待陈嘉庚的主要手段,就是挖空心思地捧,千方百计地拉。
不过,国民党当局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这种极尽全力的奢侈与炫耀,给陈嘉庚带来的却是极度的反感。因为陈嘉庚看到了国民党官员花言巧语、夸夸其谈背后所掩盖的奢侈与腐败。于是,陈嘉庚特地在重庆各报刊登一则启事:“闻政府筹备巨费招待慰问团,余实深感谢。然慰问团一切费用已充分带来,不欲消耗政府或民众招待之费。在此抗战中艰难困苦时期,尤当极力节省无谓应酬,免致多延日子,阻碍工作,希望政府及社会原谅!”
陈嘉庚的举动,无疑是给当时的国民政府当头一棒。但与此同时,他的心里也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一时间他甚至不知道中国抗战的前途到底在哪里。直到此次延安之行,陈嘉庚亲身感受到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清正廉洁的品格,感受到了民众对共产党、八路军的真心拥护。他意味深长地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此刻,他已认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所以,他早就拿定主意,今后不管谁问起延安情形,都将据实以报。
从延安回到重庆后,陈嘉庚应国民外交协会主席陈铭枢之邀,前去演讲“西北观感”。而这也是他第一次将自己了解到的最真实的延安展现在民众面前。陈嘉庚的这次演讲,在国统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不了解共产党的人士犹如在浑浊的空气中突然吸到新鲜的空气,纷纷奔走相告。
对延安的造访成为了陈嘉庚人生旅途重大转折的里程碑。从此他开始了和蒋介石、国民党的公开决裂,开始了和毛泽东、共产党的延续至他生命终止的深厚友谊。
1949年1月2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电陈嘉庚,正式邀请他回国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76岁高龄的陈嘉庚在接到邀请电后,当即复电:“革命大功告成,曷胜兴奋,严寒后决回国庆贺”。
1949年6月4日,陈嘉庚由新加坡回国,再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这是自9年前,两人在延安相见后的第一次重逢。畅谈间,毛泽东对陈嘉庚说:“全国基本解放了,我们要成立新政协,请您来参加。”然而,毛泽东的邀约却使陈嘉庚犯了难:“我不懂政治,也不会讲话,我不敢接受。”
见陈嘉庚有所推辞,周恩来赶紧上前说道:“华侨的首席代表您不当,能请谁来当呢?您德高望重,这又是建国大事。您不懂普通话不要紧,有翻译嘛!最要紧的是大家的心能够相通。”
两位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推心置腹的交谈,使陈嘉庚十分感动,终于,他打消了一切的顾虑。大会选举时,陈嘉庚等6位华侨代表被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而陈嘉庚还被选为政协常务委员。
1949年 10月1日下午三点,北京天安门,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在庄严的开国大典仪式上,陈嘉庚和所有政协委员同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共622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了五星红旗的升起、新中国诞生,检阅欢庆的游行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任侨务委员会委员;后来又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侨联主席,为新中国的建设尽职尽力。
原标题:陈嘉庚:“西北观感”演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