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农村及城乡接合部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但大量的电动自行车、三轮、四轮低速电动车产品本身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长期游离在规范管理之外。此类“三无”电动车(无牌、无证、无保险)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多发,已成为城市交通治理的一大顽疾。
2月7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公安交管部门获悉,重庆积极探索社会协同治理新路径,按照公安部交管局2020年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提出的“探讨共同推进应用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建立电动自行车身份识别体系,为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提供损害赔偿等相关保障”等警保联动举措,坚持科技赋能,改革破题,进行本地化试点运作,确定了运用科技手段RFID技术推动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信息化管理,通过警保联动为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提供安全保障的新思路、新举措。
目前,该项工作已在我市部分区县进行试点。旨在致力解决和减轻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车主在使用过程中致使第三者遭受人生伤亡或者财产直接损毁后的赔偿难题;安装交通信息卡有助于保障车主车辆财产安全;在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发生被盗抢案件后,可通过RFID技术对车辆行驶轨迹进行溯源。更是对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大增长、大流通形势下建立完善事前多点监管、全程联动、科技治理提供了新路径,有利于我市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源头的监管。
据悉,目前我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在全市各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使用、保有量较大的区县对电动自行车实施备案登记,并对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实行RFID信息化管理,鼓励车主购买保险免费安装RFID电子牌,喷涂相关编码,以保障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所有人的相关权益。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