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12月1日,重庆日报从西南医院获悉,该院核医学科在全球首次采用碘-125粒子永久性植入的方式,对巨大交通性腺样囊腺癌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据悉,救治团队将碘-125粒子的物理特性与微创介入手术结合,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避免了外科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
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占涎腺肿瘤的5%~10%,常发于涎腺,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发病年龄大多在40~60岁。74岁的刘阿姨(化名)就被确诊为右侧鼻腔腺样囊腺癌,2年来逐渐增大,形成右侧鼻腔-前颅窝巨大腺样囊腺癌。
在西南医院,核医学科黄学全教授接诊了刘阿姨。此时,她颅脑、右眼胀痛,看东西模糊,且鼻腔阻塞明显,行走困难,只能坐轮椅出行。检查显示,其右侧鼻腔-前颅窝区域有一个巨大的软组织信号肿块,大小约9.7厘米×6厘米。
“肿瘤穿破了颅底结构,相当于颅内颅外都有肿瘤,我们叫它交通性肿瘤。”黄学全说,这样的肿瘤外科切除难度大,而且临近组织及神经、功能损伤风险高。但若不积极治疗,病情将进一步加重。通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治疗方案为碘-125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是在介入技术辅助下完成的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可达根治性剂量,一次性手术就能完成。”黄学全说,由于是微创手术,对临近组织、神经及脑功能损伤小,患者耐受性好且接受度高。
手术中,黄学全利用电钻建立了穿刺通道,再插入粒子输送针,并按计划间距离输送碘-125粒子。术毕复查CT粒子均匀分布于病灶内,手术很成功,且无手术并发症。
2月后,刘阿姨复诊,手术达到预期效果,远期疗效将进一步跟踪随访。
黄学全表示,经查国内外文献,此例为全球第一例采用碘-125粒子永久性植入的方式对巨大颅内外交通性腺样囊腺癌的近距离放射治疗。
重庆日报全媒体 李珩
原标题:重庆完成全球首例碘-125粒子治疗巨大交通性腺样囊腺癌手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