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重庆直辖以来投资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项目“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正式开工。
一般而言,大型水利工程从立项到开建,前期工作往往需要历经一二十年时间。而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从2016年7月启动前期工作,到2020年12月10日初设报告获水利部批复,已然创下国内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用时最短记录。
为何前期工作能跑出“加速度”?这与渝西地区对于这项工程的迫切需要密不可分。作为这项工程的项目业主方相关负责人,重庆市西部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伯成接受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背后的故事。
渝西地区水资源的掣肘难题
说起重庆,许多外地人可能并不会把这座城市与水资源短缺关联起来。长江、嘉陵江虽然在此交汇,但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巨大。在渝西地区,大江大河并未流经于此,让这里也成为了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最为突出的地方。
“比如渝西片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就十分突出。”周伯成开门见山地说道,由于该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行岭谷为主,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如今已成为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聚集区域。
然而在水资源开发上,平坦的地形却为引水带来了巨大的难度。这也导致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快的渝西地区,遭遇到水资源掣肘——在人均拥有水量方面,渝西地区仅为581立方米,远低于重庆全市的人均1882立方米,以及全国的人均2187立方米。
在过去的工作之中,周伯成见到过不少渝西地区城镇遭遇过缺水的困局。有的地区遇到用水高峰期,自来水供应存在缺口,需要采用水罐车送水的方式,满足居民用水需求。有的地区在夏季伏旱期间,水库蓄水不足,水量也无法满足日常需求……
“这些情况在几年前时有发生,对于当地的居民而言,也都迫切希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能够尽快落地。”周伯成说道。
借水利工程实现“共饮长江水”
据了解,为有效解决该区域缺水困境,提升渝西地区11个区和重庆高新区生活、生产、生态等供水需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创造性的采用“南片大集中、北片小组团”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在其中的“南片大集中”上,西干线工程将位于江津区金刚沱的圣中水库(新建)的长江水,一路流向西北,最终抵达位于大足区的玉滩水库。这条总长262.75公里的引水线路上,在解决当地缺水问题的同时,更实现了沿线居民的一个朴素心愿。而这个心愿,正是“共饮长江水”。
“对于渝西地区的大部分城镇而言,人们其实并没有能够‘共饮长江水’。”周伯成告诉记者,在渝西地区实地踏勘的过程中,当地居民说得最多、也让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希望能喝上长江水”。
在大足区和荣昌区,不少城镇的供水保障,都源于位于大足区的玉滩水库。这里的水主要引自沱江一级支流濑溪河,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玉滩水库也存在着缺水的风险。
“我们来到现场的时候,不少村民一听是水利工程调查的,都赶来告诉我们项目什么时候能落地。”即使是疫情期间,不少村口设卡,大家戴着口罩前去调查时,村民们都表示支持。
“大家的想法其实都很朴实,就是‘想喝长江水’。”周伯成说。
为了满足“共饮长江水”的愿望,解决当地日益增大的用水需求,西干线工程也因此应运而生。“我们不少地方开展对该工程的调查问卷时,得到了100%支持的结果,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振奋。”
让生态优先引领项目推动
能够在4年零5个月内完成前期工作,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开工离不开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进,市水利局、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以及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加班加点落实。
周伯成介绍,每一项水利工程立项,都要经过严格的环评。国内不少水利工程,就是因为环评工作无法通过,而需要更改甚至是重做。为此,在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前期工作中,始终都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开展,主动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敏感区,采取无害化穿越和生态影响最小化的方案进行工程布置与选址选线。
“为了跑出‘加速度’,我们这几年一直都是连轴转地开展工作。”周伯成告诉记者,他的一个年轻同事名叫张博越,新婚次日就出差去了武汉,来到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只为尽快获得专家评审的最新进展。今年10月底到12月初的66天时间里,他54天都在为项目尽快获批而外出奔波。
尽管付出了很多,但当工程正式获批时,大家也终于觉得4年5个月的前期工作努力是值得的。“这项惠及渝西地区近千万人口的工程,让‘共饮长江水’的梦想实现了。”
相关链接>>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历时四年,从2016年7月正式启动,2018年6月总体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2020年4月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20年9月项目环评获生态环境部批复,2020年12月10日初设报告获水利部批复。
工程初设批复总投资143.45亿元,通过新建长江金刚沱、嘉陵江草街等泵站20座、调蓄水库3座、新建输水管道367公里、遂洞81公里。充分利用渝西地区现有水源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互联互通、互调互济。
工程主要覆盖重庆长江以北、嘉陵江渠江以西区域,涉及沙坪坝、九龙坡、北碚、江津、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11个区和重庆高新区,受益面积达1.18万平方公里。工程年供水量10.12亿立方米,惠及人口近1000万。
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渝西地区缺水现状,优化供水格局,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切实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和水生态环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