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新时尚。为了鼓励并推进垃圾分类的实施,各种“黑科技”也开始亮相。
在綦江区文龙街道千山半岛小区,垃圾分类就用上了“人脸识别”技术,居民“刷脸”扔垃圾,系统识别后自动打开分类投放口,并根据所投垃圾为投放人进行积分。
营造氛围
小区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元素
10月14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来到现场进行打探。走进小区,随处可以看到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小品,尤其是入口处的主干步道上,以四抹亮色突出垃圾“四分类”元素,让居民每次出入小区,都能熟悉和了解垃圾分类。
“为做好示范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环卫集团蹲点千山半岛小区实地调研,定制了一套符合千山半岛小区特色的设计打造方案。”市环卫集团相关负责人唐生桃介绍,千山半岛小区是市环卫集团今年8月打造的全市主城区外首个区县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项目,10月10日启动试运行。
“小区目前共有2500余户居民,每月的生活垃圾量在4吨左右。”唐生桃说,市环卫集团充分利用各类垃圾分类元素,有针对性地对空旷墙面、垃圾资源利用展示房、主干步道、特色垃圾分类工作展示区等进行氛围营造。“为有效解决示范小区生活垃圾回收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我们还重点打造了集宣传、管理、服务、投放为一体的再生资源管理房;在小区空地及草坪处,均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展板与宣传小标语,营造出‘人人关注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人脸识别
“刷脸”扔垃圾还能积分换礼品
在小区里,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围在一台智能回收机器前排队“刷脸”扔垃圾。
现场管理员刘琳介绍,这台机器叫作6分类可回收物智能设备,是目前重庆市开展垃圾分类中最先进易操作的设备。“它配置有32寸高清广告屏、安卓触屏、通风系统,箱内还内置了称重模块、满载检测和温度检测,可实时检测居民投放垃圾的重量、箱体内部状态,有效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刘琳介绍,与一般的回收设备相比,这台设备的分类更细致,将可回收物分为了织物、纸张、金属、玻璃、塑料及塑料瓶6种,“居民可通过安卓触摸屏进行‘人像采集’注册个人账户,并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身份投放。仅需面部对准扫描区‘扫一扫’,智能设备就会达到同步分类、同步称重、同步积分的效果。”刘琳说,这台设备投用以来,很快就成为了小区的“网红”,很多居民都来体验。
今年26岁的李洁在小区居住了4年,这次她用小推车装着在家打包好的各种可回收物来“刷脸”。很快,李洁带来的一个个空塑料瓶、易拉罐就变成了帐号里的积分。“我们年轻人接受起来比较快,空瓶子换来的积分还可以换一些生活用品,既环保又实惠。”
入户宣传
确保小区每位居民了解垃圾分类
记者注意到,为了尽快培养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主动意识,小区取消了每栋楼的楼层垃圾桶,取而代之的是在每个单元入口处放置了分类垃圾桶,同时还在小区内配备了7台易腐垃圾智能设备。
“我们现在都是在家里将垃圾分好了再到楼下投递,楼道没有垃圾桶一开始有点不适应,但习惯了就不麻烦了。”今年47岁的小区居民朱清会说,自己在小区住了多年,非常支持垃圾分类,“这能让我们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好,肯定支持噻。”
刘琳还告诉记者,为了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小区配备了以1名现场管理员、1名生活垃圾分类巡检员和10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为“主心骨”的专业垃圾分类人员队伍。“我们还安排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入户宣传,让每位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方式和好处。目前已入户宣传了300余户,大部分居民都比较支持,对于个别不理解的我们会继续回访劝导。”刘琳说,垃圾分类指导员经专业培训后,负责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和监督实施,并于每日早晚投放高峰期时,在垃圾分类桶旁指导居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投放,“我们将继续细化垃圾分类各岗位人员职能职责,开展入户宣传及各类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让垃圾分类成为小区居民生活的新时尚。”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摄影 高科 李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