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丞相、相国原来不是一回事,99%的人都弄错了!
07-16 20:04:36 来源:CCTV4国宝档案

宰相  

宰相最通俗易懂的含义就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需要注意的是“通称”,不管任何朝代,只要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都可以称为宰相。

宰相是通称,更是一种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宰相的正式官名也在不断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的名称正式出现。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等等。

秦朝,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称为“右丞相”,“左丞相”,以右为上。

汉朝仿秦制,丞相为正职,御史大夫为副职。

汉丞相 萧何

汉成帝时,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繁多的政事,于是立三公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

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辽朝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质,存疑 。

丞相  

丞相,是代替皇帝统帅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高官职。

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具体的官职名称。

一代名相 诸葛亮

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武王二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最先开始使用丞相之名。

宰相是最高官职的通称,也是一种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职的一个称呼。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假如记不住哪个朝代的宰相具体称呼是什么?可以直接说某朝宰相,这样称呼不会错。

相国 吕不韦

相国  

相国(相邦)作为一个正式的官称出现要比丞相早,相国(相邦)和丞相是两个不同的职位。

并且丞相最初出现是相当于相国(相邦)的副手,相国(相邦)的地位要高于丞相。

后来相国逐渐被丞相取代,到吕不韦后,秦国不管出土文献和传统史料就都不在见相邦和相国的记载。

秦国丞相权力发展到顶峰,应该就是在赵高担任丞相期间。

原标题:宰相、丞相、相国原来不是一回事,99%的人都弄错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