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牛弹琴微信公众号消息,这是很不寻常的举动,反正看到这条新闻,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好家伙,中东最老大难的问题,中国有所行动了。
因为秦刚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外长各打了一个电话。
当年我曾在耶路撒冷工作过两年,正是巴以局势最混乱的时刻,三天两头自杀式爆炸,有时候屋里听到“轰”的一声,走出去一看,一片血肉模糊。当时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巴以问题夹杂着历史问题、宗教矛盾、领土争端,几乎是无解。
反正,这个世界最难的难题,美国调停了很多次,诺贝尔和平奖也发了真不少。但年年调停年年开打,一代又一代人倒在血泊中。
最近巴以局势又骤然紧张,但中国外长的电话,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看外交部网站,在与以色列外长科恩通电话时,秦刚告诉科恩,中方对当前以巴紧张局势感到担忧,当务之急是管控局势,防止冲突加剧甚至失控。
他提到了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说:我们认为解决以巴问题的关键在于秉持共同安全理念。根本出路是恢复和谈,落实“两国方案”。做正确的事情永远都不晚。
最关键是这句话:中方鼓励以巴双方拿出政治勇气,迈出恢复和谈的步伐,中方愿为此提供便利。
中方愿为此提供便利!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们谈,我们支持;你们来中国谈,我们欢迎。
在与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通电话时,秦刚说,中国在努力推动局势降温,中方强烈谴责违反联合国有关决议的言行,支持巴以双方以“两国方案”为基础尽快恢复和谈,并愿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显然与提供便利,内涵是类似的。
关键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怎么看?
巴勒斯坦很积极。
看新闻,马立基当即表态,欢迎中方所做的一切努力,赞赏中方推动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这体现了中方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沙特和伊朗,也一度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但在中国斡旋推动下,达成了历史性的和解。巴勒斯坦自然看在眼里,羡慕在心头。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以问题;巴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以色列。毕竟,以色列是强势的一方。
以色列怎么表态?
外交部新闻稿有这样一段话:秦刚强调,沙特和伊朗前不久通过对话恢复外交关系,树立了对话化解分歧的典范。希望各方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对话和解,落实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维护中东和平安宁。
我们看到,沙特和伊朗和解后,中东格局正在迅速变化,也门战争渐近尾声,伊朗和巴林等国关系改善,叙利亚和海湾国家走向和解,土耳其和埃及也在走近……
所以,以色列啊以色列,要抓住历史性机遇啊,向沙特和伊朗学习,有什么问题不能谈判解决呢。别看你现在强势,但有哪一个国家,能永远强势呢?100年?200年?1000年?
没看到以色列就这个问题的具体答复,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以色列肯定也会考虑。
最后,怎么看?
完全我个人的感觉,三点吧。
第一,世界最难的问题,中国人来了。
我倒不是说,中国人就能解决这个难题。但至少中国人提出了一种解决的思路。我们领导人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确实有深刻的内涵。做正确的事情永远都不晚,关键是要谈。我相信,不排除,未来的巴以谈判,会像沙特和伊朗一样,在中国举行。
毕竟,中国人是更超脱的第三方。我们除了劝和,真没有任何私利。美国人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的事情,中国未必就不能做到。
第二,我们一定要理性,也要清醒。
理性是我们要知道,巴以问题,是世界最难的难题。我在耶路撒冷工作过,在这座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别说一条街道的归属,哪怕一栋房屋的归属,都会引发激烈的冲突。因为这里面有宗教的原因,有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谈判肯定是异常艰难的。
清醒是我们可以介入,可以努力去劝和促谈,但坦率地说,介入太深,有时也会失望太多。而且,你觉得美国会满意靠边站吗?各种绊脚的事情都会发生的。
第三,中东确实到了大变局的时刻。
沙特和伊朗,宿敌终于和解。这又迅速推动也门、叙利亚等国战乱平息,中东格局为之一变。已经100岁高龄的基辛格就感叹,沙伊在北京和解,堪比当年他和尼克松对中国“改变世界”的访问,而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和平缔造者的出现,“改变了国际外交的职权范围”。
我看到西班牙报纸还有过一个比喻,“中国的这次调解无疑是对美国施压式外交的一记耳光,美国在中东向来是用导弹和制裁来为其大使及和平特使开路。”
什么是外交艺术?
这就是中国的外交艺术。
坦率地说,这种重大外交成果,已经远远超过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分量。秦刚就感叹,沙伊握手言和的一小步,也是人类跨越冲突、实现和解的一大步。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总不能永远打下去吧,你们要不要认真学学呢?
原标题:很不寻常的举动,秦刚给这两国外长各打了个电话
编辑:周杨
责编:周尚斗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
中方是否有从苏丹撤侨的方案?外交部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4-18 15:47:471图 -
秦刚分别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外长通话,外媒:是对美国外交的一记耳光
牛弹琴微信公众号 2023-04-18 14:35:134图 -
“瓜农刺死城管”案发1735天后,涉案瓜农走出看守所
上游新闻 2023-04-18 14:18:255图 -
最后一位中顾委委员走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3-04-18 14:14:581图 -
现场画面!普京亲赴前线视察 到访赫尔松和卢甘斯克军事总部
青蜂侠Bee 2023-04-18 14:05:48 -
她是妈妈,也是“战士”:江秋莲即将把第3名网暴者送进监狱,此前很少人因网暴获刑
上游新闻 2023-04-18 14:02:185图 -
杭州21月女童被保姆遗留电梯坠楼死亡案开庭:保姆当庭称细节记不清
上游新闻 2023-04-18 13:56:254图 -
42万住院费实付不到4万,媒体:不降低看病成本,医保经不起如此支出
极目新闻 2023-04-18 13:38:011图 -
重庆市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出炉 6月15—19日进行网上信息采集
上游新闻 2023-04-18 13:19:01 -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外交使团在苏丹遭到袭击
财联社 2023-04-18 12:23:30 -
“用竹竿拍打大熊猫暖暖”饲养员被永久禁养疑遭网暴,园方:很多人打电话来求情
上游新闻 2023-04-18 11:54:242图 -
“五一放一天不调休”冲上热搜 媒体:带薪休假不该只在纸面上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2023-04-18 11:47:482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