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夜雨 > 正文
夜雨丨刘运勇:且说填四川
2022-04-26 11:26:52 来源:上游新闻

且说填四川

刘运勇

据荣昌《县志》中记载:清康熙年间,因战乱导致四川人口陡降,皇帝下了诏,移湖广之民,以填四川诸地,圣旨且有云:独痛西蜀一隅,自献贼蹂躏以来,土地未辟,田野未治,荒芜有年,贡赋维艰。朕甚悯焉。湖广民有毂击肩摩之风,地有一粟难加之势。今特下诏,仰户部饬行川省、湖广等处文武官员知悉,凡有开垦百姓,任从通往,毋得关隘阻挠。所谓“献贼”,当指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填四川先后百年。其实,湖广人小山小水的看惯了,从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经过,一定被吓怕了的。乍见荣昌一带,平畴百里,水流婉转,便喜爱上了,不愿再向前行,怕越走山越高,料想不到前程还会有忒美的一个成都平原!宕在这里修房屋建祠堂。荣昌附近的古镇路孔,就成了早期填四川者的洞天福地!亦有竹枝词为证:

大姨嫁陕二姨苏,

大嫂江西二嫂湖,

大爸闽西二爸豫,

大舅贵州二舅鲁。

戚友初逢问原籍,

现无十世老成都。

我们沿着大块平畴中流淌的一条河慢行,沿途凉风习习,古木参天,岩边峰立的石壁上,镌刻着无数精美的题词,皆言填川之艰辛,足证其老旧。古老或者陈旧都是历史的依据。如今走着那条古老的道路,脚下虽然有些趔趑,心中却十分坦荡,现在比之过去,毕竟清晰与光明多了,似这么个春季,行人笼罩在无数花卉丛中,渐行渐远,张张脸儿都笑开了花。

万众俱来逛新城,他们欢欣鼓舞,他们寻觅发现,他们眼见亲历,这荣昌果然光荣与昌盛。

县作协主席郭凤英介绍说,眼前这条河,发源于大足,唐宋时期叫濑婆溪,是古代大足县至荣昌县、再到泸州县的交通要道,流至白银滩,航运受阻,所载货物必须在此地转船,才可继续航行。宋明时期,这里自然建成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货物的店铺,叫做水码头。至于路孔古镇的得名,则因一段民间故事。相传明朝有位和尚曾傲,云游至此,见河对岸风景宜人,适于修身养性,决定修建寺庙。又发现坡边有六个石孔,似与河相通,便往石孔倒入一撮箕糠壳,一试,糠壳果然从河水下游冒出,就把这里叫作六孔河,辗转称为路孔河,路孔镇因此得名。

这比填四川还早些年辰。

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战火,人口锐减。清廷采取了移民实川的措施,动员大批湖广、贵州、江西等地老百姓,前来落户,民间叫做湖广填四川。这些外省移民,来到荣昌各地,为了同乡集会交流并维护乡友利益,集资修建会馆,作为活动的场所,路孔会馆为湖广同乡集资兴建,会馆与神庙合一,祭祀大禹王,故又名禹王宫。我们钻进老巷子里去,沿着墙泥剥落的背街,到达了禹王宫。这座湖广会馆始建于乾隆时期,正殿为悬山式实木结构,两侧廓庑相连,上下共两层,走廊相通。中间为天井式青石砌铺广场。正面开二门,正门上部为歇山式屋顶的戏台,面对广场和正殿。殿内塑有禹王神像。禹王宫有宽敞的大厅,高高的房柱,可谓一座宏伟的建筑,显示了湖广移民的经济实力和凝聚力。

在民国以前,路孔镇有大小寺庙、道观二三十座。较为著名的是万灵寺、明月寺、灵阁庙、二郎庙、白马庙、湾店庙和罗家庙等。只有万灵寺部分地保存了下来。它位于镇街的对面,与集镇隔河相望,建在万灵村南面坡顶上。全寺坐南朝北,正殿为木结构,抬梁式穿斗,重檐歇山式屋顶。檐下拖斗拱六朵,为八架掾屋,前后四柱呈乳状塔式。可惜“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严重破坏。大概是省力的缘故,惟牌坊上一对雕刻精美的石柱构件,以及三尊石狮,山门的五级带式踏道完美无损,还使寺院布局依稀可见。民国初年,当地人利用万灵寺办起小学校,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我国著名电机工程师赵松森、抗日革命烈士赵宗麟、四川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赵宗楷,都在这里接受过启蒙教育。相传,曾傲和尚曾留下一首诗,歌颂路孔场街的山川形胜:

万灵明月双灯照,

烈马不用缰绳套。

蜂子不过济公桥,

纱帽落在大荣桥。

诗意并不深奥,却充满了玄机,似乎到此路孔,有些事有些物是排除的,烈马难行、蜜蜂不飞、纱帽自落,皆因双灯照耀。

路孔场临河,还有一条古朴的老街,是由明代水码头店房逐渐扩建的。老街顺河依势铺开,全长达百丈,街宽丈五以上,从北往南有青石路面蜿蜒而上,数了数,街有石梯百零二级。赵氏宗祠、谢氏宗祠等建筑聚集一街,一排排古香古色的街房店铺紧紧相连。所有房屋建筑,至今尚保存着久远的大青瓦、小青瓦、硬山墙、穿斗墙、长板门、吊角廊、镶板窗、格子窗、挑檐廊等,那样的古老建筑特色。这些店房,大多是木制的穿架结构,屋檐斜斜地伸向街心,合拢后,仅留下二三尺宽街道。建筑方式大多采用了榫铆的方法,把不同的构件进行组合装配,用吊脚柱和撑弓支托屋檐,既简易又牢实。文饰一般有人物、花卉、动物、云纹等深浅浮雕。铺面用木板装建,檐面宽阔,有些商摊摆在街沿坎,可以当街进行交易。

穿出老街,即当地人称白银滩的一片石滩,滩上堆湍歇流,滩下浪花怂动,恍若堆堆白花花的银碇,炫人眼目。

在白银石滩上,除了人工开凿的石穴,用来树立木桩,拴了船缆供停靠之外,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石洞和石坑,初数有两百多个,其中直径三尺以上的大石坑约十个,尺径的石坑约有四十余个,两三寸径的石坑就更多了。这些石洞或浑圆或椭圆或呈不规则形状,洞深一般在六寸至尺半,洞壁直立而光滑,底部平整,颇像民间舂米的石臼。老百姓不知其原因,称之为天生洞。其实颇有些来历。经专家认定,这些石洞叫冰臼,是因古冰川融化的流水携带冰屑、岩屑,沿冰川裂缝,向下强烈地冲击基岩,旋动和研磨所形成的洞坑,是研究古代气候与环境、人类起源和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等等不可多得的实证材料,亦是第四世纪冰川运动曾经存在过的有力证据和自然见证。因此,可以推断路孔在两三百万年前所有的山川河谷,都为百余米厚的冰层所覆盖,是个冰川流经的寒冷地域。

白银滩下,则是一座坦平的石桥,横跨在高高溪谷上。人称济公桥。全桥总跨度大约四丈、宽两丈、桥高丈余,石拱内空的跨度三丈有余,石桥无栏,桥面平直,石拱内壁刻有题记,仔细辨认,系建于清乾隆四十年。据说路孔镇内有各具特色的石质古桥七座,这些古桥,一般都修建于乾隆、嘉庆年前后,有些甚至始建于明代,又经过清代居住民多年补修,年代久远。造形有拱桥,也有平桥,大多保存完好。除济公桥这座拱桥以外,尚有曹家码头、赵家和妃子三座,平桥则是大荣、中坝和吕仙三座。在诸桥中,最为知名的,要数大荣平桥。古桥横跨濑溪河,东桥头连接着下街城门口,桥身除开首一拱为近时改建外,均为平直的石板桥;桥长三十五丈,宽为五尺,两侧均有护桥墩,墩上原有龙头、龙尾的石雕,现在仍有一墩保存了蜿蜒的龙尾,十分生动自如。其始建于明代,用平整的石块铺就,每块桥石重约两万斤。桥面石板上,多处留下了深约三寸的人行、马踏深坑,可想象这座桥的久远历史,以及奔途繁忙。赵家拱桥位于路孔场的东南,总跨度约有四丈,桥高近丈,石拱内空跨度一丈,桥宽丈余。整个桥面平直,桥的面部塑有龙首龙尾。桥洞内的“嘉庆八年春三月会首募化众善同建”等字,仍清晰可见,为当时会首潘思渠、赵景文等筹建于清嘉庆八年。

凡桥,必是迎宾道,无论你走到哪里、从哪里来,离了桥就不成路,何况在山路十八弯的巴蜀乡村。

所以感慨,荣昌真是个喜欢来客、有人喜欢的地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