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早之前,人们便发明了一系列养护牙齿的方法、而对于健康牙齿的标准,大部分的国家都是统一的,那便是以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为最佳。
不过,在亚洲的部分国家和民族则有一种独特的习俗,他们会在成年之后将自己的牙齿染黑,这很有可能起源于一种古老的防龋手段。
在这些国家中,日本崇尚黑牙的历史可谓悠久,从公元四五世纪开始,日本贵族女性便已经有染牙的习惯了,这一行为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才被彻底禁止,不过日本的一些地方直到二十世纪初还保留着这样的风俗。
上图——将牙齿染黑的艺伎
在亚洲的许多地区,其实都存在着将牙齿染黑的习俗,其中尤其以东南亚国家最为常见,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傣族、布朗族、基诺族、佤族、哈尼族、阿昌族、德昂族亦曾有此习俗。
他们进行这种处理的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龋齿,后来这逐渐演变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上图——染黑牙齿的少数民族女性
而日本的染牙习俗根据史料记载,是从朝鲜半岛传入的,其也有可能受到了南方岛国的影响。
在公元四五世纪的时候,只有少量有猎奇心理的人会去尝试这种行为,不过到了七世纪初圣德太子摄政时期,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
不过在当时的日本只有女性会染黑自己的牙齿,她们一般会在出嫁前或者生孩子后进行这一仪式,但是由于制作染牙的汁液费时费力,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因此这一风俗只在贵族阶级中流行。
上图——日本武士形象
到了镰仓时代,日本的社会阶层出现了转变,之前在贵族家中担任侍从的武士摇身一变成为了贵族。
这时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地位提升还很不自信,出现在一些行为方式上存在刻意模仿之前贵族的现象(类似于暴发户的行为),因此他们也开始像贵族女眷一样崇尚染黑牙齿,之后这一做法在男子中也逐渐传播开来。
明代学者李言恭在其《日本考》中关于当时贵族间的染牙风尚做出了如下描述:
其土官本身宗族子侄并领袖头目,皆以锈铁水浸乌倍子末,悉染黑牙。
到了战国时代末期,武士们已经拥有了稳固的社会地位,他们开始逐渐放弃染牙的做法,不过那些贵族青年依然保留了这一习惯。
上图——日本黑齿女性
到了江户时期,日本的政治环境变得安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部分平民出身的女性也开始染牙,并很快使其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习俗。
在这段时间里,幕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外国文化对于日本的影响十分有限,这一习俗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直到明治维新开始之后,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政府认为染牙这一习俗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予以禁止。
不过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偏远地区的女性中依然存在染牙的现象,直到二战前才真正消失。
前面提到了染牙这一习俗在日本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一习俗只在上层社会流行,这其实和染牙的方法有一定的联系。
上图——生铁屑是染液的主要原料
当时日本地区流行的牙齿染液,是用铁屑和其他常见的食物原料制成的,由于其主要的色彩来源是铁屑,因此也被称为“铁浆”。
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将烧热的铁屑浸泡在浓茶和淘米水等溶液中,让其沾染上铁粉变为黑色。
不过这样的染液没有光泽,因此还需要向其中加入醋、酒等原料。之后还需要向其中加入五倍子粉末,来增强染液的附着力。
在混合均匀之后再静置两个月,这个染液才算大功告成。
上图——五倍子
这种染液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发酵,会有一种让人不愉快的气味。许多人在染牙的过程中因为不能承受而呕吐不止,这让染牙过程变得十分艰难。
为了缓和这种气味,有人会将染液倒入加了糖的粥中,然后再进行染牙操作,如此反复多次,染牙才算大功告成。
由于在配置染液的时候,需要用到铁和大量的食物,这对于贫穷的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在江户时代前染牙是一种贵族阶级的特有行为。
不过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染牙逐渐普及开来,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习俗,这让其形式有了进一步发展。
由于日本不同地区女性染牙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出现了配方不同的多种染液,这些染液也被称为“13铁浆”“15铁浆”“17铁浆”等,这些事情的细化也足以说明日本人对于染牙的重视。
上图——染牙的日本少女
这样的发展态势也催生出了专门替别人染牙的职人,这些人往往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已婚妇女,她们也被称为“铁浆亲”。
她们在帮助别人染牙的时候会用到一套专业的工具,这些工具在后来甚至成为了嫁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中我们也能看到染牙在当时对于日本女性的重要性。
那么古代的日本人为什么会如此重视染牙呢?
有些学者认为日本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度,这种染牙的行为其实是已婚女性的刻意扮丑,这样既可以对外宣誓自己已婚的事实,又可以降低其他男人侵害自己的欲望,有利于保全贞洁。
但这样的理论显然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比如有些日本女性在初潮之后就会进行染牙仪式,以及在战国时代武士染牙的原因。
在笔者看来日本人的染牙习俗之所以盛行,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日本在镰仓时期为了鼓励生育,一直实行走婚。即男青年夜晚可以到成年女性家留宿,之后生育的后代归女方抚养。为了让男性能够第一眼就认出谁是可以走婚的对象,人们便将成熟女性的牙齿染黑。
上图——镰仓时代的日本建筑
在公元四五世纪染牙习俗风行之前,这样的行为其实就一直存在。
那时的女性在成亲之后,往往会被拔掉特定的牙齿,以此来显示其归属,这种以牙齿为特征的标记方式便流传了下来。
由于染牙对女性的损害要远远小于拔牙,因此其很快就成为了新的标记方式。
而在江户时代虽然走婚制已经被废止,但是人们依然习惯于用染牙的方式来区分已婚和未婚女性,此时的标记时间也从初潮改到了出嫁。
日本人崇尚染黑牙齿的第二个原因在笔者看来,是社会风尚使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令现代人不解的风潮,比如在魏晋时期贵族阶级流行食用寒食散,这是一种有毒的物质,令不少名士最终变得癫狂。
上图——服用寒食散的魏晋名士
但是依然有不少平民对于这一新潮的药品趋之若鹜,这其实是一种模仿效应。
在当时的日本,平民家的百姓有可能也搞不清楚贵族女性染黑牙齿的原因,但是他们对于贵族生活的向往会让他们对这一行为产生一层“滤镜 ”,认为其必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在生活条件允许之后,他们便会纷纷效仿,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身份,战国时期武士染牙的行为动机可能就和他们类似。
之后染牙成为了一种大众习俗,人们只不过是出于文化的惯性才一直将其延续下来,不过在明治维新之后,这种习俗的历史惯性也不存在了,染牙也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如今除极少数特定行业外再无染牙的日本人这一现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其实并没有以染牙为美,而这一习俗也没有更多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日本黑齿习俗的文化象征涵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