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教大家如何给花椒树‘压枝’。”10月19日,重庆荣昌区铜鼓镇刘骥村的花椒种植基地,荣昌区政协委员、区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吕玉奎带着木棍,为十多位村民传授花椒树的压枝技术。
这是“同心聚力巴渝行”媒体采访团走进荣昌区铜鼓镇刘骥村时所见的一幕。据了解,为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为全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荣昌区政协通过开展“委员帮村行动”,并将一些“委员工作室”建在田间地头,切实将履职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委员到基层
送来花椒种植技术
在花椒种植基地,只见吕玉奎利用手中的木棍,将带刺的花椒树枝条压了压,从而让这些枝条的生长角度发生改变,更有利于光合作用,进一步促进花椒的生长,以增加产量。
作为一名林业科技人员,吕玉奎36年扎根基层一线,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了让全区各地的花椒产业蓬勃发展,这些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区各个村落,将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传授给村民们。
据了解,铜鼓镇是一个土壤淋溶性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十年九旱是常态。这种土层薄、土壤保水保肥性差的土地,反而非常适合花椒的生长。2015年起,铜鼓镇开始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其主要的种植基地就位于刘骥村。
“吕委员每个月都至少来一次刘骥村。”村党总支书记熊贵英介绍,以前种植花椒,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花椒树得了什么病、该用什么药,如何提高产量,大家都不清楚。在对口扶贫上级单位荣昌区政协的支持下,包括吕玉奎在内的科技界别委员来到了村民身边,带来了种植技术,送去了管理经验。
如今,铜鼓镇花椒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00亩,其中5000余亩在丰产期,年产量达400万斤,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开展帮村行动
让履职深入基层一线
政协委员深入田间地头,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路,其实都源于荣昌区政协开展的“委员帮村行动”。
自2018年启动以来,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和委员的主体作用,组织委员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为全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在双河街道排山坳社区,积极协调解决联系社区天然气和自来水安装问题。联系协调燃气公司和村社干部,为社区未安装天然气的100余户村民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和工程安装。
在河包镇黄檀村,多次组织区城乡建委、区农委、区水利局、委员代表等到黄檀村进行走访,针对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安龙河整治、便道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引导村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对接。
在盘龙镇藕塘村小学,持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每年为留守儿童送去节日礼物,教育界别委员为孩子们送教、开展心理辅导;医卫界别委员为孩子们讲解健康知识。
三年来,“委员帮村行动”参与委员达1328人次,帮扶困难群众278户,帮助协调解决农业生产、人居环境整治、就业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就医就学、疫情防控等实际问题712个,切实把履职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在助推荣昌建设发展上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开设委员工作室
让履职更接地气
在深入基层一线同时,为了进一步延伸政协委员为民服务触角,提升履职实效,荣昌区政协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打通了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这些“委员工作室”当中,有不少就建设在田间地头。
在清流镇马草村,荣昌区政协委员、清流镇柑橘种植大户秦兆华的“委员工作室”就坐落在他的柑橘种植基地里。通过这个建立在村子里的“家”,秦兆华除了不定期走访外,还在固定的群众接待日接待群众,让履职更接地气。
“在秦委员的帮助下,我从困难户成了‘农业科技示范户’。”村民林广建说,秦兆华持续帮扶他依靠发展柑橘种植脱贫致富,如今仅靠种植柑橘的年收入就有4-5万元。经过委员工作室的技术培训,林广建也掌握了柑橘种植技术,光是在外提供技术服务,每天就能有150-200元的报酬。
自2019年以来,荣昌区政协已设立以单个委员名字命名的“委员工作室”41个。两年多来,委员工作室共接待群众4400多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270个,反映社情民意213条,开展“委员帮村行动”185次,成为了社情民意的“收集站”、温暖人心的“服务室”、政策法律的“咨询处”、矛盾纠纷的“调解所”。
上游新闻 王梓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