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茶都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茶的样貌“千变万化”,每一种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就比如土家米米茶。
土家米米茶又名“阴米茶”,是石柱土家山寨奇特的风味小吃,是土家人民钟爱的传统食品。米米茶在当地又被称为“迎客茶”,顾名思义,客人来到家里,先喝一碗茶解渴。
说起这米米茶的来历,还有这么些故事——
相传汉代的伏波将军马援,当年驻扎九溪十八峒,因当地多瘴气,士兵健康受威胁,将军便用茗叶、茱萸、芝麻等研成末,再加盐制成汤,供士兵饮用以防瘴气。
至明朝末年,清军入侵,崇祯皇帝下旨急调石柱女土司秦良玉率白杆兵北上勤王。时值北方天寒地冻、瘟疫盛行,明兵极不适应,唯石柱土兵屡出奇兵,屡战屡胜。三军统帅袁崇焕究其因,方知石柱土司兵为防寒冻,每日早餐都用自带茶叶与北方牛肉、豆干、麦面混煮成羹食用,始知有抗风寒、御瘟疫、强体魄之神功,为此在军中大为推广。
清嘉庆23年(1819年)纂修的《龙山县志》上清楚地记载:“有所谓油茶者,取黄豆、苞谷、芝麻、米花、腐干、干松茹、腊肉饤,以油脂饱炒之,撩起;下水,油锅内加茶叶,煎数沸,酌碗中,泡诸物饷客以示敬。”
鉴于其独特的功效和清香,渝东南武陵山脉一带土家族特别喜欢这种美食,并将其作为款待佳宾的最上礼仪。后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米米茶”。
米米茶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工艺奇特,既能作为款待佳宾的最上礼仪,又能作为小吃充饥,也能作为饮料提神解渴,具有滋阴补肾、增进食欲的功效。
土家米米茶还曾在清代被载入《石砫厅乡土志》,成为土家山寨约定俗成的“茶经”。更有流传甚广的《六口茶》歌,歌中以茶为媒,用有趣的对唱,诙谐的语言,表现土家阿哥追求阿妹的场景。
米米茶作为石柱土家族的传统小吃,千百年来,家家户户都有,土家女儿人人会做。马方蓉家就是土家米米茶的典型代表,始于她的外祖母黎永兰。马方蓉从小便跟着母亲学会了土家米米茶的制作技艺,熟练掌握了从浸泡糯米、蒸、阴、搓、晒等制作干阴米到炒泡米、开水冲泡土家米米茶的全过程技术。
为了弘扬土家米米茶文化,进一步突出米米茶的质量和文化特色,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区别于湖北恩施等地的米米油茶,马方蓉专门前往恩施考察。回来后,她结合石柱县民众的饮食习惯,在米米茶中配以石柱绿茶和花生、芝麻、生姜等,分别制作成米米盐茶、米米姜茶、米米糖茶等,不断满足大众口味需求,泡出了独具特色的土家米米茶。
舀上几勺米花,放一点醪糟、红糖或白糖,冲开水搅拌,这就是最原始的米米茶。现在的米米茶,根据客人喜好,还可以加上黑芝麻、豆子、花生碎等辅料。
一碗土家米米茶是这样炼成的——
1、糯米经井水浸泡24小时以上,沥干水分上木甑蒸熟,倒出凉透阴至半干解块,移至太阳底下晒干成阴米。铁锅烧热入河沙加桐油倒入阴米翻炒成泡米米。
2、准备盐、生姜丝、熟芝麻、油酥花生、油炸茶叶。
3、锅里水烧至沸腾,加入生姜丝熬汤。在空碗中依次放入盐、泡米米、熟芝麻、油酥花生、炸茶叶。
4、此时姜汤已熬好,舀一勺姜汤倒入碗中即可。
看那白色泡米在碗中翻滚,一如土家人的热情豪爽,伴着姜香、米香、茶香,一碗似粥非粥、似茶非茶的土家族风味米米茶喝着好巴适!
来源:南岸文旅微信公众号、石柱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家香网微信公众号、石柱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