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热报消息,7日,“千万不要乱改同事备注”冲上微博热搜。源于一位网友给同事张工(工程师)发微信询问工作进度,为了强调此前提醒过张工的内容,网友截了一张图发给张工。然而,截图显示,网友给张工备注名竟然是:张狗……
一时间,备注名成了全网热议之事。连日来,记者也询问了多位市民,不少人都有过因备注而尴尬的经历。
案例1:给领导备注“林老头”
尴尬指数:★★★★★
胡先生今年26岁,在渝北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其部门经理姓林,40多岁。作为部门最年轻的员工,胡先生都是毕恭毕敬地喊经理为“林经理”或者“林哥”。
今年春节前,部门忙着做客户统计。林经理用微信发给胡先生一份文档后,便走到其电脑面前,称有一段很重要,要看着他弄。胡先生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动作僵硬地打开了与林经理的对话框,开始下载文档。而对话框的备注名赫然显示:林老头。
胡先生说,林经理当时装作没看见一般,但自己内心却尴尬到近乎抓狂,“后来我就把同事、领导的备注都改成了姓名或者尊称了。”
案例2:被备注“打工资条罗”
尴尬指数:★★★
罗婧(化名)今年29岁,在渝中区一家广告公司的人事部上班。此前,罗婧和销售部的刘女士因为年纪相当,聊天投缘,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偶尔还会约着一起吃饭、逛街。
但有次二人一起逛街的时候,刘女士一直拿着手机回微信,罗婧扫了一眼,发现其对话列表里,自己的备注名不太对。等刘女士再看手机时,罗婧又看了两眼,发现刘女士给自己的备注名竟是:打工资条罗。
罗婧说,当时自己心里涌上一股凉意,“我当她是朋友,她当我是个打工资条的工具人。”罗婧说,后来自己就逐渐疏远了刘女士。
案例3:给甲方备注为“姓+电话”
尴尬指数:★★★★
裴先生今年27岁,在江北区一家新媒体工作室工作。前段时间,他对接了一个宣传项目,甲方负责该项目的人姓张,裴先生便热情地称呼对方为“张总”。
宣传视频出炉后,裴先生将其转发到了朋友圈里,收获了不少人的点赞和好评。为了让甲方看到项目反响,裴先生便将该条朋友圈截图发给了张总所在的项目讨论组里。
不料,发完之后,有同事却提醒裴先生:截图显示,张总在这条朋友圈的评论区里现身过,但备注名却是“张+139XXXXX1”。裴先生顿时感到尴尬不已,但想撤回时间却来不及了。
“后来吃饭的时候,我专门给张总道了个歉,他虽然说没啥,但我仍然觉得非常尴尬。”裴先生说道。
网友声音:备注名的那些尴尬事儿
@淋淋来啦:我以前看新闻说,为了防止小偷拿到你手机后,对你的亲友诈骗,最好通讯录都写实名。所以我用微信也延续这个习惯,给老妈老爸的备注都写的全名,有次我妈看到了这个备注名,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我才意识到这样可能会让亲人们伤心。
@杜晓火:我以前有个大学同学比较胖,但她很开得起玩笑,还经常自黑。但有次她看到一位室友给她的备注名是“大黑胖妞”时,难过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NEVER:我习惯备注写全名,所以我微信里有三个“王芳”。一个是我的大学同学,一个是我的同事,一个是客户。有次我要给同事王芳传达领导的安排,没想到我却发给了客户王芳……真的是尴尬无比。
@安小艺:改备注这个事情,曾多次引发误会。经常要进行解释,后来……几乎所有借口都用完了,哈哈哈。
点评:全名+职位 这类备注最稳妥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谭刚强:如今,微信是大家一项重要的通讯工具。很多人的通讯录好友少则上百人,多则数千人。很难有人能够不加备注便能通过网名+头像记住所有人的,况且网名+头像均存在更换的可能。
而我们在加备注的时候,除了至亲与挚友可以写一些亲切昵称或者创意称谓外。对于同事、领导、客户等,最好是备注就是:全名+职业+职位或是全名+所在部门。这种称谓,即便被对方看到,也不会产生想法。
而为了避免上述这些尴尬的状况发生,在发对话、朋友圈等截图之前,最好养成检查的习惯。此外,截图最好模糊或者裁剪掉对方的姓名、头像,一来可杜绝尴尬,二来也是保护对方的隐私。
都市热报记者 王薇
原标题:“千万不要乱改同事备注”冲上热搜 你也因“备注”尴尬过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