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8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而在渝中区公安分局,民警们除了收听收看大会的盛况外,老、中、青三代党员民警还坐在一起,共话党史岁月、初心故事。
“永远相信党,对党忠诚,心向群众办实事”
邹开荣,95岁,光荣在党68年,渝中区公安分局原户政科退休民警
95岁高龄的邹开荣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温和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目光。近日,渝中区公安分局为她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戴在胸前,显得格外耀眼。
“好看,红彤彤、金灿灿的。这是党给我的最高荣誉,是党组织对我们老党员的关心和厚爱,我感到无上光荣和激动。”邹开荣轻轻摸着胸前的纪念章,高兴得像个孩子。
老人年少时,思想上一直追求进步。解放前,在求精中学念高中时,最早接触到《新华日报》等一批红色刊物,先进的革命思想在年轻的心中生根发芽。解放后,在南下党组织的感召下,经过层层考验,进入当时的“干训校”学习,并于195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年她27岁。
“能成为一名党员,特别光荣!”虽然时光流转半个多世纪,回忆起当时入党的场景,老人眼里依然透着光。
1950年,邹开荣参加公安工作,是新中国第一批人民警察,1960年调至渝中区公安分局户籍科。老人干了一辈子的公安户籍管理工作,于1986年光荣退休。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邹开荣先后做过新中国历史上很多“第一次”的工作:建国后,第一次民主选举、第一次人口普查、第一代身份证颁发,她都全程参与其中。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调查项目包括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关系等6项。”邹开荣说,摸清人口底数,了解基本国情,成为当时开展新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也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邹开荣笑着回忆,那会儿开展人口调查登记时,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挂灯结彩,像过节一样前来登记站申报,现场气氛非常活跃、热闹。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人口普查的开端,更意味着人民第一次拥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力。
身份证制度普及以前,证明身份是一件繁琐的事情。1984年,我国通过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开始进行户口证件化管理,邹开荣又参加了第一代身份证办理和颁发等一系列工作。“当时老百姓还没有意识,需要公安干警挨家挨户入户宣传,收集照片和信息。”老人记得,当时为了加强宣传,还手绘了很多宣传海报,上面画着一代身份证的样式。
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退休的邹开荣被召回,带头撰写了第一部“重庆户籍志”,系统收集、编撰了全市有记录以来的所有户籍资料,为日后重庆人口户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退休后,邹老依然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心,邻居周遭碰上困难,她都愿意主动伸把手。“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工作到了年纪要退休,可党员和党员的思想、觉悟永远不能‘退’,付出多少不计回报。”
如今,老人仍然每天坚持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常常举着放大镜翻看《人民公安报》《党员文摘》,关心党和国家蓬勃发展的点点滴滴,开心时还会唱起她的拿手歌曲《歌唱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
“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够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党对人民永远是最亲热、最可靠的,我虽然岁数大了,入党誓言和初心永远不会忘记。我希望青年党员民警们,继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定要相信党,对党忠诚,埋头苦干,用聪明才智多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邹开荣说。
“用心用情用力,把公安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刘晓军,50岁,党龄22年,石油路派出所所长
刘晓军一直奋战在打、防、破第一线,作风朴实、平易近人、为人真诚,又原则性强,敢抓敢管的“尖刀兵”。“刘所在公安工作期间,始终是党员民警的榜样,他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坚持捍卫着公平与正义。”领导和同事如是评价。
1992年7月,刘晓军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做过特警、刑侦、社区、治安等多个警种。而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那时萦绕心头的期盼,他先后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在感召着你,点燃你的激情,当时入党就是我全力追寻的目标。”刘晓军说,经过重重考验,1999年终于如愿,他庄重地在党旗下宣誓。
从此,刘晓军在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不惧困难险阻、迎难而上,他希望以自己党员民警的身份,努力做好表率,他要用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光荣使命。
从普通民警到防爆队组长,再到派出所副所长、所长,刘晓军奋战公安战线29载,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渝中区基层政法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嘉奖11次。荣誉的背后,刘晓军一直谨记入警、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将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当做第一重任,为此他无怨无悔。
2004年4月,当时还在原李子坝派出所工作的刘晓军,在一次追捕持刀劫匪途中,紧跟着对方跳下了十米高的堡坎,左腿腓骨当场断裂,骨头露出15厘米。然而,身负重伤的刘晓军没有喊痛,更没有先顾及自己的伤情,而是忍着剧痛向同事呼喊劫匪去向,最终成功抓获。“当时一心想把嫌疑人抓住,追回群众财产,就是负伤也不后悔,就算现在再来一次,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刘晓军说,这是党员民警的担当,更是职责。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身为党员,我无比自豪和骄傲。祝福我们党更强大,国家更富强,人民生活更幸福!”刘晓军期望:年轻一代的党员民警,更要紧紧依靠人民,用心用情用力,把公安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贡献公安力量。
“以前辈为榜样,扛起时代重任,坚持为民服务”
刘旭,29岁,党龄7年,大阳沟派出所邹容路社区民警
“我为什么要入党?在重庆警察学院学习时,我就逐渐意识到,未来的职业理想是为群众服务,所以自觉要求进步,孜孜以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想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到模范表率作用。”2014年他从300个同学中脱颖而出,被发展为预备党员。
2015年毕业后,刘旭如愿成为大阳沟派出所的一员,倍感自豪。身为社区民警,没有刀光剑影、惊涛骇浪,有的只是背街小巷的穿梭,辖区居民的大事小情。6年间,刘旭与辖区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工作中遇着难题,他都会想一想自己的党员身份,马上充满力量。
遇到群众轻生,他不顾自身安危,在千钧一发之际,凭着勇猛与智慧,及时将群众救回;居民看病碰到困难,他多方奔走协调;辖区孤儿无依无靠,他主动联系学校,成立所支部爱心帮扶公益基金,发动全所民警踊跃捐款。刘旭始终保持着一颗“爱民如亲”之心,也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成了社区的“活地图”“百事通”。
社区警务工作繁琐,刘旭勤于思考,总结出“细心、耐心、热心、交心、静心”“脑勤、口勤、手勤、腿勤”的“五心四勤”工作法,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他还勇于开拓,与同事们精心制作了“大阳沟故事”“刚旭说法”等系列短视频30余条,丰富实用、生动诙谐的视频内容深受人民群众、广大网友的喜爱。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青年党员,我会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心中。以前辈为榜样,自觉扛起时代重任,传承拼搏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弘扬大阳沟派出所廉政爱民的传统,勇往直前,扎实干好社区工作,将人民警察的责任化为守土安民的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刘旭坚定地说。
上游新闻记者 谭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