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二日,团市委机关青年党员们正在阅读《重庆日报》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 (团市委供图)
《重庆日报》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
核心提示
7月19日至22日,《重庆日报》连续4天用整版推出“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几代年轻党员和老党员间的对话,跨越时空、接续今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尽管每一代党员身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面临的困难挑战也各不相同,但伟大建党精神勾勒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面貌。这组报道引发全市新老党员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地走好新的赶考路。
老党员说>>>
“作为党员,不应该过多考虑个人利益”
7月21日早上,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一个安置房小区内,一对父子就《重庆日报》“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中一名优秀党员的事迹展开了交流。
父亲叫李仁惠,今年92岁,全国劳模,有69年党龄,退休前是大渡口区跳蹬中学的校长。儿子叫李勇,40多岁,目前待业在家。
李仁惠老人精神矍铄,口齿清晰。“这组报道肯定了党的伟大,肯定了党的正确,导向很鲜明,对年轻党员很有教育意义。我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好,报道对我也是一种教育。”老人说。事实上,被评为全国劳模60多年来,李仁惠从没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功劳,也从不向组织为个人及亲属争取利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无名英雄”。
“我小时候,曾听我父亲随口说过他自己是劳模,几十年来,我们四姊妹都认为他是说着玩的。”李勇说,如果不是父亲今年2月病重时还坚持回单位交党费,通过向相关部门查询,他还发现不了父亲原来真的是一名全国劳模。
21日,老人拿出了珍藏数十年的宝贝——1960年6月,周恩来总理邀请他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招待宴会的请柬、一枚参加全国劳模大会的纪念章,以及重庆市总工会调查全国劳模表现情况的通知……几十年来,李仁惠把功勋一直压在箱底,从不拿出来示人。
“我感恩党的培养,我不希望家人拿着我的荣誉去享受特殊关照。”老人讲出了心里话。“作为党员,我们不应该过多考虑个人利益,要为党和人民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党叫干啥就干啥!”尽管被“埋没”多年,李仁惠老人对党始终保持信念和执着。
“要做到人在,阵地在,党员的旗帜在”
今年97岁的吴宗熹老人是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出生于浙江的他,1949年12月跟随西南服务团(二野军大)来到重庆,先后在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知青办、市纪委工作。
虽然已经年近百岁,但吴老仍然保持每天读报的习惯。“《重庆日报》是我每天必读的报纸之一。”吴老说,他对最近报上刊登的“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印象深刻,“这组报道选题好、内容好、形式好,有意义。”
“同样是‘90后’党员,报道中赵志民同志的一席话让我深有感触。”吴老一边说一边翻出当期的报纸,“他是这么说的:‘战友们用他们的牺牲时刻提醒我,作为一名党员,无论身处什么年代,处在什么岗位,都应该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不讲条件’。说得太好了,我把这段话抄在了笔记本上。”
吴宗熹老人之前在市纪委一直从事案件审理工作,“我遇到过很多阻力很大的案件,但只要做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十六个字,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办不好的案!”
“新时代,党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吴老说,我们老党员要做到退休不褪色,做到“人在,阵地在,党员的旗帜在”,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始终坚守、时时笃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尽管我们每一代党员身处时代背景不同,面临的困难挑战也各不相同,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的精神面貌始终不变。”连着四天,看完《重庆日报》“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巫溪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廖子怀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廖子怀深有感触。这些年,廖子怀也是这样保持共产党人本色的。
廖子怀是一名党龄24年的“60后”党员,今年7月1日,作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受邀赴京参加了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的观礼。
廖子怀1995年调入巫溪县人民法院下堡人民法庭。下堡法庭受理的案件大多数是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矛盾,一旦处理不慎容易造成更大的矛盾。出生在农村的廖子怀深知调解好这些案件的重要性,总是从人情和法理不同层面入手,想方设法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2019年12月2日,巫溪法院“廖子怀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离开了扎根多年的下堡,到法院机关工作,廖子怀主要负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指导人民调解、参与诉中调解等工作。
廖子怀说,这组对话报道中,几代老党员的故事特别打动人心,将激励他始终坚守、时时笃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
年轻党员说>>>
“做一名脚踏实地、传承创新的追梦者”
“这个系列报道内容丰富、形式非常新颖,让我们能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将党的优良品质传承给下一代的质朴愿望。老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西南政法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宋长远,作为一名新党员,他认为这组报道让他受益匪浅。
2018年,宋长远与7位志愿者前往陕西省西乡县鸳鸯池村开展首次支教行动。2019年,他与12位志愿者再次出发,前往巫溪县古路镇开展支教。
“生逢其时,勇担使命,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认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在本职岗位上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在山区支教时,他见证了广大党员带领乡亲们在脱贫攻坚路上砥砺前行的感人事迹,这些所看、所感、所想都是书本无法直接给予的。
“通过支教活动有幸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不负党和国家赋予我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将来,我将继续做一名脚踏实地、传承创新的追梦者,书写无悔青春的奋斗篇章。”宋长远说。
“在岗位上担负起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这组报道,通过新老党员对话的形式,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示伟大建党精神,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两江公交一分公司825线驾驶员、80后党员熊莎在看了“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后说,报道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2020年初新冠状肺炎疫情发生后,熊莎主动申请加入了“两江公交663线霞姐服务志愿队”,她放弃春节休假机会,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坚守岗位,冲锋奋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2020年4月,31岁的熊莎火线入党。疫情期间,她主动为乘客量体温,频繁给车辆消毒、开窗通风,保证了营运安全。
“入党是我一直以来的向往。”年幼时,熊莎的父亲时常给她讲述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上学后,熊莎对党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所见所闻都激励着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能够在新冠疫情发生的危难之时火线入党,我深感光荣。”熊莎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关键时刻就要在岗位上担负起一名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我入党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熊莎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她将始终把安全驾驶、用心为乘客服务放在首位,发挥出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立足岗位,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把真心交给群众,把赤诚献给组织”
“这组报道我每期都看,通过人物中的对话和故事,我能真切体会到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领悟到伟大建党精神得到传承与弘扬。”璧山区健龙镇画眉村党总支书记王小琴说。
王小琴是一名90后,2016年,大学刚毕业的她,来到画眉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和报道中的人物陈鹏一样,这些年,王小琴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画眉村距离璧山城区33公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为了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不让画眉村一个人掉队,就得先修路。于是,王小琴发动全村党员,成立党员攻坚小分队,一对一做群众思想工作。在党组织和党员的感召下,许多群众主动无偿让出自家土地用于修路,最终得以保障1条省道、3条四好公路如期建成。
画眉村原来有25户贫困户,村党总支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同时推动土地流转、帮助务工、指导发展产业,最终帮助大家全部脱贫。
王小琴说,我深知自己的平凡,但我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农村事业的伟大。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我将继续扎根乡村,把真心交给群众、把赤诚献给组织、把生命融入事业,做好群众贴心人,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带领群众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
专家点评>>>
被“初心”感动 被“传承”鼓舞
“我们被‘初心’感动,被‘传承’鼓舞!”看了《重庆日报》“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后,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清明由衷感叹,在他看来,这组报道打动人心的根本原因,正是其中展现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底色、前赴后继的张力!
杨清明说,从内容上讲,这四期对话都有血有肉,通过鲜活的人物传递出党员的精神,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从形式上,则跨越时空,讲述了百年大党正青春,几代人既在交接棒也在“大合唱”。
“更重要的是,我们被报道中的‘初心’所感动!”杨清明说,四位老党员虽然从事不同工作,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都抱有一颗赤诚之心。他们在工作中艰苦奋斗、不讲条件,积极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同时,杨清明认为,四位年轻党员虽然入党时间不长,但都发自内心爱党、爱国家、爱人民。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并且还将继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召唤。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庆市委宣讲团成员,杨清明表示,讲活党史故事,不仅要求在知识层面上产生感性认识,更要引发读者理性反思,最终形成思想自觉,并再次作用于实践。“不仅要展示党的思想和精神是什么,还要分析其产生机制,挖掘其动力来源,发挥思想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杨清明说。
杨清明认为,讲好党史故事,不仅要求把历史讲好,更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仅要把老党员的故事讲好,更要让青年人来讲他们自己的故事,来讲他们心中的老党员的故事。
“只有增强青年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的事业才会永远光明!”杨清明说。
身边人身边事“解码”不朽精神
“这组报道观点鲜明、事实生动,具有很强的引导性,点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陈剑看了《重庆日报》“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后表示,报道以身边人、身边事“解码”不朽精神,是一组很有价值的报道,值得肯定。
陈剑说,报道以70后、80后、90后、00后年轻党员对话“70后”、“80后”、“90后”以及百岁“00后”老党员的独特方式,展示了对话中的人物们从1920年起到今天的百年岁月,走过的征程,巧妙串成了一个主线,那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
他说,余瑶玉老人出生的1920年,那个年代,人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赵志民同志生下来家境贫寒,缺衣少食,从小就在富人家打猪草、做农活谋求生计……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的艰辛,可谓始于艰难;而当下中国这是一个每个中国人都豪迈地奔向美好生活、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步伐越来越坚实的新时代,可谓奔向美好。
陈剑认为,报道中不同时期的党员干部、检察官、驻村第一书记、人民教师、青年学生等,展现出来的党员形象、心路历程、实干成绩,生动诠释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陈剑表示,要领悟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重庆日报记者 陈国栋 周尤 颜若雯 戴娟 通讯员 谢捷
原标题:对话“建党精神”引共鸣 新老党员有话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