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正文
回收塑料瓶制衣服 上海用“垃圾”制衣成时尚
10-12 10:32:49 来源:上游新闻

“你的在乎风雨衣是什么颜色?”“24包里有没有雅安救援帐篷的编号?”在时尚之都上海,“垃圾分类”成了城市的主题词。而随着人们对“垃圾”的重视,如何将垃圾变成时尚成为潮男潮女们热衷的话题。

近日,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了解到,能拥有一件以塑料瓶为主原料的“在乎风雨衣”,或者身穿回收衣改造的时尚新衣已成为潮流人士新的追求。其实,在时尚圈由“thrash(垃圾)”和“fashion(时尚)”组成的新词汇“trashion”早已成为行业核心语。

10月10日,在乎风雨衣和24包的研发团队,好瓶CEO黄宁宁表示,如今人们对衣服的审美已不仅仅局限于衣服的美,更在乎它的来源。将“垃圾”的研发和再生融入到时尚设计中,将会是未来时尚界的新宠,也将成为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一环。

微信图片_20191012103406.jpg

▲体验者正在试穿由旧牛仔改造的新衣。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上海年轻人最潮标志:拥有一件“垃圾”再生衣

近年来,社会对垃圾的关注从未停止,不仅是出于环保,更出于对生存环境改善的期待。据此前环保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上海,每天生活垃圾的清运量就达2万吨。曾有上海市民统计,如果将这些垃圾都堆积起来,那每16天的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421米的大厦。

如果不进行分类,这些生活垃圾的命运只有焚烧和填埋。在环保人士看来,如果仅仅以焚烧和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那不仅会造成环境的再次污染,也会加重城市负担。“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简单的处理方式也是对资源的浪费,让每一类垃圾都有自己的归宿,也是资源再生的方式之一。”多名环保人士表示。

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创新上,时尚界早已走在了前列,如今“翻垃圾”成为时尚圈最潮的事。上海多名时尚设计师称,这是一场为垃圾平反的战斗。

“好瓶”CEO黄宁宁就是其中的一名时尚达人。雨衣、T恤、背包、鞋,一见面,黄宁宁便向上游新闻记者展示了她身上的“潮牌”。如果不知情,很难看出它的原材料竟然均来自于废弃塑料瓶。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塑料瓶为主原料的雨衣与普通雨衣相比,在手感上更为柔软,颜色也更加艳丽。

黄宁宁表示,塑料瓶再生成纺织面料,技术发展目前已经成熟,很多还是中国制造,但遗憾的是,多数只销往欧美。“我们的工厂生产了它们,市场却不了解它。相比于技术,我觉得市场接受度才是可持续产品面临的真正挑战。”黄宁宁介绍,“为此我们在塑料瓶制成的再生聚酯纤维面料之上,会使用一些更加可感可知的材料或者工艺,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吸引大家主动来了解、使用。”

黄宁宁称,3个瓶子等于一个抽绳包,12个瓶子等于一件T恤,24个瓶子等于一个背包,3年时间里,她们用49万个塑料瓶制成了不同类型的生活用品,节省了19吨石油资源,减少了19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微信截图_20191012103433.png

▲黄宁宁的T恤、外套、裤子、鞋、包均来自于塑料瓶和旧物改造材料。受访者供图

“雅安地震”旧帐篷成时尚背包

在黄宁宁的工作室上游新闻记者看到,其相册中收藏了众多各类赛事中,选手们边参赛边拾取塑料瓶的照片。黄宁宁说:“起初大家对塑料瓶再生面料并不认可,因此如何向大众传递可持续的理念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为此,黄宁宁想到了马拉松赛事,“每场马拉松产生的垃圾是日常的6倍,一个瓶子在比赛中只有20秒的使用寿命,而如果不回收,瓶子在土壤里至少需要500年才能降解。”2007年6月,黄宁宁的团队为兰州马拉松的队员们特制了用塑料瓶做的“战袍”,每件“战袍”设计有多个口袋,用于马拉松参加者拾捡赛道上的瓶子,观众也可以用三个塑料瓶换取一个抽绳袋。

在贵州、内蒙古锁边、北京雄安、上海和浙江舟山等地的马拉松比赛,以及2017年11月的亚洲音乐盛典上,都能看到黄宁宁团队的身影。他们通过捡瓶子换T恤、换门票的活动,基本做到了零废弃。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塑料再生面料,黄宁宁团队还打出了“感情牌”。2018年3月,以好瓶和可口可乐、壹基金跨界联名款“24包”上线。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面料和肩带来自于24个塑料瓶,每个24包里还缝了一个蓝色小帐篷,这些小帐篷源于曾服役四川雅安地震灾区的儿童帐篷。“我们把回收的旧帐篷布洗净、消毒、裁剪成帐篷的形状,印上它被回收时的经纬度和时间,以及独一无二的门牌号,让每个24包都带着它的专属印迹。”黄宁宁说。

今年推出的“在乎衣”,则是由13个塑料瓶做成的风雨衣,背后做了一个特别的遇水变色设计,“I DON'T CARE”遇水后变成“I DO CARE”。除此之外,黄宁宁团队还回收了700个塑料瓶,做成瓶子吊灯、围裙、遮阳帽,赠送给环卫工人和小摊贩,从而唤起他们的环保理念。

“时尚好看、年轻有趣、触手能及……我们用这种方式,让一度存在于‘概念产品’和‘限量版’中的可持续环保理念,从本土年轻文化土壤中重新生长出来。”黄宁宁说。

微信图片_20191012103927.jpg

▲在上海再造衣银行,多数服装均来自于旧衣改造。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再造衣银行现身:改造旧衣纪念亲人

在上海,除了在乎衣、24包等塑料再生面料制成的潮牌外,静安区弄堂里的再造衣银行也是潮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设计师张娜介绍,再造衣银行创办于2010年,最初的想法是持续不断地探索再造衣的艺术项目。到2016年时,再造衣银行才彻底以一个品牌化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如今,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以及珠海等21个城市均有门店。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2018年10月,再造衣银行还登陆了2019春夏上海时装周太平湖秀场。张娜称,再造衣银行重视从都市中挖掘本源与循环再生的魅力,以环保材料和技术,给纺织产业带来了新的变革。

上游新闻记者在再造衣银行里看到,这里的服装大多数是由旧衣服改造而成,有的是牛仔裤拼接的外套,有的是用星巴克咖啡豆麻袋制作的朋客服,还有的是用旧毛衫改造的连衣裙。不同面料的组合极富张力,但又毫无违和感。

设计师张娜表示,多数人总认为棉、麻是环保材料,其实由于需求量大,原料在大面积种植过程中,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其实旧面料也可以通过再设计,再剪裁,制成新衣,环保时尚的同时,还蕴含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故事。

据此前中国工程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的废旧纺织品的产生量预计到2020年将达近2亿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调查也指出,中国人每年会扔掉2600万吨旧衣服。仅上海,每天扔掉的衣服就有数百吨。其中仅有不到10%被回收。

“以牛仔衣裤为例,一条牛仔裤从原料到成品的耗水量在3500升左右,但其回收再利用率还不到0.1%。”在张娜看来,通过对旧衣服的挑选、拆分、消毒,根据设计师的要求最终拼接成布,制成新衣,完全可以为旧衣服带来新的生命。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时尚达人外,到再造衣银行里换装的人,更多的是希望寄托情感。“有的来访者带着母亲生前的旧衣服找到我,希望用旧衣改造的方式永远和母亲在一起,有的是和从前恋人在一起买的衣服,有的是某个重要时刻穿的衣服。当将故事融入到设计中,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纪念。”张娜说。

如今,再造衣银行通过和NGO机构合作,在收集人们捐赠或丢弃旧衣服的同时,也回收了大量国际品牌的库存服装,重新设计改造后进行销售。张娜表示,如今国内回收循环再造的产业链已经越来越完整,在这样的环境下,拒绝浪费、循环使用、时尚重生,也许更能让人们学会珍惜,从而助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微信截图_20191012103512.png

24包中有特有的标签,来自于雅安的旧帐篷。受访者供图

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课题

多名时尚设计师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时尚从“fashion”到“trashion”的转变,是环保主义和潮流风向的融合,也是穿着者通过一件衣服、一个饰品流露出对环保的态度和责任。

实际上,循环经济不仅在时尚圈风靡,如今也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课题。生态环境部政策研究中心俞海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循环经济从经济维度上看,本身就包含着生产、消费、流通和贸易等多个方面,与大众消费息息相关。

据全球资源展望2019(By IRP)今年3月审查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然资源及其相应消费模式的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原料开采量增长了3倍,近半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超过90%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水资源短缺现象,都是由材料、燃料和食品的开发和加工造成的。

同时报告指出,如果相关资源效率和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政策能落实到位,到2060年,全球资源使用量的增长可缓解25%,温室气体排放量相较于当前的预测趋势,也可以减少90%。

俞海表示,早在2002年约翰内斯堡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各参加国就已经做出了包括改变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和生产方式的承诺,在2019年3月召开的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也将“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作为了主要议题。

自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概念进入我国后,近年来逐渐被各界广泛认同,并进一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俞海称,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无论是机制方面还是在补贴方面都已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该领域发展。特别是在“无废城市”的方案中,特别强调了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态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态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可循环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改变环境的力量,可以掌握在消费者手中。我们想做行走在城市的新icon(图标):让自己开心,地球也开心。通过时尚有趣、实用环保的产品,让可持续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日常、触手能及的消费选择。”黄宁宁说。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微信图片_20190322230025.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