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万万没想到 |被爆财务造假、遭罚1.8亿美元之后,瑞幸不断推新品开新店,还预计明年将整体盈利
12-26 11:20:45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先是爆出财务造假22亿元,再以1.8亿美元达成和解……瑞幸咖啡的2020年走得颇不平坦。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人们普遍不看好之下,瑞幸咖啡一直“坚挺”至今,不断推出新品、开设新店,甚至还一度预计2021年将整体盈利。

与此同时,咖啡赛道并未因瑞幸咖啡的这段“插曲”而变得不“热闹”。这一领域吸引了农夫山泉、伊利、喜茶、奈雪的茶等跨界玩家,以及三顿半、永璞、时萃等线上玩家,而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巨头也在不断加码,竞争正变得愈发激烈。

“小蓝杯”依然“坚挺”

今年4月,瑞幸咖啡自爆财务造假22亿美元,不仅将自己送上热搜,更引发了此后门店“关停并转”、涨价、裁员、停牌退市、董事会“内斗”等一系列风波。然而,随着多种调整措施的持续推进,今年7月,瑞幸咖啡曾透露实现单店盈利,其管理层更预计2021年整体盈利。

不久前,瑞幸咖啡官方微博宣布,公司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就部分前员工涉嫌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正常。而代价则是1.8亿美元。

在面临巨额罚款的背景下,瑞幸咖啡似乎颇为“淡定”。让人不得不惊讶其底气何在?

对此,有多位业内人士从法律层面和市场层面进行了分析:一方面,瑞幸咖啡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和解,意味着责任并未确认,此后的诉讼达成和解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另一方面,爆出财务造假事件倒逼其调整运营和营销模式、加快产品迭代等,也加速其走向了良性发展。

尤其在消费端,相比星巴克、COSTA等精品咖啡品牌,其依然具有性价比优势。根据公开数据,在全国近九成门店开业的情况下,瑞幸咖啡每天现金收入稳定在1300万元左右,并且新开张门店单店收入同比增长逾10%。因此,从“快速扩张占领市场”调整为“精细化运营”后,瑞幸咖啡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迹象。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随着新生代人口红利的不断叠加,整个咖啡消费人群也在迅速扩张。因此,不管是瑞幸咖啡,还是其他的咖啡品牌,都能够在市场空间扩容中获得增长。”他指出,瑞幸咖啡的坚挺,正好说明了消费者对极具性价比的咖啡产品存在需求。

更多竞争者加入咖啡赛道

在瑞幸咖啡以互联网玩法席卷全国的同时,国内咖啡市场也迅速升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涌入,玩法更加多元化。并且,在瑞幸咖啡“爆雷”后,这一趋势也未停止。

农夫山泉、伊利、喜茶、奈雪的茶等相继跨界加入战局,推出了即饮或现制咖啡饮品;三顿半、永璞、时萃等品牌则专注于线上,掀起了挂耳、冻干咖啡等消费潮流。同时,星巴克、雀巢、肯德基、麦当劳等传统餐饮巨头也在不断加码国内咖啡市场,不断升级消费者体验。今年5月,加拿大国民咖啡品牌Tim Hortons中国公司获得腾讯独家投资,加速在中国市场开店,计划在中国开1500家店,意味着咖啡赛道再迎一名实力玩家。

记者注意到,在这波咖啡热潮中,数字化几乎成为了主旋律。经过了近几年的市场培育,瑞幸咖啡、星巴克、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已经实现了外送、到店取等服务,线上线下多个渠道被打通,消费者能够更便捷的喝到咖啡。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咖啡市场规模超过12万亿元,而中国目前只有约700亿元,与人口比例差距较大。同时,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到2025年,预计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将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广阔的市场前景,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行业日趋细分化……诸多机会的存在,正是吸引众多品牌入局的原因所在。

朱丹蓬表示,目前国内咖啡市场仍处于红利期,品牌尚未固化。从各个品牌的布局来看,未来将形成“低端、中低端、中端、中高端、高端、超高端”六个不同档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预计到2023年之前,国内咖啡市场都处于扩容期。随着竞争加剧和行业洗牌,头部企业将占据更多优势,未来低端、中低端领域会相对饱和,而中高端、高端、超高端仍有一定的机会。”他指出,对于新入局者来说,仍需要在品质、品牌、服务体系、场景、客户粘性这五个方面发力,才能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唐小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