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稻谷、打谷子……10月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稻田丰收节”在熊婆婆的花园举行。
此次活动,由熊婆婆的花园、重庆第二课堂、阳光心理青少年成长中心、花屿咖啡联合组织开展,让孩子们学习农耕文化、体验农耕劳作、感受丰收的喜悦、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自然是最好的学校,劳动是最好的学习”,此次“稻田丰收节”亲子活动包含食知其源、食知其物,爱物知恩、光盘行动,品尝秋天的果实,种子的旅行,稻田里的狂欢,自然礼物创作等内容。
来到农田,看到一片“金色”,大家热情高涨,迫不及待地动起来了。
站在稻田边,第一次拿着镰刀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收割稻谷,孩子们的动作虽然略显笨拙,却异常认真。
随后,大人们穿着筒靴下到稻田里。“爸爸、妈妈加油呀!”田里,家长们忙着割稻谷,孩子们一边大声吆喝加油助威,一边帮着搬稻谷、运稻谷。
“爸爸,稻谷怎么变成大米啊?”面对儿子的这个问题,陈先生告诉他,一棵幼苗要经过自然的孕育和农民的辛勤劳作,才能长出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而收割之后,也要经过一段艰辛的劳作,才能变成大家吃到的大米。
“孩子亲自体验有更深刻的体验,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也才能学会珍惜粮食。”
“一粒米的情趣人生”环节,面对这些“新鲜出炉”的大米,亲子家庭们需要脑洞大开,发挥创意与爱,将它们制作成创意寿司与大家分享。
活动最后,家长和孩子们还在手工达人的带领下完成了创意手作,利用废弃材料制作松果画和莲蓬。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一种责任,杜绝餐饮浪费,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