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商业目的用黑洞照片蹭热点有风险”,让视觉中国这家上市公司真的惹上了风险。
除了“黑洞”照片,视觉中国还在网站上将中国国旗、中国国徽等图片纳入版权,付费使用。此外,众多知名企业的logo图案也被用于商业出售。
目前,视觉中国除了对售卖国旗与国徽图案一事作出道歉并下架相关图片外,对于其他有争议图片没有任何动作。
11日晚,视觉中国副总裁张宏麟在接受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便多说,一切以集团回应为准。
记者11日晚22时发现,视觉中国官方网站已无法访问。
对于黑洞照片的归属问题,以及视觉中国出售其他公司logo照片是否侵权所引发的网络争议,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硕士、著作权法专业人士、微博知名法律博主“逻格斯接受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专访进行了分析。
黑洞照片版权究竟如何归属?
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看。
首先,这张照片到底有无版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或是国际上的相关规定,只有人类创作结果才有版权,如果只是客观、自然、计算的结果,单纯反映某种事实,那么这张照片是否受版权保护,还要打一个问号。
假设这张照片是受版权法保护的,那么照片的版权归属也应该是归属为欧洲南方天文台,视觉中国获得的只是南方天文台对它的非独占式的许可,这是一种位阶很低的许可,只能自己使用,也不能阻止别人使用。根据南方天文台的声明,只要是完整、清晰的引用,哪怕是商用的,也可以免费使用,而视觉中国没有拿到“独占式许可”,它无法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他人。
视觉中国出售其他公司logo图片在版权上如何界定?
这需要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纯粹是对logo的一种翻拍,甚至是把logo截图下来,或者说logo构成了主要的一个画面。这种图片缺乏独创性,视觉中国销售这类图片,就构成了对logo所有人版权的侵犯。
第二种情况:一张图片既包含商标,又包含了其他的东西,但是商标属于图片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张图片我们称之为“权利有瑕疵”的图片。这种图片本身是有著作权的,但未经原权利人许可擅自销售和使用,依然会构成侵权。
第三种情况,虽然包含了别人的商标,但是商标仅仅只是作为背景出现,比如说拍了一个人物照片,在背景里出现了一小块商标。举个例子,拍摄某个人站在腾讯大楼前面,不可避免的会把腾讯的logo拍进去,这种情况下腾讯的商标只是作为背景板出现,就是属于转换性使用,不构成侵权。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谈书
链接
视觉中国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事实上,在“黑洞事件”之前,已有不少公司受到视觉中国的困扰,经常由于使用了标注有视觉中国的照片,而遭遇到诉讼。
据行业人士分析,视觉中国的模式就是将大量的图片散布到各自所谓的免费图库网。等着各个公司的年轻设计师下载并使用这些图片。视觉中国会定期的检索这些图片,如果是中型公司,有收入,视觉中国就会去收割,如果是小公司,就养个两三年再收割。
大量自媒体经常网上搜索照片,不小心使用视觉中国的照片,经常受到视觉中国的诉讼或要求赔偿,导致大量的自媒体人对视觉中国也颇有恶感。
有业内人士指出,视觉中国养了一堆律师,工作就是负责上法院起诉,发传票。如果你是互联网公司,他们还有更黑的手段,频繁向苹果投诉,让你产品下架。
“但他并不会向苹果提供拥有版权的证据。苹果根本不管这些,都会先下架,再要求你们彼此协商解决,这导致不少公司不得不屈服于视觉中国。”
2017年,自称是煎蛋网唯一员工的sein,在该网站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被视觉中国索赔图片版权,很难受》的文章。文章称,煎蛋网在给视觉中国发去了一封“求饶”邮件后,视觉中国提供了一个合作方案。
煎蛋网没有选择合作,于是,视觉中国便以200元一张图片的价格,索要赔偿。而在合作方案中,图片的销售单价只在60-80元的区间。
不仅这样的小网站遭遇过视觉中国的上门索赔,不少较大的互联网内容提供方也有类似遭遇。
据蓝鲸TMT报道,2016年8月5日,今日头条曾被苹果APP Store下架,有业内人士当时表示,今日头条之所以被下架,是因为视觉中国举报其所用的图片存在版权问题。
另外,腾讯也多次被视觉中国告上法庭,2016年,视觉中国在告公众号“亲宝宝育儿”时就顺带把腾讯给告了,理由是腾讯作为网络平台的运营者,有管理微信公众号的技术手段,就有管理的义务。2017年,视觉中国再次把腾讯给告了,就侵权使用图片索赔18万。
经纬中国管理合伙人张颖曾说过,视觉中国这家公司开发了一个系统,有组织的大规模搜索未授权、疏忽使用他们图片的各自企业,然后漫天要价要求巨额赔偿。
“通常一个小的疏忽一张图片也不接受删除,直接索取几十万人民币的天价赔偿,要挟企业签署年度合作。”
张颖说,从公司角度据说战果颇丰,侵权的确不应该,但这种漫天要价的商业模式更不应该。现在还变成这家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了,也是好笑。“我就不相信这样勒索的商业模式能延续,且能维持。等着吧,总有一天……”
视觉中国前身是名为华盖创意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2014年借壳远东实业,成功上市,跻身A股互联网传媒子行业,号称是一家全球性的提供优质正版图片、视频等视觉内容及增值服务的平台型互联网科技公司。
2012年11月20日,《经济参考报》曾发文质疑,华盖创意的批量维权诉讼中,是否包含敲诈。报道称,华盖将一个地区的维权打包给一家律师事务所,批量维权诉讼,然后再与律所将诉讼所得收益分成。
翻看视觉中国历年年报,可以发现,视觉中国一直把维权诉讼,当成是公司的重要战略。
早从借壳上市一开始,视觉中国就已经准备好要在版权方面大做文章了。彼时的远东实业在2013年年报中,把维权列为了重组之后的公司优势,认为打击侵权行为,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侵权损失,还可以把侵权用户转化为公司客户。那时,标的公司已经设立了专门的维权部门,组建了专业的维权团队。
近两年,视觉中国的维权工作再度升级。根据其2017年报,公司专门研发了“鹰眼”系统,用来追踪公司图片在网络的使用情况,实现精准营销,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鹰眼”发现的潜在客户数量比去年增加了84%,通过“鹰眼”新增年度协议客户数量较去年增加了54%。
从业绩状况来看,视觉中国最近三年业绩稳步增长:2015年-2017年营收分别为5.43亿元、7.35亿元、8.1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15亿元、2.91亿元。
此外,最新披露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两位数的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20.97%;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35.31%。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为上市公司贡献 80%营收的核心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正是被众多企业质疑“钓鱼维权”的部分,其主要方法是“维权获客、维权创收”。
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可以发现,视觉中国在侵权诉讼上确实“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近七年来视觉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汉华易美,有2056条诉讼结果;全资子公司华盖创意,则有5204条诉讼结果。
再随机打开几份判决文书查看,会发现视觉中国方面索要的赔偿最低也不少于万元,但绝大多数判决文书都显示,法院对视觉中国的索赔金额都不予支持,最终判决的赔偿金额,多数都大幅低于视觉中国的索赔要求。
有网友因此戏称,视觉中国才是真正的黑洞概念股。
上游新闻综合凤凰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财富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