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重庆新设立市场主体26.43万户,同比增幅高达16.8%。截至6月30日,重庆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08.24万户,再创历史新高。
质量和结构上,更是亮点纷呈。例如,新设立市场主体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主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市场主体分别同比增长92.87%和40.83%;新设立外资企业357户,同比增加23.1%。
市场主体的多寡,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生活活跃度。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结构越来越优,正是重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结果。
聚焦市场化发力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水平,重庆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有效市场”方面,重庆推行开办企业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开办事项压减至3个环节,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1日内。今年来,重庆上线手机端开办企业“E企办”小程序,推进电子印章与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发放,推进开办企业“一个终端全办结、一个平台全覆盖、一份电子证照全应用”。由此,重庆企业开办门槛不断降低,便利度持续提升。
“准入不准营”,也是市场主体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重庆市政府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于今年6月印发相关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本次改革在全市取消6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自贸试验区额外试点取消14项,将1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为备案管理,自贸试验区额外试点15项。截至上半年,全市涉及“证照分离”改革办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数量10.15万件,惠及企业8.75万户。
“有为政府”方面,今年3月,重庆出台《促进生产经营稳定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创新主体要素保障、强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服务、加大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支持力度,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等,减少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其活力。
聚焦法治化发力
让每一位企业家和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可以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让每一位企业家和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今年3月,川渝两地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协同立法,通过工作进度的协同、体例结构的协同和条文内容的协同,共同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川渝两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有30多个条款对同类事项作出了相类似的规定,实现了毗邻地区合作、政务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纠纷解决、执法联动、司法协作重要内容的有机对接。
为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重庆还加强了府院联动。例如,市市场监管局与市高法院联合会商解决企业强制清算、破产清算的注销登记问题,畅通破产企业退出渠道,打通破产企业注销瓶颈。截至6月底,全市已有3144户企业通过强制清算、破产清算退出市场,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市场监管方面,重庆针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重点行业、领域,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重点监管,守牢安全底线;对一般行业和领域,重庆率先建成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重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全面推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重庆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实行“观察期”管理,探索“触发式”监管。此外,重庆还组建起市、区县两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并制定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办法,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
聚焦国际化发力
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
为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在制度性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重庆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简化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手续,取消港澳台地区自然人投资者来渝开办企业的身份证明公证手续。今年上半年,港资、台资企业数量占全市外资企业比例持续攀升,达53.71%。
同时,为服务好全市6700余个外商投资市场主体,重庆开展送政策、送工具、送咨询、访企业的“三送一访”活动,通过创新线上服务方式、升级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整合多方资源优化服务。
其中,就创新线上服务方式而言,重庆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建设外商投资企业智慧服务云平台,设立外商投资市场主体线上投诉协调专用通道,通过跟踪办理保证外商投资市场主体诉求办结质量;就升级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而言,重庆举办外商投资政策宣讲会、外商投资银企对接会、外商投资企业行业沙龙,宣传、解读新出台的政策法规等活动,让外商投资市场主体有真真实实的获得感。今年内,重庆将实现对全市外商投资市场主体直接联系服务全覆盖。
本报记者 吴刚 王天翊
原标题:今年上半年,新设立市场主体26.43万户,同比增长16.8%,市场主体总量达308.24万户——重庆市场主体数量何以再创新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