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西洽会将于2019年5月16—19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渝中区展厅以突出人文渝中为主题,将专门在渝中区展厅设置“母城书笺”微型图书展区,届时上百本各个年代的书籍史料将展示渝中区乃至整个重庆的历史。
今(9)日,记者来到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寻找这些反映渝中人文主题的老书籍是怎么收集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上百本老书述说历史
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总干事吴元兵说:“这几年来,文物保护志愿者一直在做有关文化传承的公益活动,这次我们受渝中区的委托,想以‘母城书签’的形式来反映渝中区乃至整个重庆市的历史。”
“5月6日我们发出了征集书刊和资料的消息,上千名志愿者拿出了自己的‘家底’。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也开了眼界,老重庆的地图、建筑工程图、长江大桥通车纪念册……看得我眼花缭乱。志愿者中不乏有对重庆史学研究颇为在行的专家,重庆一中的郑文老师就捐出了自己写的《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我们希望通过史料的研究、跟踪,让老重庆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本次西洽会,我们的志愿者会主动去值守,介绍渝中区和老重庆的各种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的文化底蕴,了解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
细品书中的“老重庆”
重庆市三峡水务退休干部周巧熙告诉记者,这些书籍记录了重庆历史的点点滴滴,在西洽会上对宣传重庆文化和历史有很大的作用。
“很多书是解放前出版的,里面记录了不少重庆的历史。比如1982年编写的《重庆市地名手册》对重庆抗战纪功碑的修建,解放后到80年代的老街道、老地名等做了详细记录。老重庆的历史能通过这些书籍呈现出来,这为研究重庆的‘前世今生’很有帮助。”
“这里面还包含了老重庆的不少‘秘密’,《重庆概况》这本书中就记录了当年解放军入城后,重庆的水厂、电力系统如何接收等问题。《北碚概况》记录了从1936年起,重庆北碚的历史,老北碚的点滴都在这本书里。”
书圈里的人喜欢叫杨国栋“书虫”,他在中兴路文化交易市场经营着一家书店,收集了大量老重庆的资料。“我喜欢收集各种有关重庆历史的老书和相关资料,这次我拿出了上世纪50年代重庆和平电影院的施工图纸,上面还附带有解放碑的平面图。”
记者在采访中还见到了《老重庆造纸厂的纪念册》、《新重庆》、《重庆的解放碑》、《庆祝重庆市解放一周年》等一批记录重庆历史的珍贵书籍和资料。
上游新闻记者 吴黎帆 摄影 李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