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第1000万台发动机在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区下线。至此,长城汽车蜂巢动力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首家生产销售发动机达到一千万台量级的企业。
此次下线的第1000万台发动机是长城汽车蜂巢动力自主研发的1.5T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型号为4B15C,其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75N·m,最低燃油消耗率218.2g/kWh,集合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VGT增压器、热管理模块、350bar中置直喷、缸盖集成排气歧管等诸多发动机领域前沿技术。
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研究院院长李健表示:“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将持续聚焦低碳、性能、智能三大核心,从常规、混动、碳中性燃料三个维度进行重点攻关,进行相应的产品升级迭代,囊括1.5L到3.0L的全部主流排量,实现从自吸到增压、从常规到混动、高低功率的全面覆盖。”
近年来,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先后突破米勒循环、350bar高压喷射、第二代CVVL(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热管理技术、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等多项前沿甚至中国品牌独有核心技术。完成了4G15、4B15、4C20、4N20、6Z30以及4D20/24等系列发动机产品布局。除发动机整机外,还涉及全品类增压器、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等核心零部件,走出了一条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崭新道路。
在第1000万台发动机下线仪式前夕举办的长城汽车蜂巢动力新品评价会上,长城汽车蜂巢动力还展示了专为混动车型设计开发的1.5L自然吸气汽油机4G15H,该机集成了电子水泵、低压EGR、高效点火、4.5bar多点燃油喷射、13:1压缩比及阿特金森循环等多项先进技术于一体。
两款发动机浓缩了长城汽车蜂巢动力最先进的技术研发实力,向外界展现了“科技长城”完整的研发体系、优异的产品品质和雄厚的产业链条。4B15C将搭载在包括哈弗赤兔、哈弗F7、哈弗大狗等车型上,4B15H则会搭载于WEY玛奇朵、哈弗赤兔、哈弗初恋等车型。
基于多元化的车辆使用场景,长城汽车蜂巢动力适配各动力总成架构,布局多样化的发动机产品。未来三年,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将基于汽油、柴油、合成燃料、氢气4种燃料形式、EG、EB、EC、EN、EZ及ED6大产品平台,推出23款发动机产品,适用N种场景。
在1.5L汽油机产品平台,蜂巢动力将陆续推出GDI的第四代DHT版、第五代和第五代的DHT版,和自然吸气的DHT版。2023年,蜂巢动力将推出第一款热效率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110kW和240N·m,这款产品集先进技术之大成,采用蜂巢第二代混动燃烧架构,高充量稀薄燃烧技术、可变润滑管理、热平衡驱动智能冷却系统等前沿技术。另外,蜂巢动力也在开发2.0T的极致动力版,该发动机将搭载蜂巢动力自主开发的VCR机构。柴油机将陆续推出2.4L第一代和2.4L第二代,2.0L第四代,在2023年,会推出2.4L轻卡版柴油动力,确保产品全面兼容常规与混动。
未来,长城汽车蜂巢动力还将厚积薄发,围绕替代燃料、智能控制、高效动力三个维度进行深度谋划,深挖发动机硬件潜力,以软件赋能技术迭代,不断向双碳目标迈进。同时,长城汽车还将实施涵盖原材料、零部件,从生产、运输、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重点协同推进绿电能源、生产能耗降低、固废削减、再生材料开发等助推企业低碳化工作的落地,打造绿色生态。
下线仪式上,长城汽车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陈晓亮表示,“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动力领域转型升级的压力,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将笃行多元化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动力领域的混动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并深化替代能源技术研发,推动替代能源的规模化运用,助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的方案、智慧与力量。”
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副总裁徐立金回顾了长城汽车蜂巢动力成立21年来的发展历程。长城汽车蜂巢动力不断突破创新,具备了“一站式”产品开发能力,并建成国家认可的试验室,试验与测试能力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带来高性能、可靠的产品品质。成立至今,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多次荣获科技进步奖,产品多次斩获“中国十佳发动机”称号,如今,更是赢得了1000万用户的信赖,成为首个进入中国汽车品牌发动机行业千万阵营的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第1000万台发动机下线,代表着中国汽车品牌技术研发实力取得突飞猛进发展,是中国汽车品牌一次实质性突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这表明中国自主研发制造内燃机经过了市场和消费者考验,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秘书长邢敏说,内燃机作为热效率最高的动力机械,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动力装置并在未来几十年仍将在移动式动力装置中占有支配地位。近年来,中国内燃机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未来,降低碳排放成为整个内燃机行业的首要课题与重要任务。因此,高效、低碳、清洁和燃料的多元化成为内燃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