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消息,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北斗导航工程的全部发射任务,标志着北斗导航工程具备向全球开通导航服务的能力。
北斗“专属座驾”有绝招?
作为全球唯一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卫星对执行其发射任务的火箭要求非常高。适应能力强、服务轨道面多的特点,使长三甲系列火箭脱颖而出。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作为我国高强密度发射的“主力”,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金牌火箭”系列。自2000年10月31日,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算起,至今共进行了44次发射,将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护送升空,发射成功率100%。因此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也被称为北斗组网工程的“专列”。
为满足北斗建设需求,研制团队开展了以北斗导航工程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中圆轨道等轨道设计技术为代表的攻关研制,用东南射向进行轨道设计,同时满足了工程对火箭运载能力和卫星轨道部署的双向需求。
此外,长三甲系列火箭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有效载荷的发射任务需求;在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中的保险费率已经处于国际最低水平;连续5年在长征系列火箭中发射次数排名第一等特点,也是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之所以能够成为北斗导航工程“专列”的主要原因。
火箭系统如何保证北斗发射成功率100%?
虽然是劳模火箭,执行最新任务的长三乙火箭却一直在创新。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火箭控制系统的任务适应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说,在发射场测试环节中,采用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数据自动判读系统和图像识别技术,提高了测试判读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可以记录指针变化过程,并进行判断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将作为后续排除故障时的重要支撑。
此外,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介绍,研制队伍为适应高密度发射北斗导航卫星,通过模块化、通用化、去任务化的方式来设计生产火箭。“在‘去任务化’设计生产中,我们将火箭研制分成两部分,像卫星支架、整流罩和飞行软件部分,都与卫星有关联,所以要根据任务来定制。但是其他箭上产品的技术状态是一样的,可以提前在流水线上进行批量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火箭的生产效率,也提升了火箭对任务的适应性。”岑拯解释道。
最后,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长三甲系列火箭创新使用了兼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斗、GPS和格洛纳斯三种导航模式接收机。三种模式相互补充,提高火箭飞行入轨精度,降低卫星推进剂的消耗。
火箭上天还带“摆渡车”?
为了适应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发射的要求,研制团队创新采用了“火箭+上面级”的形式。“上面级”是一种运载工具,在原有的三级火箭上面,增加相对独立的一级,形成“四级火箭”。有人形象地把上面级比作“太空摆渡车”,可以带着卫星在太空“接力”火箭飞行,仅用几个小时就能把卫星送入工作轨道。
上面级的研制是高难度且重要的,必须自主、准确、可靠。在数万公里的飞行中,一旦出现问题,将影响卫星精准入轨。事实也证明,远征一号上面级是可靠的。北斗三号工程正式组网任务于2017年正式启动以来,共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北斗卫星由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精准送入轨道,成功率100%。
上面级的研制成功,使我国火箭具备了发射高轨道卫星进入工作轨道的能力,提升了我国快速进入空间能力,实现航天器快速部署以及卫星平台的小型化发展。
原标题:20年! 44次! 59星!金牌火箭助力北斗导航工程完成全球组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