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历时近五年的精心打造,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部分区域(ABC区)正式开街迎客,成为这个国庆期间全市文化旅游市场最大的亮点。据悉,9月30日到10月7日,十八梯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其中最高单日游客为15万人次,出现人流如织的火爆场景。而有关十八梯归来的话题,更是成为引爆网络,频频登上本地热搜。
一、十八梯传承城市记忆
为什么十八梯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一言蔽之,作为老山城的文脉与记忆,十八梯是山城最古老的城市街区、历史“母城文化底片”集大成之地,是巴渝文化的起源,是重庆人的“乡愁”,在这里可以触摸到最本源的重庆、最古老的母城文化。
十八梯建筑群北抵较场口至凯旋路山脊,南端延伸到下半城主干道,西抵大巷子、花街子,东出玉带街(今凯旋路),其历史可以推考到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期。据重庆日报援引历史资料报道,蜀国都护李严妄图割据蜀国东部,大修江州城(重庆古城)。百姓聚居地开始从朝天门的两江汇流处,逐渐延伸到十八梯一带。到了南宋,十八梯梯道两侧和周边的坡地形成了上下半城之间的山地街巷,并在明清时期成为重庆母城“下半城”代表性的城市活跃地段之一。
自清末开埠以来,随着长江航运的兴盛,十八梯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优势,逐渐成为重庆的军事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都说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这一点在十八梯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永兴巷便是得名于当时知名的永兴当铺;轿铺巷则因巷内停满了有钱人坐的滑竿轿子而得名;花街子是彼时商贸繁荣的一种象征,至于法国领事馆旧址则见证了重庆开埠史……有专家认为,十八梯的重大历史价值,正在于其在今天仍然保留了山城发展各历史时期的标记,完整地展示了重庆山城城市形态和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
近日来,有不少网友在网上质疑,既然十八梯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推倒重建微改造难道不好吗?重建后的十八梯还能承担起传承城市记忆的重任吗?我们只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重庆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看来,十八梯重建是个必然的选择。原因很简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渝中半岛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解放碑为代表的上半城。而作为连接上下半城重要连接通道的十八梯,在被遗忘地那些年中,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成为藏污纳垢、暗藏凶险之地,吸毒、嫖娼景象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重庆乒乓江湖》作者何林衡也坦诚当年十八梯的犯罪率很高。“就连震惊全国,湘鄂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首犯张君,也住在十八梯附近,最终他被重庆警方抓获……”
不仅如此,由于十八梯片区的房屋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再加上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密集,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成为重庆主城区一道不容忽视的“伤痕”。因此,尽管在建筑学者眼里,十八梯保存着古老的川东民居建筑片断,在文艺工作者看来,改造前的十八梯片区是老重庆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然而实际上生活在这一带居民没有什么居住质量可言的。
据重庆日报报道,拆迁前十八梯里的7000多户居民过着逼仄压抑的生活,没有正规卫生间的厨房、没有天然气、不敢使用大功率电器,一家几代人挤在一起简陋的竹木房、板壁房、油毡房里。事实上,这篇报道还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结构简陋危房聚集的十八梯,显然不具备实施“微改造”的条件。2010年6月,渝中区政府对十八梯23条街巷的7000余户原住民进行了民意公开调查,结果有96.1%的居民支持改造。中央多次强调,“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个意义上,渝中区政府启动十八梯拆迁工程是与中央关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指示精神相符的。
对于志在恢复传统风貌的十八梯来说,启动拆迁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开发的基础上,实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相当关键。于是,我们看见了为尽可能保留十八梯原有的街巷肌理,展现传统风貌,渝中区政府对其相关规划和方案不断完善。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5年12月8日,渝中区结合这一年重庆市出台《主城区传统风貌保护与利用规划》,对十八梯及其周边的道路规划进行调整,原本规划了一条连通较场口转盘到解放西路的16米宽支路,在此次调整中被取消了,因为这条道路破坏了崖线景观。在此期间,渝中区有关部门还就十八梯相关风貌恢复方案,向文物专家、历史学家、居民反复征求意见。
不仅如此,自2017年5月项目启动建设以来,杭州新天地集团跟当地政府一道也在努力处理好城市有机更新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使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能再现“老重庆”“真山城”:一是通过对传统巴渝文化、市井文化、陪都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延续了原有的“七街六巷”街巷格局和肌理,坚持原位置、原形制、原工艺修缮历史建筑,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街巷,呈现山地空间演变和市民生活的变迁历程,反复对工艺、材料、风格、细部等推敲、调整。难能可贵的是,十八梯的黄葛树、青石板、老提坎、古井,以及片区内的重点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均在改造过程中完好无恙地保存下来。
二是建设十八梯山城记忆馆、十八梯记忆馆、十八梯大隧道遗址纪念馆等一批展陈馆,力争珍藏城市记忆;三是引入舞台演艺文创孵化平台—渝潮坊、国家级非遗品牌朱炳仁·铜,打造西南首家铜屋艺术博物馆等,为重新开放的十八梯重现充满烟火气的历史景象。此外,十八梯还结合新一轮消费升级的需求,在“夜间经济”、“体验式经济”等方面大做文章。对此,不少专家认为,十八梯是老重庆生活与母城文化的缩影,也是城市更新实践的优秀案例,是文化传承项目的典范。
二、助力解放碑打造世界知名商圈
如果我们从城市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重新归来的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不仅为重庆留住母城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它还将助力解放碑打造世界知名商圈。
近年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商贸和外事资源等,渝中区抢抓国家和全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机遇,围绕着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这其中作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全市首个500亿级商圈的解放碑步行街,被给予厚望。根据2019年12月重庆市政府出台的《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解放碑步行街被赋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街区的重任。今年8月,人民日报更是透露解放碑步行街正在打造“世界知名商圈”。
说起世界知名商圈,我们或许会想到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伦敦牛津街、东京银座等。按照人民日报的说法,聚“中国著名商业街”“中国最具活力中央商务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全国示范步行街”等各种荣耀为一身的解放碑步行街,建设世界知名商圈有基础、有条件、有政策。那么,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又是如何协助解放碑步行街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呢?
首先,拓展解放碑步行街的商业空间。众所周知,自1997年经改造成为重庆首条商业步行街以来,解放碑步行街始终是整个重庆时尚与潮流、商业与财富发展的风向标,是世界观重庆的窗口。2019年以来,渝中区还以解放碑成功入围全国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试点提升街区为契机,推动其改造升级,从整体规划、商业品质、智慧运营、规范管理到街区风貌、文化挖掘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拓展后面积仅1.2平方公里的解放碑步行街,也面临着着空间资源日益紧张的制约。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普通商圈相比,解放碑由于叠加了更多的城市职能,比如金融和国际交往中心等,因此它的用地紧张的问题更加突出。事实上,解放碑自1997年大都会广场(现大都会东方广场)投入运营以来,已经多年没有诞生一座在全市甚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购物中心。从长远来看,解放碑这个短板,会严重影响国际品牌的入驻,进而会制约其打造世界级商圈。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的出现,将有力地改变解放碑目前面临的这个问题。我们注意到,占地约88亩的十八梯,将依托文旅走廊建设等,与临近的解放碑步行街实现融合发展,打造一条消费黄金带。在此基础上,十八梯还将盘活周边诸如较场口、山城巷、鲁祖庙、白象街、戴家巷等地丰厚的文商旅资源,进而推动解放碑步行街与上述区域实现连片发展,为解放碑提质扩容提供重要的支撑。
其次,丰富解放碑文旅产品的供给。有一种观点认为,作为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商业步行街除了聚集大量的优质消费资源外,还要重点突出其历史人文底蕴,因为这些是自身最特别、重要的符号。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卡尔维诺曾说:“大都会的另一种魅力,乃是透过她的转变,我们可以怀旧地回望她的过去。”
事实上,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知名商圈,在其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规划建设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提升文化内涵的过程。比如,纽约第五大道有一条被命名为“博物馆一英里”的街道,坐落了包括国际知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市立博物馆、犹太博物馆等在内的9家博物馆、美术馆。20世纪初伴随这条街道的兴起,极大地提升第五大道的文化高度,使其不仅限于商业内涵,更是文化和品味的象征,由此推动第五大道的影响力从纽约扩大到全美、全世界。
上世纪30年代以来,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由于大众娱乐业的进入,使其逐渐丧失了高端、优雅的定位。1989年,巴黎市政府在治理这条世界著名大街时,将香榭丽舍历史建筑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经过5年的改造,香榭丽舍大道重现昔日的魅力。
近年来,渝中区政府在解放碑步行街改造升级过程中,也很重视这点,比如完成韩国光复军司令部旧址等文物保护修缮,同时加快鲁祖庙、戴家巷、石灰市等一批重点风貌区、老街区建设。此外,国泰艺术中心、洪崖洞巴渝剧院、山城曲艺场、魁星楼拾楼小剧场四大剧场的演出场次也屡创新高,2019年累计演出268场次,平均不到1.4天就演出一场次。按照官方的说法,现在的解放碑步行街文化气息相较于以前更加浓厚。
而随着十八梯传统风貌街区的开街,解放碑步行街的人文品质和文化内涵将提高到全新高度。一方面,作为重庆28个传统风貌区之一,也是全市最具传统市井生活特色的山地住区,十八梯区域内文物遗存丰富,有法国领事馆旧址、火柴原料厂旧址等多个重点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还有代表老重庆市井乡愁重要符号的青石板、黄葛树、吊脚楼等,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不难看出,在尊重整体保护、有序开发的前提下,十八梯的改造升级,对于传承历史文脉,重塑城市记忆,进而增添解放碑步行街的历史厚重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其重要性犹如30多年前的香榭丽舍大道再造工程。
另一方面,十八梯通过建设十八梯山城记忆馆、十八梯记忆馆、十八梯大隧道遗址纪念馆等一批展陈馆,吸引一批全国首创、全国首展、内地首个等新业态项目落地,同时围绕着“城市观光”“非遗传承”“文化创意体验”和“夜经济”等定位,打造强体验性的文旅商业示范基地,这有利于把上半城与下半城的历史人文资源串珠成链,进而丰富解放碑步行街的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增强文旅消费活力。
本文由重庆马路社(ID:cqmalushe)原创,欢迎关注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