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长城汽车永川生产基地,生产线上的焊接机器人正在工作。首席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消息,10月9日,国庆、中秋“双节”黄金周之后的首个工作日,长安汽车发布消息:9月,长安汽车集团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28.6%。
这份看似普通的成绩单,意义却非同一般——它意味着,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长安汽车稳中有进、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
同日,作为重庆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之一,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装)的大门前,一辆辆大货车排起长队,2.5兆瓦、5兆瓦风电机组等多款明星产品将由此运往全国各地的风电场。
这道持续红火的新风景线,分外抢眼——它不仅意味着中国海装重庆基地产销两旺,更是重庆装备制造业稳步复苏并逆势上扬的一个缩影。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疫情冲击,由一批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支撑,“重庆造”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材料、消费品等支柱产业一起发力,拉动上半年重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8%。
风雨之中,最见功夫。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成效显现,经济引擎动力澎湃、后劲十足。
“不掉链子” 产业链供应链环环相扣
10月9日,长安汽车股价大涨6.11%,至14.25元。专业机构对此纷纷点赞:“产能不断爬坡”“基本面表现强劲”“继续处于上升通道”……
而早在2月3日,春节之后的首个交易日,长安汽车跟大多数股票一样一字跌停;次日,股价最低探至8.29元……今昔对比,疫情发生以来,长安汽车的股价已上涨约70%。
长安汽车的持续“爬坡”,是重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显示出重庆面临大战大考,逐步克服疫情影响、经济稳步复苏并稳中有进的发展轨迹——
首先是保医疗物资生产。作为我市唯一的KN95口罩生产企业,大年初一,再升科技迅速召回员工加紧生产,连续奋战4个多月,生产口罩600多万只;1月22日,医用外科口罩重点生产企业——重庆佰纳医疗器械公司恢复生产,机器24小时不停产,日产能由3万只增至约7万只……
支柱产业复工复产随即展开。2月18日,长安汽车渝北工厂全面复工;同一阶段,金康汽车、上汽依维柯红岩、现代汽车等陆续有序复工复产……
到3月22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到99.9%,共6509户企业复工复产,员工返岗合计137.8万人,返岗率达到97.2%。
这意味着,疫情发生以来的两个月时间内,全市工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有的企业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比如中国海装,“上半年重庆基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利润同比增长439%。”该公司合规运营处处长肖杰说,到6月份,其营收就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水平。
生产不中断,重在供应链。抓住了重点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供应链上的配套企业也没有“掉链子”。
2月19日,51辆新款SUV和29辆轿车从长安福特三工厂下线,这是长安福特复工复产以来首批下线的汽车产品。
而在此前,两江新区6家重点物流企业已经同时拿到复工复产批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服务对象:长安福特。
物流得到了保障,配套企业也打起提前量。2月10日,长安福特在渝的100多家配套企业之一——重庆渝江压铸公司复工复产,当月就为长安福特提供了1000多件自动变速箱控制阀体等核心零部件。
再如风电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中国海装,它在重庆有20多家配套商,其核心配套商之一——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公司新增80个就业岗位、实施产能提升专项行动,不仅保障了中国海装的风电控制系统供应,其自身产值也实现翻番。
还有西南铝,上半年承接的国家关键领域铝产品订单量创下新高;7月,重庆钢铁集团的铁、钢、材等产量均创新高,当月炼钢产量73.99万吨,创建厂以来单月最高……
还有电子信息产业,上半年全市智能终端产品总产量达到1.8亿台(件),实现总产值1834.7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约0.9个百分点。其中,笔电出口总量和出口值两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工复产初期,全市锁定了100家龙头企业和600家核心配套企业清单,到2月下旬,这100家重点企业全部复产,600家配套企业开工率也达到99.5%,发挥出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支撑作用。
“智”在必胜 大数据智能化提供助力
每天早上8点半,重庆恒伟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恒伟林)客户部员工李梅都会在手机上完成当天“早课”——点击企业微信“员工报平安”程序,由系统自动读取位置定位,再确认其身体状况、行动轨迹及外出情况。
“通过大数据技术,公司能够及时掌握每名员工的动态轨迹,为企业一手抓疫情管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提供了保障。”恒伟林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全市陆续有序复工复产,每天打卡报平安、远程平台“云办公”成为不少企业的“日常作业”——
自复工复产以来,每天上午10点半,重庆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IT课长李明洋都会与部门员工进行视频会议;
重庆高新区及时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近千家企业、逾4万名员工均要在线填报、提交其动态,企业和员工的行动轨迹尽在掌握;
全市“渝康码”上线后,成为市民健康出行、企业员工返岗的通行凭证,为企业有序复工和全市战“疫”提供了大数据信息化保障;
……
哪些企业能够更顺利地实现复工复产?“这些企业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智能化改造得早,大数据运用得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长安汽车渝北工厂,700多台机器人在生产流水线上有序忙碌,“通过智能化改造,工厂自动化率已达到92%,比传统生产线少了约一半人工。”该工厂负责人魏芳柱说。
在小康工业集团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生产车间,1000多台智能机器人让多道关键工序实现了自动化。
在鞍钢蒂森克虏伯(重庆)汽车钢有限公司,“钢材镀锌加工环节已由以前1人操作1台设备,升级为1人操作整条生产线,大大减轻了企业压力。”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宝列说。
在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主阵地”的西永微电园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英业达、惠普、纬创等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特别是推进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后,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在复产后迅速恢复正常运营。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实施2265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67个智能工厂和359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改造后的工业企业,其生产效率平均提升70.2%,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6.9%,生产能耗平均降低20.5%。
政策“暖企” 对未来,我们信心满满
此前几个月,北碚区供销社干部肖成茂、同兴工业园区管委会干部吴敏每天会到一个“新岗位”上班:他们以“驻厂服务专员”的身份,准点来到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公司报到。
“驻厂服务专员”具体做些什么?一方面,他们要督查企业疫情防控方案、措施是否到位,物资储备、人员健康是否达标;另一方面,还要做好企业各项服务保障,收集企业的困难问题并协调解决。
为此,北碚区抽调近400名干部到251家规上工业企业担任“驻厂服务专员”。“服务专员为企业和政府搭建起便捷沟通平台,让我们能专心生产、共渡难关。”顺多利机车董事长周继群说。
据统计,自企业复工复产以来,全市共派驻600多个专项工作组、6500多人深入企业一线,累计推动近5万户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同时,全市确立了100家龙头企业及600家配套企业、277家“双百企业”独立法人、668家5亿元以上重点企业“三张清单”,实施“一厂一员、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组织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协调帮助企业解决交通组织、员工食宿等各种困难问题。
一企一策总关情,一事一例有回音。
对企业实施分批分类复工复产,则是重庆在战“疫”同时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亮点。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忠说,首先,重点推进医疗和生活物资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其次是陆续推动重大工程项目、规上工业、限额以上服务业等企业开工,再次是推动其他服务行业企业及中小企业在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分批有序复工。
而在缓解复工企业“用工难”方面,各区县精准评估员工返岗预期并组织有序返岗,同时实时摸清企业用工需求,比如在电子行业即帮助企业新招工5.2万人,保障了复工复产需求。
还有,两江新区出台“抗疫暖企八条”政策,着力解决防疫、设备、原辅料、人工、资金、运输等现实困难;
还有,不冻结用于恢复生产、发放工资的资金,不查封、扣押、冻结疫情防控专用物资和资金……重庆出台10条政策意见为复工复产提供司法保障;
还有,在一定时间段内续贷续保、减免房屋租金、水电气费,阶段性下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阶段性减免养老保险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转贷应急周转资金或贷款贴息……重庆复工复产“增强版40条”为企业全方位纾难解困。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疫情的影响终将过去,重庆系列“暖企”政策成效显现。“目前公司营收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随着四季度季节性行情的到来,预计今年有望逆势增长。”多家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复工复产时间轴
1月底 疫情防控急需和居民生活必需物资供应的企业复工复产
2月10日 全市启动一般企业复工复产
2月中下旬 重庆汽车产业全部有序复工复产
3月10日 全市65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工率99.8%;员工返岗率93.8%
3月28日 全市639家规上电子企业全部有序复工复产
4月9日 全市714家规上限上外资企业全部有序复工复产
6月份 全市汽车、电子、医药、材料、消费品等八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其中汽车、电子产业同比分别增长25%和12.1%
上半年 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加值同比增长2.1%;未来力争在3-5个领域形成国际一流产业集群
上半年 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88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6月当月实现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12.4%
上半年 智能产业增速超过7%,成为拉动重庆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引擎
从4月份起 全市消费连续3个月正增长,上半年社零总额达到5307亿元,比一季度回升11.4个百分点
上半年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759亿元,同比增长3.5%
上半年 全市GDP超过11209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数据由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统计局提供
重庆日报记者 付爱农 夏元
原标题:复苏之战:化危为机 重庆经济稳步“爬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