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满满的年代感!露天剃头摊 老街剃头匠
01-29 15:43:3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重庆市綦江区永新老街,始建于隋朝末年(约公元 612 年),距今有 1300 多年的历史。

快过年了,老街也热闹起来。

65岁的“剃头匠”刘永现,一如往常忙碌着。在这个街头“露天剃头摊”逐渐消失的时代,即便出摊也赚不到多少钱,可他仍热情迎接每一个街坊邻居。“我对他们太熟悉了,每个人喜欢的款式、剪发的长短……他们需要我,邻里间就像亲人一样。”

露天剃头摊,手艺是吸引顾客的关键

一面半身镜、老旧工作台、“古董级”的老式龙头椅、一个橡皮水桶和老箱子里的剃头“老伙计”们,65岁剃头匠刘永现的摊子就开在永新老街的风雨廊桥旁。

和所有露天剃头摊子一样,室外的环境条件不重要,剃头师傅的手艺就是吸引顾客的关键。

“眼看就快50年嘞,17岁时在永新老场上跟着师傅学艺,由师傅带着一起做了很多年。后来师傅去世了,就摆了摊子自己做。”刘永现是綦江区永新八景村人,别看他手上利索,但腿脚其实是有缺陷的。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导致腿残疾,走路一瘸一拐。

“在那个年代,不是哪个都可以做理发的,家里必须要有劳动力。也是因为我是残疾,干不了重活,所以才被允许学习理发,这倒改变了一生。”1979年,刘永现曾在医院做过手术,手术后休养了一年多。如今腿上还留着疤痕的他,每隔一会儿就要坐下来歇歇脚。“学习理发就是为了糊口,而且这门手艺最关键,大家信的是手艺。”

剪、洗、修面,有时顾客是络腮胡还需用热水敷,整套流程下来约半个小时。老刘手艺娴熟,手起刀落间动作也快,服务的多是街坊邻居,彼此之间熟悉也信任。

最早豆花饭一角钱,剪个头也是

最早跟着师傅做的时候,街上的豆花饭才一角钱一碗,剪一个头也是1角钱。物价虽然在涨,但剪头的价格涨得很慢:1角5、1角8、 2角、2角5、5角、7角、1块、1块5、2元、3元、5元、8元……

“最后一次涨价是2012年前后,直到现在六七年,再也没有涨过价。如今在老街,一天赚三四十元钱,也够抽烟吃饭。”街坊邻居都爱称呼刘永现为老刘,其实这个称呼是从小刘开始的。“小刘到老刘,老这个字,从没放过谁。”

老刘摸着老箱子里的“老伙计”们,脸上写着无奈。因为他知道,渐行老去的剃头匠,也将渐渐没了踪影。

“经过40年的改朝换代,老箱子也配上了与时代相符的新工具。我老了,不服不行呀。” 当年,老刘用10块钱收了一套老行当。如今,也只剩古董级的老式龙头椅还能继续使用。

“这把椅子还是我年轻的时候,理发店的老师傅不做了,然后留到我手里。”老刘感慨,这一留就是好多年。“再也看不到这种椅子了,不论轻重坐上去也没问题,质量特别好。”

老刘指着体重176斤的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示意坐下来感受一下,嘴角一咧笑了。

老剃头匠的取舍,做不动了就放弃

见记者坐定,老刘执意要让记者享受一番自己的手艺。

“你不体验,怎么知道好不好?要不你写得也没说服力。”老刘话还没说完,手上就开始磨剃刀。“头发我不弄,给你刮脸看看,这个很舒服的。”

055.jpg

剃头刀轻而有力的在脸、下巴、脖子间游走,仿佛时间都停止了。你只能听到刀尖和发须的摩擦,甚至有那么一刻,让人有一种似睡非睡的状态。

“这么多年,都是经验了。”老刘觉得出摊已经不再是为了赚钱,而是一种生活习惯。“我对他们(街坊邻居)太熟悉了,每个人喜欢的款式、下手的轻重都了如指掌。他们需要我,就像亲人一样。”

近几年,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老刘也在取舍。几年前,他把“采耳”的工具丢弃了。“以前生意好,每天‘采耳’的顾客比较多。现在干不动了,所以也该放弃了。”

那剃头的手艺,能为乡亲们服务到啥时候?

“这个不一定,现在岁数大了,哪天不想做了就不做了。”老刘说这句话的时候,眼里有一种岁月催人老的无奈。“以前带过一个徒弟,但是徒弟觉得不赚钱,就趁年轻换了其他的行业。”

“娃儿也只有一个,他在重庆上班,肯定不是做这个了。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我们的手艺过时了,都去好的理发店了。没得人传承也没办法,时代变化了!”一声叹息后,老刘勉为其难地笑了一下。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曲鸿瑞 宋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