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喜马拉雅崩了”登上了热搜。众多网友爆料称,APP里面内容刷不出来,还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出问题。据了解,作为互联网音频领域的“独角兽”,喜马拉雅FM此前备受资本的青睐,已经几度被传出上市。然而,喜雅拉马FM也面临着“耳朵经济”变现难、知识付费降温、知识产权纠纷等等问题。能否成为“移动音频第一股”,我们拭目以待。
喜马拉雅FM“崩了”
“早上还好着,中午就崩了。”有网友在微博称,想听小说听不了还以为自己网有问题,卸载了重新下还是不行。结果上微博一看,竟然上了热搜……
还有网友表示,一周内第二次了,怎么说崩就崩,技术能不能提高啊?
记者打开喜马拉雅FM发现,APP能顺利打开,但是打开之后内容却刷不出来。刷了几次之后,出现了“亲,系统出错了,等等再试好不?”的提示。点击登录,也显示“系统错误”。
据了解,近来喜马拉雅FM正处于风口浪尖。北京商报报道称,有声书成了网络文学侵权的高发地。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在1月17日-5月15日期间,喜马拉雅FM就有26条开庭信息,包括15条案由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开庭公告,其中喜马拉雅FM有6次为相关案件的被告方。
报道中还提到,喜马拉雅FM此前就曾因平台内的有声书侵权而引发争议。作家曾鹏宇称,喜马拉雅FM上的《世上有颗后悔药》全本有声书未得到本人和出版社的授权同意,直接影响到正版有声书的推出。此后,作家蔡春猪、唐小饭,编剧张瑶也纷纷发声,表示自己的作品未经授权被用户制成有声书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线。最终,此事以喜马拉雅FM公开致歉告一段落。
同时,据天眼查数据显示,5月13日,喜马拉雅FM主体公司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新增一条行政处罚信息,处罚内容为“警告,罚款”。
几度被传言上市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年12月19日至2019年3月13日,喜马拉雅FM主体公司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有23位股东出质股权,质权人为喜丈(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喜马拉雅(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此前,据自媒体“IPO早知道”报道,喜马拉雅完成40亿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签约,腾讯、高盛、泛大西洋资本参与投资,投前估值200亿人民币,投后估值240亿人民币。喜马拉雅已经完成VIE架构的搭建,本轮融资将于近期交割。同时,喜马拉雅已经启动港股上市准备工作,将于2019年下半年正式登陆港交所。
对此,喜马拉雅方面回应称,“不属实”。
而这已经不是喜马拉雅第一次传出上市的消息了。去年8月,有媒体称喜马拉雅FM已经完成VIE架构搭建,并已完成新一轮4.6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春华资本、腾讯、泛大西洋投资、华泰证券、高盛和新天域,投后估值34亿美元,将于2019年上半年赴美IPO。从去年5月到8月,已经是几个月内喜马拉雅第五次传出IPO消息,
屡屡“被上市”的背后,说明已完成E轮融资、此前估值约200亿的喜马拉雅已经到了准上市前夕的节点,喜马拉雅和蜻蜓FM谁能抢占“移动音频第一股”成为业界焦点,更传递出资本方的焦虑,整个市场对音频独角兽的渴望。
“耳朵经济”变现难
移动电台的商业逻辑是打着“免费”的口号,吸引大量用户,进而以广告变现。此前,喜马拉雅FM的营收方式也是通过流量规模进行广告营收。营收模式的单一,也是导致其一直未能进行盈利的原因。
为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喜马拉雅FM搭上了知识付费的“班车”。2016年,喜马拉雅FM上线首个音频付费节目——马东的《好好说话》——正式宣布进军知识付费。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235亿元。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喜马拉雅也将其商业变现集中在知识付费领域,并在每年12月开展“知识狂欢节”的营销活动。但丁道师对时代财经表示:“知识付费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在音频领域表现力非常有限,而且版权意识还没达到相对的高度,并没有形成强壁垒。相比而言,音频付费远不及视频的展现形式好。”
事实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一直被业内所诟病,抄袭、盗版困扰着内容创作者。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付费狂欢过后,似乎在迅速“退烧”。2017年9月,罗永浩和网红papi酱先后停更了“得到”和“分答”,其中分答曾因王思聪的付费答题一时火爆异常,随后逐渐变得沉寂。
目前,竞争对手上市已经提上日程,喜马拉雅FM也被资本推着上市,移动音频第一股最终将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上游新闻据时代周报、AI财经社等综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