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2020年终盘点丨“三管”齐下 城市增颜值添气质
12-30 07:21:31 来源:重庆日报

新建成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滨江公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消息,前不久,从杭州来重庆游玩的李菲经过渝中区虎头岩公园外的长和路时,被眼前的景观震撼了:抬头望去,水泥浇筑的格构柱状堡坎像极了绿色的“钢琴键”。“钢琴键”其实是长和路堡坎的立体绿化区域,它是渝中区虎头岩公园及周边品质提升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重庆继续遵循“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理念,实现城市管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重庆在城市管理上重细节、抓具体、促落实;发挥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协同推进城市管理;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城市管理中来,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整个城市环境得到较大改观,不仅大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重细节抓具体促落实 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

“打望”重庆最复杂立交桥黄桷湾立交的最佳位置在哪里?

不是从天空中俯瞰,也不是从桥下仰望,而是从黄桷湾游步公园内远眺。

然而,这里之前并不是一座公园,而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坡。一到下雨的时候,路上到处都是烂泥巴,附近居民出行非常不方便。

“整体来看,山地坡陡是劣势,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把坡地细分,合理布置集散广场、观景平台、林下漫步、山间花海等景观场地,一个层次分明、有花有景的公园不就出现了?”南岸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大城细管”理念带给他们的启发。

在细节上花功夫。南岸区通过连点成线、步移景异等景观手法,把这坡地改造为公园,通过连接局部的改造,实现整体改观。

按照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在管理上重细节、抓具体、促落实的“大城细管”理念,今年以来,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坡坎崖治理初见成效,治愈了不少城市“秃斑”。

到12月中旬,中心城区坡坎崖项目累计完成294个,面积1352.3万平方米,完成工作总量的96%,基本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

今年,我市还按照“点上点靓、线上贯通、面上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了“两江四岸”岸线治理提升工作。

珊瑚公园片区、江北嘴江滩公园、磁器口滨江段等公共空间陆续启动改造工程,治理消落带,打造亲水景观。

江北嘴附近居民林文舟非常期待江北嘴江滩公园项目的最终效果。

在他看来,高楼林立的江北嘴如果有一个消落带生态公园,满眼的绿色能缓解快节奏工作所带来的压力。

在实施“大城细管”过程中,我市还加快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编制工作,重点围绕主城都市区城市秩序、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地下空间等方面,修订城市部件技术导则和作业标准。

其中,《智慧城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超高层居民住宅供水运行维护规范》《重庆市公共直饮水系统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均属国内首创。

“马路办公”高效处置 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家住北碚区北温泉街道华光社区先登六号的小区居民何中玉今年解决了一件烦心事。

今年以前,先登六号小区与公交车站直线距离只有几十米,却被一道围栏隔断。

这样一来,何中玉和邻居们出门乘车,要绕行10多分钟。“一来小区很多老年人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二来要绕行到公路上居民很没有安全感。”

今年1月,北碚区委相关负责人召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开了一场“马路办公”会,专门研究这问题。

会上,北碚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科科长潘梅说,“不是我们不想整改,为了这事我们协调过很多次。”原来,拆掉围栏容易,问题在于拆掉后要实施绿化、修建人行步道,小区缺资金不说,还要占用隔壁小区的部分用地,居民意见分歧很大。

“把人行步道建设纳入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资金就有了着落。我们在现场也看到,即便人行步道建起来,占用隔壁小区的用地也不多,大家能不能再做做隔壁小区居民的工作?”该负责人当即询问在场人员。

随后,北碚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和街道、社区干部以及先登六号小区部分热心的居民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工作。通过2个月的努力,隔壁小区260多户业主终于全都同意改造提升方案。

今年4月,新的人行步道完工。“回家的路近了,也变美了。”如今,走在通往公交车站的人行绿道上,何中玉满心喜悦。

短短3个月就解决了何中玉心中的“老大难”,这其中有“马路办公”的高效决策,更有“大城众管”的群策群力。

发挥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协同推进城市管理,正是“大城众管”的精髓所在。

而“马路办公”是“大城众管”的一种实践方式,通过马路巡查,发现问题在一线;马路调研,研究问题在一线;马路治理,解决问题在一线,实现城市管理问题“马路上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用“马路办公”的方式将“大城众管”落地做实,我市建立起了“发现问题—交办问题—处置问题”的工作流程,这其中加强了部门协调,减少了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逐步形成了“马路上办、马上就办”高效解决机制。

今年,我市还拓展了“马路办公”广度深度,推动工作向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延伸,共发现、整改问题36.2万个。

我市还将持续完善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制度,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特别是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推动区街领导、部门负责人、社区干部、市民代表、门店业主共管共治,形成管理合力。

据了解,2020年我市中心城区已设立“五长”(路长、街长、巷长、楼长、店长)11.3万余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书20.6万余份、责任牌20.6万余块,完成示范道路建设58条,有效提升了“大城众管”效果。

管理平台“目达耳通” 城市大脑精准“派活儿”

“嘀嘀”,手机声响起。江北区江北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周祎打开一看,“城管通”应用程序发出提示:嘉陵江边人流突然增加,乱扔垃圾的投诉陡增,还存在安全隐患。

原来,枯水季节,嘉陵江水位降低,原来的消落带露出水面成了沙滩,市民戏称此地为“渝尔代夫”,纷纷相约前来“打卡”游玩。由于周边缺少防护措施,人群聚集在面积不大的沙滩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游客突然增加这事我们还真没考虑到,全靠智慧城管系统及时预警并提供数据支撑。”周祎对上半年遇到的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他介绍,智慧城管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很快研判了人群分布情况。工作人员据此精准设置志愿岗哨,根据系统预警动态调整志愿者配置,引导市民安全、文明地游玩。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生命体的话,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就是城市的“大脑”,它可以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让更多信息和数据“跑”起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今年以来,重庆以“大城智管”理念引领城市管理智能化,构建了“城市大脑”,拓展应用场景,延伸智慧链条。

据了解,重庆目前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县级及以上城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全覆盖,并实现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建共享,全市城市建成区数字城管覆盖率达90%。

同时,我市实施了智慧城管政务云、大数据平台等市级综合平台建设,将全市2400多座重要市政设施纳入云端管理,区县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建成率90%。

此外,重庆还以市政设施、市容环卫、供水节水、园林绿化、执法监督、地下空间等为切入点,挖掘大数据智能化在城市管理领域的运用价值。

今年,重庆开通了智能停车、智慧如厕、智慧公园等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

阅读延伸>>>

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逾九成

今年,全市公共机构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已覆盖190个镇街、1361个社区、10576个小区的561万户居民,其中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覆盖365万户,覆盖率达97.2%。

全市采取撤桶并点、精准宣传、桶边督导、常态执法等有效举措,提高分类准确率,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超过35%。

全市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在13个区县开展国家级、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546个。

前端分好类,中途分类运输,终端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市共配备分类运输车辆近3000辆,其中中心城区1300余辆,准确分类出来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专车分类运输。

同时,全市推进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提高分类运输效率。中心城区已建成投运界石、走马、夏家坝生活垃圾中转站,日分类转运能力达11750吨。

全市共建成投运58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其中中心城区原生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

此外,垃圾分类意识已深入人心,不少志愿者团体、社工组织踊跃参与。

王宏义是重庆市渝北区橄榄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橄榄树社工中心”)创始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垃圾分类。去年,橄榄树社工中心与市科技发展基金会、环湖雅居社区居委会达成三方合作,开展了环湖雅居A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推进计划。今年计划取得实效,该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90%,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75%。

据了解,全市已注册垃圾分类志愿者2.1万名,创新建立了市、区县、镇街、村社“四级”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并全面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宣传,累计组织入家入户宣传近450余万次。

市容市貌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全市先后集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蓝天白云”样式涂装护栏、桥梁隧道靓化整治等行动,市政设施更加整洁美观。

全市先后建成各类城市公园226个,在中心城区新增公厕733座、建成“劳动者港湾”660个、新增直饮水点750个。

另一方面,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全市加强环卫清扫精细化管理,主要道路机扫率超90%;规范管理市政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7%以上;加强功能照明建设,消除暗盲区220余处;整治存量违法建筑402万平方米,拆除新增违法建筑20余万平方米。

数读城市管理>>>

1352.3万平方米

截至12月24日,中心城区坡坎崖项目累计完成294个,面积1352.3万平方米

322公里

截至12月25日,中心城区累计整治人行道96万平方米,完成示范道建设322公里,占年度总任务的108%

365万户

截至12月9日,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已覆盖190个镇街、1361个社区、10576个小区的561万户居民,其中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覆盖365万户,覆盖率97.2%

11.3万余名

2020年,我市中心城区已设立“五长”(路长、街长、巷长、楼长、店长)11.3万余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书20.6万余份、责任牌20.6万余块,完成示范道路建设58条

重庆日报记者郭晓静、崔曜整理

原标题:城市提升“三管”齐下 城市增颜值添气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