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轨道引领 牵起成渝双城高质量发展
12-31 12:20:01 来源:

轨道双城,利好频频!

继近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先后印发之后,1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公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再度收到超级大礼包!

而在此前的2021年7月,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版)等关乎成都轨道交通发展的多份重磅文件也先后密集发布。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上述纲领性规划文件的先后落地,从国家层面的宏大布局到都市圈实践层面的精细配套,为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指明了方向,预示着成都轨道交通建设的天地越来越广阔。

轨道交通建设效率与城市能级发展息息相关

正是得益于轨道交通的前瞻性规划成果和“加速成网”建设,极大地促进了资源要素的高速流动,提高了成都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提升了都市圈的承载能力。

时序轮替中,亘古不变的是先行者的身影;历史坐标上,清晰镌刻的是奋斗者的足迹。

站在“十四五规划”发展新起点,为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快速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战略目标,成都轨道集团立足高质量、高品质规划,以中流击水的勇气、爬坡过坎的韧劲、翻山越岭的毅力,奋力创造成都轨道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传奇。 

双城利好  建成轨道上的都市圈 

在中国城市坐标系中,成都的城市能级正在快速跃升。

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年多以来,川渝两地闻令而动,高位推进,各方面工作进展顺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加快成势见效。

那么,如何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建设,转化为川渝两地发展的现实机遇和强劲动力呢?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2021年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和中西部第一个都市圈 —— 标志着成都都市圈正式诞生。

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是成都都市圈“联通”的关键。按照《规划》,成都都市圈将聚焦“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打造立体交通体系。

成都都市圈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 

“轨道上的都市圈”是《规划》提及的重点。成都都市圈将统筹布局以成都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

具体而言,成都都市圈将推进成达万高速铁路、成渝中线高速铁路等干线铁路项目建设,研究规划成都外环等连接成都与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

《规划》还提到了成都都市圈城市联通轴线——加快建设东西城市轴线成都东段、天府大道北延线、天府大道眉山段,并开工建设东西城市轴线资阳段等。

12月22日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是干货满满,对于“双核”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该《规划》提到,以重庆、成都“双核”为中心,成渝主轴为骨架,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和衔接。

完善“双核”城市轨道交通网。结合区域和城市功能定位,科学编制和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统筹城市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规划建设。以提高有效供给为重点,统筹城市开发、建设条件及财力支撑,因城施策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缓解重庆、成都等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构建便捷通勤的市域(郊)铁路网。以服务便捷通勤为重点,围绕支撑重庆、成都都市圈,优先利用既有铁路资源,通过优化运输组织、补强既有铁路、改扩建局部线路、改造站房站台、增建复线支线及联络线、增设车站等方式公交化开行市域(郊)列车,有序新建市域(郊)铁路,有机衔接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打造1小时都市交通圈、通勤圈。

既有蓝图绘制,又有精准落子,以相关规划为统领,成渝地区轨道交通迎来绝佳机遇。 

持续优化  构建世界城市线网格局 

近年来,成都轨道交通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为遵循,以 TOD 理念为统领,科学精准做规划,充分展现规划领域的优势和价值。

2016年11月,成都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该版线网规划全域覆盖,充分体现了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

2017年,成都提出了“一山连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迎接千年之变,配合新的城市定位和总体规划,成都既有线网规划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完善。

2021年,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都市推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构建起立体交通体系。

据悉,2005年至2019年十四年间,国家发改委共批复了四期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含调整),共计约692公里。

截至2020年12月底,前三期建设规划批复的所有项目,共计约518公里已成功建成并开通运营;第四期建设规划批复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24年前陆续开通运营。不仅如此,成都还全力促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衔接,着力实现轨道交通全域覆盖、换乘枢纽互联互通。

“站在新起点,要扎实做好规划技术研究,让规划这个‘牛鼻子’真正牛起来。”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深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切实强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轨道联系,以建设为路径,把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服务双城经济圈的支撑性工程。着力推进市域铁路成眉线、成德线的筹备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市域铁路成资线建设,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进一步衔接铁路枢纽总图重大调整,实现客流密集区域的轨道精准覆盖,深化产业功能区的轨道交通服务,成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了又一轮优化与升华。

2021年7月7日,《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版)正式发布,根据远期规划,到2035年,成都轨道交通线网将达到36条,其中包括21条普线、8条快线、7条市域铁路,总里程约1666公里。

其时,成都市轨道交通将全面覆盖重要行政区及6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轨道交通线网与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匹配。2035年成都轨道交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在中心城区内,以地铁作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承担市民总出行量的40%。 届时,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将形成“米+环+放射”的基本运营网络,不但可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区交通拥堵,而且能大幅提高居民出行品质,实现双机场轨道交通直连。

随着近日《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正式获批,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正式印发,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据悉,市域铁路是此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重头戏,具体来看:

S11(成都至德阳)线明确了自成都地铁1号线韦家碾站引出,经成都金牛区、新都区、彭州市濛阳镇、广汉市三星堆、德阳天府旌城、德阳中心城区至德阳北站。

S5(成都至眉山)线明确了从成都地19号线红莲村南站引出,经成都科学城片区、天府文创城、眉山市视高片区、乐高乐园、黑龙滩天府生态片区、岷东新区西片区至眉山市东坡区。

S13(龙泉至天府机场线)自成都地铁13号线龙安站引出,经龙泉、简州新城、空港新城至天府机场。

目前,S3(成都至资阳)已开建,S11(成都至德阳)、S5(成都至眉山)也将于2022年开工建设。届时,成都都市圈真正形成便捷联系的都市圈。 

夯实根基  完善拓展产业链条

2021年10月中旬,由成都轨道集团、中车四方股份、中车成都公司联合研发的自主化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在成都地铁18号线正线试验,车辆运行速度顺利达到176公里/小时,各项指标全部正常,列车超速型试验圆满完成。该车作为全国速度最快的市域A型列车,首次实现时速160公里的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实现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首次在西南地区落地。

据悉,该车基于“融合”理念,跨界融合了动车组高速度、高舒适和城轨车辆载客多、启停快的优点,同时融合了5G通讯、全自动驾驶、智能运维、本构安全、轻量化等先进技术。

“自主化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上线投运后,将为构建都市圈内1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载体。”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主化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 

轨道交通建设离不开深厚的制造业根基和产业链支撑。

近年来,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链聚集效应显著,已具备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优势。随着产业规模与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竞争话语权已从全域发展逐步向细分领域深化。

2021年7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抢抓重大机遇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打造西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新高地的行动目标。

为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相关安排部署,进一步发挥国企在城市产业发展的功能作用,成都轨道集团紧锣密鼓开展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推进工作。

2021年11月26日,成都轨道集团组建课题研究专班,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中央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部署,打造轨道交通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助推成都市建圈强链行动,推进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城市轨道交通重点细分领域环节,深化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的统筹研究,在市属国企中率先编制发布《成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机会研究——车辆、关键系统及智能运维篇(2021年版)》,深入研究成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机会,有力推动产业链细分领域研究成果与城市功能布局深度链接,为助力全市轨道交通产业项目的精准招引提供了有效参考,也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成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机会研究——车辆、关键系统及智能运维篇(2021年版)》中,聚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关键系统及智能运维等重点环节,着力从产业现状、发展短板、市场引导规模、城市轨道交通服务需求、发展趋势及升级方向等维度,研究轨道交通产业投资促进重点方向及招引模式,形成“1+N”城市轨道交通车辆(1-轨道车辆,N-牵引、制动、齿轮转动、空调等轨道车辆核心子系统),及信号、通信、电(扶)梯、车辆段工艺设备等11项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据悉,下一步成都轨道集团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依托企业自身功能优势,在政府相关部门及产业功能区牵头指导下,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建圈强链,全力引导具备核心能力的产业链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在蓉落地并积极促进本地企业核心能力培育提升,提高轨道交通“成都技术、成都造”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以技术驱动和模式创新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都实践”。 

大道致远  实现“三个跨越”战略目标 

立足高质量的规划引领,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为天府之城的轨道都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现在,全体成都轨道人都铆足了劲,总体工作推进思路和现实发展路径选择也愈发清晰,愈见真章。

——要进一步强技术,在规划上保持领先优势。

——要进一步聚焦引领,改变城市格局。

——要进一步全面覆盖运营发展需求,不留缝隙。

——要进一步大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

在此基础上,成都轨道交通提出,要进一步系统总结前几期的建设项目经验,统筹抓好各级规划技术力量,把“运营前置、TOD 前置和资源开发前置”等三个前置要求始终贯穿于规划、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建立健全起规划、建设、运营、TOD、资源多方联动的技术审查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加快构建科学系统、层级清晰的技术管理体系。

“全面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目标,关键是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成都轨道集团主要负责人坚定表示。

“‘十四五’时期,成都轨道集团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定服务城市发展、保障社会民生、参与市场竞争,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引领开创轨道营城模式,加快推动轨道交通线网在建及实际运营里程达到 1000 公里以上,高能级规模化推动 TOD 综合开发,全面实现向具备良好自我造血能力的效益型企业稳步迈进,早日兑现‘三个跨越’的宏伟战略目标!”

成渝双城携手,从宽窄巷子到洪崖洞,轨道串联起古都旧茂;从春熙路到解放碑,地铁沟通着商业的繁荣。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千年古城迎来千年之变。生活在巴蜀大地的人们,也注定将有幸迎来更加幸福的明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