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志愿填报与放榜又成了考生与家长们的头等大事。
根据数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高考成绩靠前的学子们,纷纷抛弃理学和工学专业,扎堆就读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其中选择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最多,其次为经济学,排名第三的是电子信息专业。
高考选专业,首要考虑什么因素?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回访了重庆历届高分考生,在他们看来,选专业逃不开“就业”这道坎,不过更重要在于踏实走好每一步,提高竞争力,找到专业与兴趣的结合点,才是他们最关注的焦点。
文科之星王晓书:找到专业和兴趣的结合点
巴蜀中学毕业,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毕业后在咨询行业历练三年,再次跳槽进入金融行业……这是王晓书这十余年来的人生轨迹,虽然是名校毕业,却一直保持低调,鲜有人知她是2003年重庆高考文科之星。
“大多数高三学生,都不会太清楚自己特别喜欢什么专业,现在回头看,我自己也一样。”对于当初为何选择金融专业,王晓书直言是身边亲人推荐,同时更多考虑“未来就业”,自己也比较有兴趣。
那么金融专业学习起来难吗?
“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一路走来并不容易。”王晓书回忆当时在光华管理学院的学习时光,无论是经济学、数学还是概率课,全部是英文授课,要求高学习难,身边每个同学都很努力,“所以大一开始,就相应开设了很多英语课。”念到大二时,包括王晓书在内的很多同学,就已经开始寻找实习机会,让自己的履历看上去更加丰富。
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经济相关的专业,更多是为了“好找工作,找好工作”,那么真实情况如何?王晓书回忆,他们同届金融专业毕业的同学,主要从事的行业有咨询、投行、商业银行、证券和企业财务等。“就业的问题要看你如何看待了,如果一开始就一味追逐高薪,那肯定是不好找的。”她谈到,现在很多人一窝蜂想挤进投行,一开始就想抢个“香馍馍”,竞争肯定会异常激烈。
一直以来,面对竞争,王晓书的做法是把自己放低一点,从较低起点努力,但仍要争取做得最好。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咨询行业,做一名“企业医生”,奔波于不同城市,跟进不同项目,历练自己,沉淀自己。王晓书特别提到,大学的时候,她经常参加社团活动,对生态环保方向很感兴趣,所以现在她也找到自己专业能力和兴趣的结合点,目前从事责任投资与绿色金融相关的研究工作。
“每一次选择,首要原则是遵从自己内心的热爱和兴趣。”王晓书给出自己的建议,无论是选专业还是找工作,都需要踏实走好每一步,有了一定积累,路才会越走越广。
北大博士许多:不要摒弃兴趣追热门
26岁的许多,目前正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读博,研究的专业方向是卫生经济学。在北大,有三个学院都与经济研究相关,除了知名的光华管理学院,还有就是经济学院和国家发展研究院。
事实上,经济方向的专业并不是许多迈入大学的第一选择。2012年从巴蜀中学毕业时,学理科的许多所选择的是北大法学专业。
一直以来,经济、法律都算是填报志愿相对热门的方向。“念本科的时候,我选修了经济学双学位。”按照许多的说法,同时选修经济学除了让自己在看问题时更加全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就业时有更多选择。他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多修一门经济学,今后就可以从事经济相关的法律事务,“这也是交叉学科所具备的优势。”
既然是热门学科,意味着竞争激烈。在许多身边,也有很多学经济的优秀同学,“预期太高,往往也会带来失望。”他说,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期间,一些同学就会争取进入证券、投行或者金融行业开始实习,为了能留下来,他们常常加班,“可现实是,并不是你天天加班,就能如愿留下来。”许多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也一直提醒自己放平心态,同时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一直以来,许多都是以兴趣为导向。无论是选择法学,还是经济学双学位,都是他感兴趣的方向。即使是现在读博研究的卫生经济学,也是因为在做选择之前,听了现任导师的课程而深受吸引。这也是他给学弟学妹们的一个建议——千万不要摒弃自己的兴趣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同时不要过于理想化,“在本科期间如果选修双学位,可以是对主修专业的补充,也算是给自己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建议
选专业应避免盲目追热点
这几天,在市内的几家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已有不少考生与家长咨询大学专业选择适宜。记者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家长选择专业的风向出现变化。
重庆优考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双全告诉记者,家长们的诉求大都从就业出发,医学、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被提到的频率较多。但这几年也出现了新趋势,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时常被提起。
“2010年之前,建筑专业、房地产相关专业很受家长欢迎。后来经管类、医学、法律专业慢慢火了。”志愿填报APP“云择校”重庆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全国约60%的高校开设或即将开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专业,在家长中引发巨大关注。
该负责人称,家长们看见高校开了新专业,政策大力推广新兴领域,觉得这是未来趋势,很多家长就盲目追捧,纷纷有了填报新专业的意向。
重庆优考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专家团认为,考生一股脑的投向热门专业并不是一件好事。“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之分,考生和家长面对热点不能盲目,要结合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以及学科学习能力,综合考评。”
原重庆某高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云择校”专家杨涛告诉记者,专业选择要考虑地域性,特别是报考热门专业,需考量高校所在地区产业经济结构。“打个比方,如果在一个完全没有产业配备的地区学人工智能,在学校学了理论知识,在校外也会很难落地、实践。”
杨涛指出,选择专业还不能太自我。他举了一个例子,很多考生和家长内心有一个思维定式,认为文科不适合会计等专业,理科不选文学等专业。“实际上现在很多专业复合性越来越强,除了工学、力学,许多专业能文理兼收。”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谈书 韦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