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为了社区140多名聋哑人 女民警自学手语调解纠纷300余起
09-15 12:31:5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GetAttachment (5).jpg

“好”是比划“大拇指”,“身体”是用手在胸口画圈……何巧面带微笑,将她新学会的开场白“你们身体好不好?家里的人身体好不好?”用手语流畅地表达出来。9月11日,沙坪坝区三千城小区里的聋哑人活动室,社区民警何巧正在为大家上民法典课。

为聋哑人讲民法典课

11日上午9点,一堂特殊的民法典课开讲了。讲课的是民警,听课的是20多名聋哑人。

“我还真有点紧张……”何巧看着黑板上写好的板书说,今天涉及的手语部分有点复杂。

“人格权包括很多权利,健康权,姓名权,隐私权……”手随嘴动,何巧说话吐字流利清晰,手语也“不甘示弱”,50多字的人格权定义用手语表达很流畅。

上课期间也有“卡壳”的时候,“人格权包括荣誉权……嗯,荣誉?”何巧笑容中多了几分腼腆,比划着抱歉,坦坦荡荡地告诉大家她犯了一个错误,忘记了“荣誉”这个手语词汇。令人意外的是,台下的“学生”却不住地鼓掌安慰她。

手语打开聋哑人心门

GetAttachment (8)_副本.jpg

磁器口的三千城,部分为还建房,常驻的140多名聋哑人多退休自附近的原高压开关厂(俗称“哑巴厂”)。

所有的聋哑人独住一栋,异常团结。但在小区其他住户眼里,个别聋哑人的不文明行为被上升至群体。去年,因聋哑人活动室噪音太大,其他业主不堪其扰,双方矛盾升级。

六年前,何巧到磁建村成为社区民警,为了更好地和聋哑人交流,开始自学手语。她说手语就是一把钥匙,一张通行证。“你要拿到这个通行证,聋哑人朋友才会给你开启那扇紧闭的心门。”

何巧还加入了社区聋哑人微信群,“大家好,我是何警官,你们需要什么帮助,随时发信息给我。”

GetAttachment (7)_副本.jpg

某日清晨6点,76岁的聋哑人郑光宇给何巧发来消息,拜托何巧帮忙寻找在贵阳失联的聋哑人朋友。

“按道理说,这种事不该我管。但我知道,聋哑人看重感情,我要和他们成为朋友,这个忙就一定要帮。”何巧忙前忙后两天有了效果,郑爷爷终于联系上了失联的友人。作为曾经厂里的老领导,聋哑人都敬服的郑光宇主动给何巧承诺,愿意就活动室问题帮忙协调。

在何巧的多番努力下,活动室搬离了原址。小区居民有了安静的居住环境,聋哑人也有了更宽敞的活动空间,矛盾解决了。

一年调解纠纷300余起

GetAttachment (6)_副本.jpg

何巧了解到,辖区40多岁的残疾人夏洪一直居无定所。他没结婚,没住房,智力障碍加上聋哑,如何保证基本生活成了大难题。

从郑光宇那里,何巧了解到夏洪的基本情况。为了保证他未来的生活,何巧多方协调,将夏洪的家安置在活动室里的小房间里。

夏洪没有户口本,残疾证过期无法补办。为了让他早日领到残疾人补贴,何巧帮他补材料、交证明,跑手续,光是社区就跑了十多趟。

成为一名警察前,学地理信息出身的何巧曾是重庆一所大学的老师。从老师到警察,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

2019年5月,以“何巧”名字命名的“巧姐无声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配备2名民警2名辅警。去年5月至今,“巧姐无声警务室”调解案件大大小小300多起。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付迪西 实习生 刘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