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第六个节气、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很明显能够感觉到气温的增高和雨水的增多。这一天,有的地方喝谷雨茶、有的地方赏牡丹、有的地方则遵循“雨生百谷”的农事指导开始“春种一粒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至今仍在广泛传颂,其中蕴藏的中国智慧也在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一代代中国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特殊价值。每个节气日都有其自然和文化内涵,都是一堂生动的自然和文化课,在谷雨这一天不妨近距离感受它的魅力。
1 四时八节到二十四节气,蕴藏中国智慧
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它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先民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已经先后确定“二至”(日影最长的冬至、日影最短的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初步形成四季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主干——“四时八节”。至秦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已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其名称与顺序沿用至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日历已成为各类手机的基础工具,人们看日期、识节气更加便捷,不必观太阳东升西落,也不用看月亮阴晴圆缺,甚至不用打开手机就有自动提示。久而久之,恰恰忽略了二十四节气中蕴藏的生产生活常识。比如最基本的二十四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每个节气名称表达了什么又预示着什么?
我国当前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其中阳历(也叫太阳历)依据的是太阳运行规律,能够直观反映四季变化;阴历(也叫太阴历)则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制定,反映的是月亮的阴晴圆缺。阳历与阴历配合使用就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便是阳历算法,反映的是四季变化。至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与排序,留心观察,其中大有学问。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的多少;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庄稼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比如,“二至”中的“至”意为极,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点运行至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达到极值开始转折的自然现象,实质上正是物极必反辩证思想的体现;而“二分”是昼夜平分线,之后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或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反映的是阴阳交替。
二十四节气里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智慧,这也正是其得以延续并需要继续传承的原因所在。
2 节气与节日民俗共存,彰显时代价值
200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九华立春祭、石阡说春、班春劝农、三门祭冬、苗族赶秋、壮族霜降节、安仁赶分社、半山立夏、送大暑船、梅源芒种开犁节、内乡打春牛习俗等11个项目也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名录;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不断焕发着新的光彩。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传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不吃饺子冻耳朵”的说法;春分日,不少人沿袭“春分到,蛋儿俏”的习俗,挑战“竖鸡蛋”的游戏;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传承至今的两大礼俗主题。节气与节日、民俗等共存,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冬至等节气已经有了节日的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习俗信仰、饮食风尚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苗族赶秋、壮族霜降节等已经成为重要节日。
节气与节日的碰撞,不仅丰富了节气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传承、深入人心,这为二十四节气彰显时代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8年,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设立,时间定在每年的秋分日。“秋分秋分,昼夜平分。”秋分日既是昼夜平分的节点,也是“秋收万颗子”抢收抢种的丰收节点:“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在秋分日,突出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属性,丰富了秋分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实践的实用价值受到一定冲击。而其承载的中华传统科学知识、哲学认知、美学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等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当下,二十四节气表达的顺天应时理念,仍是当代人需要从中汲取智慧的宝贵文化遗产。
3 挖掘节气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以壁画般的精美图片和对应的中国古典诗词,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惊艳世界、感动国人,激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让人重新认识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重燃敬畏与兴趣。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借力世界盛会大舞台,一跃成为“中国式浪漫”的代名词之一,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圈”奠定基础。如何进一步挖掘节气文化内涵,传承好节气文化,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任重道远。
一是要深入阐发节气文化精髓,加强保护与传承。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相关机构和单位要通过研讨会等做好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的阐发,并通过具体举措开展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存、文化活动等普查工作,推动节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例如,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围绕“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主题,组织各单位、高校、机构等开展的交流讨论等,为节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是要面向青少年做好教育普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节气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各领域。通过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推动节气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并结合多样的壁画、展览、艺术形式等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学生生活。例如,通过开设“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非遗沉浸式数字艺术展”网上展厅,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沉浸式体验节气文化的艺术空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是通过开展文艺创作、文创开发等讲好中国故事。正如创新使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那样,相关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推出惊艳的艺术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范。此外,节气文化具有孕育文创产品的独特价值,值得开拓发展。比如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创作品设计大赛推出的《二十四节气时尚剪纸》《灶说二十四节气系列插画》《二十四节气濒危动物系列——渡》等文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随着多媒体传播矩阵的发展,节气文化相关的文艺精品、文创作品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平台能够迅速传播至海外,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好声音。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