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在抗战前打下了基础,在抗战时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也抓住了机会。
发展,首先就是城区扩大,从山坡变为平地,从田土变为地基。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以建设新村的方式,推动城市化进程。
北碚温汤峡口
曾经落寞的文星湾,是北碚第一个新村,那是为峡防局职员准备的住宅区,1931年就开始启动了,但规模当然很小。惠宇建成,三峡染织厂也迁过去后,新村有所扩大,但也是零星分布。在1937年科研机构迁入西部科学院和杜家街后,扩建的住宅,那才是多了好几倍,成了规模。
第二个新村是规划了三峡新村,这是1937年9月中旬的事。实验区署公布了三峡新村的设想,从澄江夏溪口到毛背沱,分五段。沿江有四段,民众马路到天生桥为一段,分成了工业区、住宅区、学校区等。区署派出职员到各处调查,设定征地范围,标定地价。此举其实就是为迁建作准备。因为国民政府的迁建构想已形成,卢作孚也已介入国府层面的迁建工作。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北碚划为迁建区的消息公布后,1937年底,北碚场往歇马场方向,黄山堡、打铁湾、来龙湾、瓦肚湾、魏家湾、祖湾等地,设定为北碚新村,迎接迁建单位。这些地方本是田土和荒山坡。而自黄山堡由打铁湾上至齐家湾,以及横过青北公路之瓦肚湾,有534座坟茔。北碚区署成立了新村筹备委员会,有委员郑璧成、宋师度、张博和、陶代华等,总干事为吴定域。省里也派来李子玉等几个工程师,帮助规划设计,并督促迁坟。在1938年1月底,北碚新村的方案获得省府批准,占地一千亩,内部划分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功能明确,道路齐备,连接了青北公路和北温公路。1938年2月13日,北碚新村开工典礼在来龙湾举行。两周后,人员不断迁来,尤其成为防空疏散区后,北碚拟定把温泉至金刚碑设为温泉新村,从金刚碑到毛背沱开辟新区。甚至规划了从澄江到毛背沱的滨江公路,无奈勘测下来投资太大,不得不放弃。
北碚实验区治图
到北碚来的,不仅有机关,还有大小企业、服务业,也有个人,区署专设了旅客服务处,接待各方来客。
新区在建,老城也在积极改造。一面填沟,一面拓展道路,终于把北碚孤岛打造成城市模样。
迁建迁建,一边是迁入,一边是建设。同在北碚的北碚人,把北碚建成一个真正的文化迁建区。
北碚新村的建设,程序是向地主购买土地,再行建设。建设设计必须经过区署审查,不得违反规划。在购买土地过程中,自然有不少因价格而起的纷争,区署既希望能善待远方的客人,严格讲他们都是落难人,也不愿意本乡地主利益太受损,干脆规定地价按1936年的价格计算,分田、土、坟三种,各两等,综合算大致是60元左右一亩。其实自1938年初,地价就涨起来了。甚至有房东将年租金从40元一下子涨到了240元。将有大量人员机关到北碚来,这是谁都看得出来的。实验区署自身并无约束权,只能居间协调,左右说合。还专门组织了评价委员会,评定房屋土地价格,由黄子裳,归廷辁,曾友松,冯智舒,王尔昌,熊明甫,蒋少权组成。乡绅出面还搞不定的,就找专署出面。四川省第三专署派出视察员陈雁翚,第一科科长刘仁奄,多次到北碚协调,还请来了尚方宝剑:省府指示北碚新村土地购租办法,不得违反私法,可租,可另扩大。但也搞不定。
主要是有个老太太,官吴氏,一大家子,刚好在新村范围内有40多亩地。老太太向区署求着说没这地几十口子就活不下去了,区署吃软不吃硬,便在地价外房屋也计价1000元,另有500元补贴,总额达到4000元出头。其他人就闹将起来。
李星北与李会极两兄弟,本是澄江三花石人,在外经商发了财,1936年迁来北碚,置办了些产业,更持续在各种慈善捐赠上以大手笔领先于其他士绅。这次,倒是他俩觉得不平,向区署申诉他在新村的土地定价太低,以官吴氏为标准,希望达到综合100元一亩。区署不同意,就打官司,一扯几个月。到了10月,多方才算是达成共识,月底公布了新村各地段土地价格表,照价交易,免生纠纷。后来,李星北两兄弟的25亩土地,还是以1831元3角售与新村。
北碚还数次划出区域建设平民住宅区。先是在1939年,划定毛背沱到龙凤溪一带为难民住宅区,接纳因大轰炸从重庆疏散来碚的难民。然后于1942年在中山路、嘉陵路划出棚屋区,建起整齐美观的简易住宅,容纳迁入北碚的平民。棚屋越积越多,既不美观,又有安全隐患,北碚管理局又在黑龙江路划出平民住宅区,建设迁移。
北碚的市区,形成了东至毛背沱,西至天生桥,北至金刚碑,南至龙凤溪的格局,并保持了许多年。
原标题:书说北碚:城市化的北碚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