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不排外,就好比火锅,极具包容性。”
作为“资深”外来创业者,45岁的卢佳友和37岁的窦功彦一致认为,重庆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他们也不会选择在这里开火锅店、办医院,做出一番事业。
推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来自“逐梦重庆他乡人”的声音。
80后利川崽儿,把自己的火锅品牌从重庆做到全国
黑框眼镜、略显严肃的表情、商务正装,仅凭第一面,你也许猜“80后”窦功彦是个理工男,绝不会把他跟火锅店、火锅品牌创始人这样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窦功彦是“渝福记”老火锅的品牌创始人,湖北利川人,目前已有火锅直营店9家,加盟联营店30家。5年前,他从重庆起步,短短几年将火锅门店遍布浙江、江苏、贵州、陕西、山西、辽宁等十多个省市。
从重庆走向全国
“有(重庆)人听说我是利川人,就问我,你是利川嘞(语气词),敢来我们重庆开火锅,怎么想的?”
不时有相熟的食客这样打趣窦功彦。可他说,这语气听着“不客气”,其实是一种幽默,并无恶意,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认可。
窦功彦说,自己做一件事情,都要尽量做到极致。
“做火锅(要做到极致),只有在重庆噻。”
火锅之都重庆天下闻名,火锅经济的繁荣也是有目共睹。认定了这一点,他来到重庆,一头扎进火锅行业,“交了6万块钱学费,半年免费打工,干遍了火锅店所有职位,炒料、墩子、洗碗工……”
5年多过去了,窦功彦的火锅品牌从重庆走向全国。
重庆食客都是专家
作为“火锅之都”重庆,是怎样接受一个外地人的?
这个看起来很值得一问的问题,窦功彦却认为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重庆人不排外,很耿直,根本不用担心这些。”
在窦功彦眼里,每个重庆食客起码都是半个专家,甚至可以将“半个”二字去掉。菜品新不新鲜、分量够不够、是鲜品还是冻品,“他们几乎都吃得出来”。如果偷工减料,或者出了品质问题,“不出三个月,包遭死(关门)”。5年间,他亲手经营了数十家火锅店,也见过不少同行的起落。
时时刻刻感受到善意
摆谈中,窦功宴讲到一件往事。上个世纪90年代,他哥哥还是一名人民教师,哥哥用了半年工资,从利川齐岳山包下辆大车运包包白,想运到某大城市赚一笔,却在菜市场门口遇到“菜霸”,悉数被阻,最后烂掉。
那个时候,到一个新地方要“拜码头”,年轻气盛的哥哥没想那么多,最后血本无归。
但是,放眼现在,这样的环境早已不复存在。“作为一个创业者,一个从外地来重庆的创业者,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来自重庆的善意,这真的要感谢这个时代,也感谢包容的重庆。”
从医生到办医院:两种忙碌都是一种幸福
从医生到办医院:两种忙碌都是一种幸福
卢佳友曾是西南医院的一名医生,最忙的时候,三天两夜没离开过手术室,一年能问诊近2000人。
现如今,他办起了自己的医院。这边忙自己的业务,另一边还要操心院里150多名医护人员的生计,更重要是还要服务好患者。如今,他的医院一年为5万多人提供医疗服务。
他说,两种忙碌,都是医者的一种幸福。
身体的闹钟定在早上7点
“早晨7点以后,我全天都在医院。”
卢佳友是正团级转业,2018年创办了家康医院。他说,自己骨子里还是一名军人,身体里有一个闹钟,到那个时候就醒了,睡不着了。
自幼受医生父亲的影响,卢佳友从湖北建始考入陆军军医大学。博士毕业,卢佳友成为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的一名医生。最忙的时候他三天两夜没离开过手术室。
“那种情况下,整个人是亢奋的状态,不知道疲倦和累的感觉。”
2008年,他是第一批进入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的医疗团队成员;2010年,他作为成建制提供医学援助队伍中的一员,到南美治病救人。此后,他又多次参加各类医疗援助活动。
谈及办医院的初衷,他说,也是看到了患者的需要,希望给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他创办了这家民营医院。“家康”,寓意“家家户户都能健康”。
过去的2019年,他的医院为超过5万人次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这个数据是他现场查询医院系统后,展示给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的。
他介绍,过去的2019年,医院联合重庆市预防医学会、沙坪坝区卫健委、丰文街道等,举办义诊近50场,免费为数千患者服务。
“无论什么时候,以前还是现在,只要服务了患者的需要,再忙都是一种幸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