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本市场 > 正文
“固收+”沦为“固收-” 股债两市持续调整 年内超九成“固收+”产品亏损
04-07 10:06:26 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消息,进入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宽幅震荡、可转债市场面临高溢价风险,曾因稳定回报预期而受市场追捧的“固收+”产品也表现欠佳,引发市场质疑声四起。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近一年股票平均仓位低于20%的“固收+”产品共有901只(仅统计基金主代码),今年以来(截至4月1日)的平均收益率为-3.02%,其中92.67%产品收益为负,可以说“固收+”产品表现低于投资者预期。如果统计股票仓位和可转债仓位合计不超过20%的“固收+”产品,今年表现则略好,其平均收益率为-1.51%,其中74.78%产品收益为负。

对于“固收+”产品业绩低迷的主因,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博士孙桂平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今年以来,股债两市表现均欠佳,尤其是股票市场持续调整,债市虽然今年收益为正,但2月份开始也经历了明显调整,使得“固收+”产品中基础收益部分较少,无法抵御权益市场大幅调整的影响。此外,“固收+”产品经常配置用于增强收益的可转债资产,去年表现亮眼,整体提升了“固收+”产品收益;而今年以来也不及预期,调整幅度较大,拉低了“固收+”产品收益。

事实上,在资管新规净值化转型、利率水平下行等多重因素下,近年来,“固收+”产品因其低回撤、低波动等特性受到追求稳健的投资者青睐,规模快速扩容。但今年以来,A股市场“画风突变”,此前被市场誉为攻守兼备的“固收+”产品净值也明显回撤,甚至被市场戏称为“固收-”。

说好的“固收+”成了“固收-”,是否与“固收+”的本质相差甚远?孙桂平认为:“今年以来‘固收+’产品的表现并未违背其本质,如果拉长期限来看,‘固收+’产品的收益率明显仍然大于纯固收产品。”

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固收+”产品的本质包括两部分,一是资产配置;二是在固收收益类产品相对较为稳健的收益基础上,再略微增加一些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收益。虽然“固收+”产品的近期业绩受到市场一些批评,但此情况的背后是从短期业绩的角度出发,对于短期业绩的波动,投资者其实不必过度担忧。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可以把“固收+”产品理解为特定时期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产品,由于其并非所谓一般意义上的某一类型基金,所以包含的范围跨度较大。就本质而言,投资一直是“盈亏同源”,“固收+”产品所产生“+”收益的部分,在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加大或普跌时,自然会成为亏损的因素之一,即过去产生超额收益的部分现在成为超额亏损的部分,或是跑输一般平均基准指数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市场较关心的“固收+”沦为“固收-”,是否因基金风格漂移所致?黄大智认为,应该存在此方面的因素,如基金经理操作激进,标榜中低风险的“固收+”,实际投向却是高风险、高波动产品。若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或策略满足合同要求的话,就不能断定其违约,所以投资者在选择“固收+”产品时,应多关注基金经理的配置理念和持仓属性,观察其资产配置的能力。

原标题:股债两市持续调整 年内超九成“固收+”产品亏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