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重庆 > 正文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走进“816”重温时代记忆
    06-21 06:43:43 来源:重庆日报

        “816”地下核工程部分建设者合影。(涪陵“816”景区供图)

    重庆日报消息,6月8日,在涪陵区白涛镇乌江之畔,“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游人如织,从过去在地图上被抹去名字,到如今成为知名旅游地,“816”工程凝聚了太多人的青春和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祖国一声令下,数万爱国青年从天南地北汇聚至此,历时18年挖空了金子山,挖出了这个已知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

    几十年后的今天,走进“816”工程,透过一个个复原的场景、闪烁的程序灯,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三线建设”时期,无数人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自立,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记忆。

        图为工程修建期间,开会布置任务。(涪陵“816”景区供图)

    国家号令一出

    6万余人跨越千山万水而来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应对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局势,防备大规模战争爆发,中共中央作出了将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

    1966年,中央批准修建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作为当年国家最高机密的地下核工程,代号“816”。

    “为了国家和民族,中央一声号令,大家都二话不说,甚至来不及跟家人道别,立刻收好行装奔赴深山。”老兵陈怀文说,当时,他与同乡毛劝来一起报名参军。火车一路向南,过黄河,跨长江,到重庆后,运送他们的船只最终在乌江边停下。

    “最让我们吃惊的是,这个小镇竟然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陈怀文说,尽管如此,大家精神头足得很,“条件再恶劣,也能迎风高唱‘团结就是力量’。”

    潘开泰老人当年参与了工程建设,说起当时的情况,老人也是记忆犹新。“我是从大漠来的,当时来了几万人,几乎全国各地的都有。”1969年,潘开泰33岁,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的他原本在嘉峪关外工作,接到入川通知后,收拾行装从塞外踏入蜀道,来到涪陵白涛金子山这个荒山野岭。

    条件艰苦,不输于大漠,是潘开泰对这里最深的印象。“10多年间,山里前后来了数万人,哪有那么多房子住?我最初住的是一个废弃仓库,有窗户没玻璃,一到晚上,四面透风。”潘开泰说,更多战士只能用牛毛毡等材料搭棚子住。刚开始时,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棚子,后来才逐步搭起临建房,但条件也很艰苦,往往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6万余名建设者先后来到这里,参与“816”这一“三线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共同“建设祖国大后方”,为国家安全和民族自立奉献青春与热血。

        图为“816”地下核工程洞口。通讯员 李辉 摄/视觉重庆

    艰难困苦都不怕

    他们用简陋工具挖出核工洞

    在当时那个年代,很难想象,数万年轻的工程兵是如何凭借简陋的工具,在大山中开掘出这个已知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

    作为亲历者,最令陈怀文老人不能忘怀的,是工程兵54师数万官兵掘洞的壮烈。没有先进设备,全靠工兵镐、工兵铲、炸药、风钻,24小时不停施工,凿开坚硬的岩石层。

    施工条件的艰苦,超乎一般人想象。陈怀文说,他所在的123团六连,是一个“四好标兵”连队,也是全团坑道掘进的主攻连队,大家实行三班制、四班倒,每个班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工作量,才能确保工程进度,“我们头戴柳条制的安全帽,面戴防尘罩,脚穿高筒水靴,工作服外再套防水衣,使用重达50多公斤的凿岩机掘进。一个作业班下来,浑身湿透,精疲力尽。”

    历时18年,建设者们用简陋的工具,硬是在深山中挖出了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洞体总长25公里。

    有人测算,如果将开挖出来的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筑起1500公里长。今天,如果不真正走进这个通道连廊交错纵横的迷宫,很难感受这个工程凝聚了一代人怎样的经历、沉淀了一代人怎样的情感。

    在整个“816”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有一百多名官兵牺牲。在离洞口约3公里,一个叫“一碗水”的地方,有座烈士陵园,76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1岁。直到工程解密,他们的故事才逐步被世人所知。

        市民参观“816”地下核工程。通讯员 李辉 摄/视觉重庆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重现历史弘扬家国情怀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1984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顺应时代发展,正式批准“816”工程停建。

    工程停建之时,洞体工程内核反应堆等主体设施尚未建成投运,核反应堆支架、空间堆芯、监控仪表、中央控制器机组等设备仍在,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施工建设状态。

    “作为三线建设的历史见证,‘816’工程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非凡的意义。”涪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816”工程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活化、发展,涪陵区积极探索,全力挖掘“816”工程的潜在价值,使其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出经济价值。

    2010年,“816”地下核工程景区以核反应堆工艺为核心吸引物,以原生态旅游为主打,正式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国家机密工程向大众可以畅游的景区的转型。

    2016年,在进行了为期1年的全封闭改造,新建“816”工程展厅和“永远的工程兵”展厅,完善了“816”工程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展陈,同时改善了洞内声、光、电等设施设备后,“816”景区重新开门迎客,让游客有了更为震撼的游览体验。2019年,“816”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还精心打造了816小镇,一期已于2019年正式对外开放。”该负责人介绍,816小镇位于涪陵白涛街道麦子坪区域,这里有曾专门为核工程提供机械加工服务的旧厂区,通过改建,建起了816军工陈列馆、伊川书院、民宿、展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群活动中心等系列文创和文化业态,成为集文旅、文创、文教于一体,留住军工建设时代印记、历史文脉的816小镇。

    截至目前,“816”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135万人次,游客在一排排充满历史感的机械设备、一张张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工程建设图片、一句句充满时代感的标语中接受洗礼,升腾对历史的感动,对和平的珍视,对家国情怀的坚守。

    重庆日报记者 王翔

    原标题:“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走进“816”重温时代记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