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诗词里的重庆:路长知水性 山转见渝州
09-21 06:31:00 来源:文明重庆微信公众号

文明重庆微信公众号消息,

“路长知水性,山转见渝州”

山岭层叠之间 两江汇合之处

便是重庆

这里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

这里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这里的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一位烈士亲属正在擦拭烈士墙上的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网  

一叶扁舟沿三峡顺流而下

两岸猿啼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诗仙李白亲笔为我们描绘了

三峡的绮丽和壮美

也让重庆成为许多人的向往之地

独特神奇的喀斯特地貌

将气象万千的粗犷山河

雕琢成巴山渝水的诗和远方 

今天

让我们跟随诗词走进重庆

彩霞映山城。图片来源:新华网

《赠毛润之老友》

柳亚子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抗战胜利之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重庆的43天中,毛泽东除主持谈判外,还同社会各界朋友进行了广泛接触。8月30日,刚到重庆不久,毛泽东就在重庆桂园寓所,宴请柳亚子、沈钧儒等人。席间,柳亚子赠毛泽东这首七律诗,以“弥天大勇”、“霖雨苍生”称赞毛泽东。

重庆石柱太阳湖。新华社记者 孙永超 摄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1949年3月28日夜晚,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作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分湖隐居。同年4月,毛泽东同志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全诗有意淡化了二人间三次交往的政治内容,而强调友人间的文化层面,从而使这首诗带有较浓的人情味,深深体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安史之乱”期间,永王李璘在江南起兵,准备北上抗击叛军,李白被招致其幕府。不久永王被唐肃宗所杀,李白受牵连于肃宗乾元元年(758)被判流放夜郎。李白去夜郎是通长江而上,第二年途经三峡到达夔州(今奉节),就遇赦得回。这首诗写于遇赦归途中,描写江陵的舟行情景,以轻松的笔调,表达出愉快的心情,历来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名《白帝下江陵》《朝发白帝城》。

长江三峡清晨美景。图片来源:新华网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李白准备离蜀漫游时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这首诗的二十八个字中,地名出现了五处,共十二字,诗人给一系列普通地名赋予浓郁的诗情画意,变成了诗中佳境。全篇亦巧亦壮,不愧为古今绝唱。

三峡清晨美景。图片来源:新华网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当时诗人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已经五十六岁,长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他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孤独的飞鸟,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

重庆绿水青山。图片来源:新华网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该首诗的写作年代有不同的说法,大多认为作为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诗人滞留巴蜀地区,收到妻子的来信,以此诗作答,倾诉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巴山夜雨”融合了山的旷远、夜的宁静、雨夜的缠绵和悠悠的相思味,可谓清新隽永,别有风情,令人回味无穷。

重庆夜景。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竹枝词(选二)》

唐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是巴渝(今重庆一带)民歌的一种形式。刘禹锡任蘷州(今重庆奉节)刺史,学习其地风韵音律而吸收改造,使之成为文人诗与民歌相结合的一种新诗体。刘禹锡的竹枝词乃文人竹枝词之祖,多用口语入诗,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同时又俚词而入雅调,从语言到情调多了一份文人的优雅高华。他的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具有极高的保鲜率。

重庆武隆区后坪乡天池苗寨景象。图片来源:新华网

《涂山寺独游》

唐 白居易

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

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

唐元和十三年(818年),白居易被贬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在渝期间,他曾独自游览涂山寺,并写下了此诗。如今,涂山寺内依然香火缭绕,涂山女被塑成雕像,立在涂山湖畔,动人的传说仍回荡在巴山渝水间。

重庆美景。图片来源:新华网

《黄葛晚渡》

南宋 余玠

龙门东去水和天,

待渡行人暂息肩。

自是晚来归兴急,

江头争上夕阳船。

作者余玠是南宋的抗蒙名将。1242年,四川战局不利,余玠受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抵重庆后,余玠广纳贤才,修筑工事。入蜀当年,便在资州、嘉定、泸州等地与蒙军大小36战。1246年春,蒙军兵分4路进攻四川,遭遇余玠重创。1252年10月,蒙军大规模进攻嘉定,余玠组织大规模会战,击退蒙军。余玠因抗蒙治蜀有功,晋升兵部尚书。

重庆古镇。图片来源:新华网

《龙门浩月》

清 王尔鉴

石破天开处,

龙行俨禹门。

魄宁生月窟,

光自耀云根。

作者王尔鉴,河南卢氏人,清乾隆年间巴县知县,业余闲暇喜欢舞文弄墨。他征文考献,创修县志,于1761年修成《巴县志》。历史上,《巴县志》有三部,第一部是王尔鉴修的乾隆《巴县志》、第二部是同治《巴县志》、第三部是向楚主编的民国《巴县志》。乾隆《巴县志》又称王志,古“巴渝十二景”出自于此。

芙蓉洞。图片来源:新华网

《字水宵灯无题诗作》

清 王尔鉴

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

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

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

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据说,在厘订“字水宵灯”名目时,王尔鉴不仅在南岸实地考察过,也在江北观察过;既在山间眺望过,更从水边领略过,最后才体会到江南观景,星月交际,灼然江波,浪卷金花,灯火若虹之妙。

原标题:诗词里的重庆 | 路长知水性 山转见渝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