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是科幻圈中流传的一句话,意思是有些科幻作品,一遇到解释不清的科学问题,喜欢用量子力学来蒙混过关。而最近,这种科学家都没完全搞明白的问题,却出现在了儿童培训班中……
“量子波动速读”
近日,微博上流传出多个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视频中,孩子们围坐在一个房间里不停埋头翻书:“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
家长就在后边守着,虽然大概率也是搞不懂孩子们在干什么,但显然,房间里拉着的横幅“给孩子补习功课,不如补习方法”已经俘虏了他们的心。
工作人员表示:翻书几分钟,完整阅读几十万字!
仔细看视频可以发现
现场还有一两个保持着清醒
在一页页认真看书的小朋友
难以想象他们内心得多无语
量子听说过
波动也能理解
速读也知道
但这三个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传说只要学了,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就会让你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用1-5分钟就可以看完10万字的书!并且是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的那种!
还有更玄乎的,闭着眼睛就能和书发生感应,戴上眼罩也能知道作者传达的情绪和内容。
这样的培训班,收费要三万块,甚至五万块……而且行情十分火爆。
@_WL999:我以前也经常这样,挺凉快@从Ins看世界: 我发明了一种渗透压睡眠速记法,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把书顶在头上,因为书里的知识浓度高,脑子里的浓度低,因此知识会往你的脑子里渗透。之所以顶在头上是因为地心引力的缘故可以加速知识的流动!而且还有助于排出你脑子里的水@Roronoa:不懂配色,赛博朋克;脑洞不够,平行宇宙……@活到最后一集:我姨就带我妹上了两节这个课,什么量子全脑开发。用布蒙住眼睛,用手摸一下,用鼻子闻,弹一下纸放耳边听就知道什么颜色,随便拿个名片就知道什么字……
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愿者上钩?
根据他们的理论,“量子波动速读”的原理是这样的:
用心去感受!这是一种革命性的阅读方式。波动速读法的英文是Quantum Speed Reading,简称QSR,在波动速读过程中,你只需以高速翻动书本(类似于洗扑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翻!开!书!本!就能理解书中内容,并复述出来!
而实际上,量子是表现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量子波动”只是物理学上量子的一种状态。
真要分析,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大概想包装的概念是:通过量子波动让头脑中产生动态影像,即通过物理学的概念让感知器官产生多维感受……
然而,你知道
量子波动或量子碰撞
是怎么产生的吗
查询一下“量子对撞机”
它长这样↓↓↓
额……也就三四层楼这么高吧……
所以,单纯用手翻阅书本是有什么神奇能力可以产生量子波动?(如果真的这种好事,请开发一套“量子波动减肥法”,谢谢。)
望子成龙
也不能“走火入魔”
这样的“智商税”
只能坑娃!
最新进展
官方介入量子波动速读机构:发现其他业务
据悉,宣传海报上显示的“心智通”公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传的海报与他们无关,是别人以他们的名字做的宣传,自己家也躺枪。
工作人员称,“那个根本不是我们家的东西”“那个(‘心智通’宣传海报)是分校自己家的,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不懂啥是量子,没有那么神奇的事情”。
@时间视频 查询发现,一家“北京心智通全脑开发(大丰分校)”曾宣传该速读法。
中国青年报发现,该分校在一家招聘网站上发布的公司介绍中,也提及有关“量子波动速读”的相关信息。
16日,据@时间视频 ,江苏盐城大丰区市场监管局回应称,在该分校现场未发现相关内容,但已对培训机构其他不恰当宣传进行拆除,要求其进行自我整改。
对此,不少网友拍手称快↓
非常视点
“量子波动速读”忽悠何以得逞
“10分钟阅读10万字”,这超高速远胜于人们常说的“一目十行”。更有甚者,阅读者只需一遍遍翻阅手中书本,就能阅读并理解其中内容,这在常人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尽管“量子波动速读”打着“量子”科学的宣传噱头,但只要人们稍加理性分析,便不难看穿其违反科学、有悖常识的荒诞与虚假。
首先,“量子波动速读”不过是只“阅”不“读”的“翻书大法”。按照培训机构的介绍,其主要原理是改变人类阅读的反映过程,即由“看、读、理解”省略为“看、理解”,没有了“读”的环节,阅读速度自然就大幅提升,最终达到几分钟阅读十几万字的水平。只是,这还叫读书吗?
其次,“量子波动速读”的翻书“感知”和心灵“感应”更荒唐离谱。按照培训机构的说法,“真正的量子波动速读甚至都不需要使用眼睛来参与阅读,而是使用HSP能力里面的透视能力、心灵感应等能力来接收波动的信息”。这不免让人想起之前曾风靡一时的“蒙眼识字”、“听声音识字”等虚假宣传。
值得关注的是,就是这种明显有悖常识、常人不难看穿的伪科学、假把戏,却能忽悠不少家长笃信不移并且趋之若鹜。原因很简单,就是培训机构看透了当下众多家长挥之不去的教育焦虑,利用他们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攀比争胜心理,再辅以有鼻子有眼的“科学”包装,不怕家长不出现“宁可信其有”或“宁滥勿缺”的心理抚慰。
那种希冀毕其功于一役、一口吃成胖子,甚至总想通过某种“科学”利器或捷径方法达到偷懒耍滑、“一夜暴富”的企图,不仅纯属幻想,更极易上当受骗。到头来,耗费的不只是金钱,也是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更有可能误导孩子的思维,耽误孩子的成长。
上游新闻综合自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北京时间、央广网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